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忠佩
图/江西省公路局交通通信总站 李跃平
琅琅的书声随着植物的气息铺展,如水般回荡在槃水河的臂湾里,江西省考水村便神秘地出现在了山峦绵延的深处。考水村原名考川,为江西省婺源县紫阳镇辖村,村庄四面环山,村基为铜锣形,槃水河绕村而行,考水村自古尚文,有“书香门第,礼仪之乡”的美誉,朱熹曾题词“明经学校,诗礼人家”赞颂考水。历史的烟云飘散殆尽,再长的镜头也无法呈现考水村一千多年来的历史,而从维新桥、迎恩桥上走出的读书人,还有明经书院传出的诵读声,却成了考水村文化记忆的珍藏。
考水建村有1100多年历史,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民俗文化村。现有民居144幢,明代建筑1幢,清代、民国建筑22幢。
考水村的村落水口,古时候都被人们看成关系到村庄人丁财富兴衰、聚散的场地,讲究“天门地户”,村门的“天门”(来水方向)要打得开,村口的“地户”(去水方向)要闭得紧。考水村水口有“龟蛇把谷口”的说法,村庄里有龟山蛇山对峙,自然而然地成了村落的咽喉。考水村为了扼住关口,增加锁钥气势,除了在左右对峙的龟山蛇山种植树木,在溪流上还要建桥造阁,使水口关锁严密,藏风聚气。
组图:明清时期,考水村人与许许多多的婺源人一道进入徽商行列,他们把大量的积蓄携归故里,在建造宗祠、宅居的同时,还建造了大量的桥、亭、寺庙等,使考水这个小小的山村成为一个公共建筑物比较齐全的村落。
“桥亭典雅疑别墅,寮阁峥嵘掩村扉”“群山脉脉拱村廊,秀水源源汇考川”——这是清代诗人在维新桥上的题词,而维新桥正是以这样的景象出现在考水村村口的。维新桥的始建年份己经不祥,但重建的时间却有记载,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维新桥两边满月形的桥门额上分别题有桥名,靠近山边的桥门墙上,镶嵌着一块“维新桥碑记”,碑文除刻有胡市清、胡景章等人的捐助银两数额外,还刻有“大清康熙戍午岁次桂月立”等字样。与碑记相对的桥亭墙面上,是考水村1993年重修桥亭立的告示:“维新桥水口亭,历史悠久,多年失修,濒临倒塌。兹我桑梓仁人君子,热衷公益,为方便行旅客人、耕耘农友,憩息躲雨,纳凉避暑,以及保护风景、美化村庄,鼎力筹资募工,重修一新。今经众议拟定以下禁例,务望自爱,相互监督,共同遵守:
一、严禁用刀斧乱刮亭柱、坐凳,违者照价赔偿。
二、严禁用任何手段撬砖砸石,损坏墙垣和栏槛,违者照赔不贷。
三、严禁在亭内乱涂乱画,或用稀泥脏物乱塑,破坏环境清洁,影响美观。
四、严禁在亭内拴牛及其它牲畜,溺尿放屎,污染场所,妨碍公共卫生。
五、严禁在亭内堆放稻草、灰、粪、柴等物。
六、严禁在亭内烧灰和烧火堆取暖,以防走火失火。
七、严禁在亭内进行任何性质的赌博。”
之所以将桥亭内的告示抄录下来,是想通过一则告示去看考水村的文明程度。一则告示是一种警醒,考水村的前人建桥取“维新”之意,是期愿村中后人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以新的面貌光宗耀祖,而考水村的后人无疑是做到了。
如今,维新桥不仅是村民的憩息之地,还是婺源的重要景点,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驻足参观。
距离维新桥不远处的是迎恩桥,迎恩桥始建年份也无从考证了。据考水村老人胡周钦介绍,迎恩桥古时是迎接皇帝圣旨的地方,宫中派人前来传圣旨,村中的官员都要到此跪拜迎候。迎恩桥前皇恩浩荡,想必最初的桥身不仅有庄重之感,还会比现存的高耸、阔大、气派……与维新桥、迎恩桥连在一起的,是考水村人胡淀。元至大三年(1310年)的一天,胡淀为纪念始祖明经进士胡昌翼,创建明经书院的想法就是在维新桥决定的。他在维新桥上的决定,为考水村历史上的辉煌埋下了绝妙经典的伏笔。明经书院落成之后,四方慕名前来求学的学子络绎不绝。一时“四方学者云集”“历数年,学者至盈千人”。历史上的明经书院占地有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成殿、会讲堂、书斋、塾堂等,不仅能供胡氏子弟读书,也可以满足附近学子求学。明经书院的创建者胡淀与胞弟胡澄,还分别捐田约20万平方米与4万平方米,全部用于兴办义学。书院规定,家族子弟不论贫富,士人不论远近,都可以到明经书院读书求学,书院还提供膳食与住宿。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明经书院遭兵火焚毁。考水村合全族之力重建明经书院,已是230年后的事情了……考水村在历史上除胡昌翼于唐同光三年(925年)荣登“明经科”进士第外,根据民国庚申《婺源县志·科第》统计,自北宋熙宁至元至正的二百多年里,考水村竟有16人登进士第,著述于世者达20人,成了名副其实的文人圣地。据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明经胡氏宗谱·序》记载:“考川富贵繁丽,吾无所羡;惟比屋书声,他处所无,为可敬羡耳”……从一代大儒朱熹留下了“明经学校,诗礼人家”的评价,以及康熙御写的“儒理至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金匾,人们可以读出明经书院在历史上的辉煌。如今,当来访者伫立在明经书院的遗址之上,仍然会被考水村民间办学治学的精神和绵延的学风所感动。
组图:胡昌翼的八卦墓位于考水村黄杜坞,被村民称为太子墓。墓葬至今保存完好,每年都有明经胡氏后人前来叩拜祭扫,寻根问祖。
在考水村,除了桥、书院,还有一位著名人物——胡昌翼。胡昌翼为“明经胡氏”的始祖,他有着传奇而凄惨的身世。唐天复四年(904年),朱温叛变谋反,逼迫唐昭宗李晔迁都洛阳。在御驾东迁时,唐昭宗与何皇后秘密将幼子托附给了宫廷近侍郎胡三。胡三是婺源人,他不顾安危,历经磨难,把小皇子抱回婺源考水村,并将小皇子抚养成人,保住了皇家的一条血脉。胡三无儿无女,遂养皇子为嗣,君随臣姓,将皇子易李为胡,取名昌翼。
在那个唯有读书高的年代,争取功名是所有读书人的唯一目标。胡昌翼长大成人后,一心寒窗苦读,准备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功夫不负有心人,胡昌翼“高考”成绩优异,以《易经》中后唐明经科第二名进士。当胡昌翼从村口迎恩桥接过圣旨,回家准备启程赴任时,胡三急切地撬开住宅的墙砖,掏出深藏了20多年的龙衣御衫、珠宝、血书,哽咽着对他一五一十地讲出了实情。在那场叛乱中,昭宗帝、何皇后,连同9位皇子,相继被朱温的心腹蒋玄晖残杀……字字饱含血泪的血书,仿佛一瞬间把胡昌翼的心震碎了。
对此,胡昌翼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连过渡的机会没有。从太子到平民,从大喜到大悲,一个是天,一个是地,这样的落差实在太大了。如果没有20年前那场朱温叛变谋反,他在金銮殿又会有怎样的人生?这是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但如今,这些只能增加他无法言说的隐痛。面对连命都不顾,带他逃难养他成人的义父,自己的不幸与内心的苦闷又算得了什么!在维新桥上,在暮色中,在迎恩桥前,在村道上,胡昌翼痛苦地徘徊着,思索着,内心深处涌动着世事变迁的苍凉与孤独。面对纷乱的局势和官场的尔虞我诈,面对人生的大考,胡昌翼彻底省悟了,他选择了终身不仕。而这一年,胡昌翼只有21岁。
对于胡昌翼来说,他的命运有两个转折点:一是朱温叛变谋反那年;一是考取功名之后。“过州过府,毋如钻山坞。”这是他自己对命运的选择,从这一年开始,胡昌翼走上了新的生命旅程,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隐士。他孤身只影,与村口的龟、蛇山对话,与槃水廊桥相伴,耕云种日,开设明经书院,创立明经理学,著有《周易传注》《周易解微》《易传摘疑》等,直到岁月褪尽生命的风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时年96岁的胡昌翼,那一袭长衫的背影,仿佛宋朝一笔淡去的水墨,渐渐融化进了考水村的山水。他为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划上了最后的句号。从村巷到槃水河畔,从维新桥到黄杜坞八卦墓前,处处都是含泪送殡的身影……姓氏,是一个宗族的标志,亦是血脉中最为亲密的部分。胡昌翼荣登明经科进士,村人尊称他为“明经公”。于是,他的名字便与明经胡氏连在一起,成了明经胡氏的始祖。胡昌翼在朱源捐建的一座石拱桥,尽管在元代、明代其裔孙胡学龙等人都进行了重修,当地人始终称之为“太子桥”。而在考水村郊外,曾是胡三带胡昌翼避难最初落脚的地方,后人建了一座单拱桥,桥形像似十六人抬的皇家轿子,桥名也为“太子桥”,村名亦与桥同名。想必,这些都源自于民间淳朴的情感,没有半点的矫情伪饰。
婺源因秀美景色,催热了“写生经济”。自2001年以来,全国500多家高等院校先后在婺源的沱川、庆源、李坑、考水、思溪延村等地建立美术写生创作基地,每年大约有30万至50万的学生前来写生,年创效益数千万元。
考水村有许多古桥,它们构成了村庄独特的历史风采与文化魅力。图为位于村郊的四封桥。
考水村的桥与历史文化,总是在相延的衔接中让人不期而遇。村中另一座出名的桥——“四封桥”(亦称四姑桥)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古时候,考水村因型制宜,按八卦形状布局建设,成为一方风水、人文旺地。鼎盛时期是千烟之村,村里无论男女,都崇尚读书。住在槃水河对岸有四位姑娘,常年要过河到精舍学堂读书,村民过往也非常不便,她们一合计,就出资建了一座石拱桥。在那个年代,四位姑娘在槃水河上的举动,肯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只是没人记述罢了。四位姑娘的开明举动,赢得了村民的赞许,人们将她们出资建的石拱桥称为“四姑桥”。后来,四位姑娘出嫁后,因夫贵子贤都得到了诰封,所以就称为“四封桥”了。
据胡周钦老人介绍,四位姑娘分别是:宜人胡翅嫜,山西按察佥事潘选之妻;夫人胡俪嫜,累封员外郎潘铎妻;安人胡盈嫜,刑部主事方建妻;胡应兰,刑部郎中潘钇妻。考水村有了她们与那么多从明经书院、精舍学堂走出去的进士作背景,历史上有“上海道台一颗印,还不及考水中街一封信”的说法,也就不足为怪了吧。在槃水河上,四封桥在风雨的剥蚀中,依然宁静、端庄,仿佛随时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母性的意蕴。考水村的槃水河上还有很多的桥,如双灵桥、步云桥、明经桥、长寿桥、云峰桥、双溪口桥等等,每一座桥,都连通着建桥者的心灵史,还有村庄的历史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