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昌琳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第一中学,安徽 芜湖)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教育部部长提出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根据最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我国高考制度进行全面改革,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基础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高考改革政策的实施对高中政治课堂的主体地位和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改进政治教学的方法,适应新的高考需要。
高考改革后强调了现实社会中的热点话题,出题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国家科技创新知识、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等很多新的领域,对考试的要求更高。需要考生不只是简单地学习政治课本,还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培养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不断开阔眼界和视野,结合政治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高考改革的一个方面是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点理解透彻并能融会贯通,增强了知识的应用性,要以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引导学生将政治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更好地运用自身所学阐明和论述政治问题。高考政治题,考查的内容综合性强,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高考改革后的政治试题以主干知识为主,重点考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政治命题重视能力和政治观点的立意,通过真实的事件为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充分运用政治观点阐明事件、道理和深层含义。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深思问题、解决问题,可见,高考改革后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考查。
高考改革后的试题更加注重生活和现实问题,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为考试命题,结合学生的自身经历、当地社会生活实际、经济现状、人文因素等特点,将政治知识点和政治原理融入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分析问题,使试题更切合实际,使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充分得到提高。
传统高考形式对高中政治教师的要求有一定的局限,只要求教师对教材上的基本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行政纲要等知识点掌握熟练,能将政治知识讲解和传授给学生即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是随着高考改革制度的推行,政治考试更倾向于社会性和综合性,倾向于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考查,使得教师的主导地位转移到学生身上,改革后的政治考试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展示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强调了教师在育人方面的作用,要求政治教师以自身专业优势来培养学生。要想学生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跨学科应用政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扬长避短,加强自我的综合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提高政治试题的解答能力。
传统政治教学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大多仅凭借教材为学生讲解,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高考改革后综合性要求的提高给政治教师增加了创新的机会,在政治教学时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与时俱进,随时了解社会动态。教学形式更趋于多样化,有利于教师授课,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用新颖的方式、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讲解,结合讨论式学习、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灵活教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政治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对于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地方要进行一定的引申,帮助学生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发挥政治学科德育教学的作用和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解答具有时代性和探究性的政治试题,教师在高考改革之后应找准自我的位置,围绕高考改革后的新要求展开教学,优化政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
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模式和教育重点革新的体现,是基础教育实用性提高的一种新实践。高考改革后的政治学科从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高中政治教师应该转变思维,提高自身政治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肩负起培养学生政治能力的重担,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新的高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