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华 朴泉宇 符 昱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江苏 苏州 215101)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以老年人多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发病率高达40%~50%〔1〕。患者多是脑卒中发生以后精神状态出现异常,焦虑悲伤、多思忧虑,兴趣或快感缺失,常伴有疲乏,纳少,眠差,自杀等情感障碍性疾病,若误治或失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中西医结合治疗PSD,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改善患者心理因素的观点日益受到众多学者重视〔2〕。本文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西汀片治疗PSD效果。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20例老年PS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60~75岁,平均(65.3±2.3)岁;病程7~20 d,平均病程(11.2±1.3)d;脑栓塞者37例,脑出血者23例;合并糖尿病19例,冠心病17例,高血压27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60~77岁,平均(65.5±2.6)岁;病程7~20 d,平均病程(11.5±1.6)d;脑栓塞者36例,脑出血者24例;合并糖尿病21例,冠心病18例,高血压2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风病证候学与诊断标准》〔3〕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确诊,患者经磁共振成像(MRI)或CT检查确诊,多发病急骤,神经功能出现缺损,但是意识清醒。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4〕中抑郁的诊断标准确诊,患者多是由脑卒中后发生的精神障碍,临床出现焦虑紧张、情绪低落、情感脆弱、思虑过度、兴趣减退等表现,且多见头痛而胀,心烦易怒,口渴口干,纳少,神疲乏力,头晕眼花,眠差多梦,舌红,脉弦细弱,中医辨证为肝亢血虚之证。
1.3纳入标准 (1)患者年龄≥60岁,病程≥7 d;(2)患者意识清醒,依从性好;(3)经MRI或CT检查为脑栓塞或脑出血患者,符合上述脑卒中、抑郁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肝亢血虚证;(4)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排除依从性差、资料不完整影响研究效果的患者;排除存在药物禁忌证或过敏反应的患者;排除意识不清的患者;排除脑卒中后合并严重并发症,甚至休克、死亡的患者;排除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精神障碍个人史或家族史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心肺、肝肾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排除感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5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压、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片(法国PATHEON FRANCE,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 J20120001,规格:20 mg,产地:法国),每次20 m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60082,规格:4 g,产地:天津)联合治疗,每次1袋,3次/d。均2 w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
1.6观察指标、疗效标准 (1)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进行评定。治愈:HAMD减少率>75%;显效:HAMD减少率51%~75%;有效:HAMD减少率25%~50%;无效:HAMD减少率<25%。(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依照症状分级量化表对头痛而胀、心烦易怒、神疲乏力、头晕眼花等主要症状给予0分(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评价,评分愈低,病情好转。(3)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6〕对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4)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7〕评价治疗过程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5)对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估。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t检验。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1.7%,36例治愈、12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较对照组(76.7%,25例治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明显升高(χ2=5.065,P=0.043)。
2.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n=60)
2.3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HAMD、HA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分,n=60)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4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8 w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对比分,n=60)
2.5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倦怠嗜睡,2例口干,1例纳差,1例胃肠道反应,用药安全性91.7%;对照组2例倦怠嗜睡,3例口干,2例纳差,2例失眠,2例胃肠道反应,用药安全性81.7%;观察组用药安全性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
PSD以脑卒中后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神经内分泌、损伤的解剖位置、遗传基因、社会心理等因素都会对PSD发生发展产生影响〔8〕。PSD程度越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预后也越差〔9〕。本研究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PSD发生有显著相关性,与李海华等〔10〕报道一致。在治疗方面,氟西汀等传统的抗抑郁药物虽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但起效慢、不良反应较大,且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积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能改善脑血管功能、脑代谢,又能缓解或抑郁、焦虑情绪症状的药物尤为重要〔11〕。
中医学认为,PSD属“中风”、“郁证”等范畴。中风后患者情绪低落、过度担心忧虑或思虑过度伤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耗伤心血,不能濡养心神,心失所养,神无所依;情绪低落致肝气郁滞,气机不畅,郁久化火,上扰心神;由此可见,中风虽其病位在脑,但与脾、心、肝关系尤其密切〔12〕。临床治疗须疏肝解郁、养血安神。养血清脑颗粒为中药制剂,由钩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当归、川芎、鸡血藤、熟地黄、白芍、延胡索、细辛等中药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具有清肝养血、活血通络之效。方中钩藤功可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夏枯草、决明子主入肝经,重在清肝;珍珠母重在平肝安神;当归、川芎、鸡血藤主入血分,重在养血活血;熟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收敛;延胡索主入气分,重在行气止痛;细辛温肺化饮、祛痰止痛;多要配伍,标本兼治,共奏补血养血、平肝潜阳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改善脑供血、增加记忆力、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安神、减少细胞凋亡等脑神经元保护作用,对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多汗、睡眠障碍、自主神经紊乱等症状有重要作用〔13〕。
1张新奇,明淑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4):61-2.
2刘建兵,马芳菲,解燕昭,等.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6):4095-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证候学与诊断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9.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4,32.
6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14-5,225-7.
7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
8张青莲,李东芳,连 霞.卒中后焦虑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3):326-8.
9赵芸芸,黄 燕.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分布及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909-10.
10李海华,汪 毅,张 琴,等.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3):241-3.
11李东芳,于靳洋.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1490-1.
12张潇丹,何 薇,贾 敏,等.脑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及针刺治疗研究〔J〕.四川中医,2015;33(2):184-6.
13闫伟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