陈永海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湖北 襄阳)
一般来说,在现代汉语中,句子内部各成分间的正常顺序应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关注并运用好这一规律可助我们巧妙地解决文言文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譬如,可辨识特殊文言句式,可察觉名词活用作状语,还可巧妙地把握虚词用法等。例如:
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对于例1而言,只要我们能划分好句子结构,就不难发现其乃一介词结构后置句,实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例2中的“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很明显,动词为“叱”,而其主语为“相如”,“廷”作为名词处在动词“叱”之前,根据“主语+状语+谓语”的语序常识来看,其应是状语,即“廷”为名词活用作状语。例3中,虚词“而”处于“吾恂恂而起”之中,显然,就这一部分而言,“吾”应是主语,“起”应是谓语,根据“主语+状语+谓语”的语序常识来看,“而”的运用,其目的就在于连接状语“恂恂”与状语中心词“起”,换言之,“而”于此表修饰关系。
汉语中词类虽多,但各词类所处位置都是有着一定之规的。一般而言,在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多为名词或代词,在谓语位置上的多为动词;受副词、数词修饰的多是动词,受形容词修饰的多是名词。明白这一句法常识,我们就可根据位置来确定词性,进而理解语句。例如: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战国策》)
2.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3.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例1中,因名词“水”受副词“能”修饰,故可断定“水”于此乃名词活用作动词。例2中,因“蹄”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故可断定其于此乃做动词。例3中,“故”本乃一形容词,可因其于此作宾语,故可断定其必为名词。
众所周知,对一个句子而言,谓语至为重要,而其一般由动词充当,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若具备了先捕捉动词再顺藤摸瓜的意识,那么,无论是实虚词的把握,还是句意的理解,皆可化难为易,一一破解。例如:
1.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虎丘记》)
例1中,“诸”的理解事关全句,其存在于“投诸渤海之尾”一句中。显然,“投”乃一动词(而且是及物动词),按照搭配习惯,其通常表述为“投+宾语+介词+对方”,可现在句中只有“投”和“对方(即渤海之尾)”,而无“宾语”和“介词”,此时只要细心思考则不难推知,“诸”即相当于“宾语+介词”,换言之,“诸”就相当于“之于”,乃一兼词。例2的选句相对比较陌生,乍一看,给人毫无头绪之感,但如果我们能有针对性地先去抓动词的话,那么,思路立刻就会变得明晰起来。显然,于此句中,“祠”之前有助动词“欲”,之后有名词“韦苏州、白乐天”,毋庸置疑,其必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而结合语境,其“供奉”之意自也不难推出,若沿此顺藤摸瓜,则其“想在里面供奉韦苏州、白乐天等人”之句意自也可顺势推出。
宾语前置句是困扰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点。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有两种类型都与疑问句或否定句有着密切的关系,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往往将疑问代词或代词前置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只要对这两种句式多加关注,往往就可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宾语前置句。例如:
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3.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显然,例1、例2乃疑问句,例3乃否定句,那么,根据古汉语的表达习惯,只要此二种句式中存在代词(含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的情况,那么,代词(含疑问代词)则必被前置,据此即可迅速判断,例1中的“吾谁与归”应为“吾与谁归”,例2中的“沛公安在”应为“沛公在安”,例3中的“不自信”应为“不信自”。
在古汉语中,实词以单音节为主,即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可现代汉语恰与之相反,其以双音节词为主。一般来说,文言文中的一个双音节实词,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两个双音节实词。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务必有一种单音节意识,切不可恣意揣度以今释古。例如:
1.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晏子使楚》)
对于例1中的“指示”、例2中的“不过”,若以现代汉语的眼光来看,二者均系双音节实词,可事实上,于此若以今之双音节词意来理解,则根本就行不通。
总之,学习文言文时,若能对以上五个方面多加关注,假以时日,则文言文水平必能得到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