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芬
(宁夏贺兰县回民高级中学,宁夏 银川)
我们可以通过地理来了解国土疆域,让学生意识到中国地大物博,我们还可以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树立自己想走出家门去看看的想法,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促进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景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地理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教学工具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进而使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中,为有效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中图版地理必修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节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分析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首先,我会让学生说一说现如今我们的自然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接下来出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如全球变暖、酸雨、大气污染等),然后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根据教材中的图表资料,说一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背景以及海平面变化与气候的关系,进而让学生深入学习人地关系,同时为可持续发展做铺垫。如此,我通过联系相关情景,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应用到地理课堂中。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图片、文字、声音一体化的特点,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展示到学生眼前,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将难以表述的、抽象的地理知识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促进学生的理解记忆,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在宇宙中”一节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宇宙的概念,认识天体,掌握天体系统的结构,认识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首先,我播放“天宫一号”的新闻导入教学:“宇宙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同学们能用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宇宙吗?”(学生积极回答)接下来我让学生阅读教材,通过画图的形式标注出宇宙的天体结构,然后提问:“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其他行星上也可能有生命存在,你觉得可信吗?”以此过渡到地球和其他行星物理特征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其他行星的分布位置及特征。最后让学生思考地球与其他行星相比,有哪些特征,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了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基本条件相关知识。如此,我通过多媒体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地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生活。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一些素材,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贴近性,进而促使学生运用一些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最终实现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一节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教学:“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地理差异,例如我国从炎热的华南到凉爽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各不相同,为什么存在这么大差异呢?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接下来让学生阅读教材,观看书上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通过对多种要素的分析,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如此,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进而实现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迁移”一节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分析人口迁移和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本节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和迁入地都有哪些?(2)人口迁移的类型有哪些?(3)二战之后人口迁移都有哪些特点?(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指导,最后指名小组为大家展示。如此,我运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综上所述,地理作为一门具有人文特色的学科,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师要认识地理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