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伦
爱情是文学的母题之一,纵观中外文学史,无论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才子佳人式的爱情,还是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至死不渝,爱情的母题已经有了千姿百态的呈现。自文学即人学的传统回归以来,情爱主题在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备受关注,从严肃文学到网络快餐式文学商品,随处可见字里行间的两性情感话题。在消费时代感官张扬的背景下,文学中的情爱问题是一个既老生常谈又历久弥新的话题。在浮躁虚华的现代社会里,少男少女清纯朦胧的爱情正在一点点遭受着欲望的蚕食。高满航的《七日之约》(《十月》2018年第5期)中,镜子与男主人公本是一对青梅竹马,他们带着美好的初恋情感度过了学生时代,然而当男主人公毕业后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小城开始事业的起步阶段时,镜子却在生意人裴炎梓的金钱攻势下沦陷。而最终裴炎梓破产后,两人的感情却再也回不到从前。恍惚间一朝梦醒,爱情已渐行渐远,令人不禁感叹。男女之间的暧昧情感,在二湘的《交流电》(《当代》2018年第5期)中成为换取利益的筹码。小说通过主人公白爽之口点出了“交流”的含义:“男女之间就得相交,感情才能沟通,简称交流”。对于一个人在美国打拼的白爽来说,两性的“交流”不仅是填补情感空虚的需求,更是她职业晋升的手段。然而公司高管汤米对她的始乱终弃让她彻底清醒,被欲望捆绑的爱情终归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夜子的《旧铁轨》(《十月》2018年第5期)中,以爱之名的暴力行为更加令人胆寒。性工作者贾姗姗是石油库工人潘金程的情人。她不图他钱,因为她知道潘金程每月只有一千多的工资都被媳妇领走。她只是需要一个情感上的依靠。而潘金程却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当他得知贾姗姗仍在继续从事性交易时,抓起她的头在地上磕出了血迹。贾姗姗因遭受丈夫家暴才逃离婆家,没想到在爱情中兜转的她始终没能走出暴力的阴影。
虽然现实中年轻人的爱情里掺杂了太多利益與算计,但好在我们在老一辈人相濡以沫的陪伴中还能找到爱情本来的样子。石舒清《凌伯讲的故事》(《花城》2018年第5期)通过凌振方老伯的回忆还原了抗美援朝时期战士们如何在保家卫国和家庭婚姻中做出选择。志愿军的队伍在奔赴朝鲜战场前线的过程中,有不少家属带着羞答答的姑娘前来与战士们订婚,为的是给家里留下一脉香火。凌老伯和赵银花见面结婚,只给了她一双袜子做纪念。在炮火纷飞的岁月中,仅靠书信维系的爱情却经受住了考验,赵奶奶与凌老伯一起陪伴走过六十年的风风雨雨。而凌老伯的战友常金城壮烈牺牲时,最重要的遗物就是姑娘给他做的一双鞋垫。这份鲜血染红的爱情信物折射出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爱情沉甸甸的重量。肖克凡的《紫竹提盒》(《收获》2018年第5期)将两代人的爱情进行对比,更显示出祖母对待感情的矢志不渝。小说开篇就提到了祖母对表叔异乎寻常的感情。每当表叔的越剧团转回南市时,祖母都要为表叔精心筹办夜宵,摸黑赶夜路也要送到。事实上祖母与表叔并非亲姑侄,而是表叔父亲的戏迷。因为两人有缘无分,祖母只好将这份感情寄托在他儿子的身上。表叔作为有妇之夫却与剧团里的女演员暧昧,在特殊的年代里被指认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而被迫远走东北,然而那位女演员在表叔走后不久便与同样有家室的商场经理好上了。与年轻的一代相比,似乎饱经世事的老人更懂得爱情的真谛。无独有偶,在斯继东的《禁指》(《十月》2018年第5期)中也描绘了两位老人之间重新萌发的爱情。古琴大师曾先生从上海越剧院退休后回乡隐居,和保姆操秀琴日久生情,于是两处合在一处,携手共度晚年。在两人兴趣爱好、文化水平差异巨大的背景下,感情却在相依相守中慢慢发酵。尽管都已过了青春悸动的年纪,两人却因精神的依靠、情感的陪伴发展到彼此心灵的相知相守,最终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或许爱情也像经年的美酒,它的醇厚香甜要留给岁月来沉淀。
当爱情的小船驶入婚姻的港湾时,它究竟是得到了安稳的避风港,还是进入了相看两厌的围城之中呢?计文君的《婴之未孩》(《十月》2018年第5期)展现了现代人婚姻中的焦虑。苏卿看似拥有幸福婚姻,丈夫收入颇丰又很体贴她。但是没有孩子让她始终觉得在世人的评价里不够圆满。因此当丈夫告知她有个婴儿可以被收养时,她简直欣喜若狂。岂料这婴儿竟是丈夫与女学生的私生子。当女学生反悔后,苏卿不得不陷入到夺婴大战中。苏卿对婴儿的执念并不是源于母爱,这个婴儿只是证明她婚姻美满的道具。当她从派出所领养到孩子的那一刻,她首先想到的是拍一张怀抱婴儿的照片发给闺蜜艾冬,宣布她拥有了艾冬很想要的东西。当婚姻只是靠苦心营造的虚幻得以维持时,持续的焦虑与紧张将时刻蔓延在每个人的心头。柳喻《阿伊赛麦之鹰》(《当代》2018年第5期)里池小萍的婚姻中隐藏着难以为外人道的秘密和隐痛。母亲的早逝给她带来巨大的伤害,奶奶与父亲的接连病逝让她变得沉默寡言,彻底隐藏自己的情绪。她与丈夫结婚后不久,便得知丈夫没有生育能力,这段无性婚姻让她痛苦不堪却又不敢放手。因为亲人的离去让她对任何失去都产生了恐惧感,她只好将情感寄托在绘画上。丈夫对她沉迷作画拒绝交流的行为非常不满,毁了她的画作最终导致她情绪爆发,开车撞向了隧道口而死亡。池小萍苦苦维持名存实亡婚姻的方式是将安宁和谐的生活展现在画布上,红衣女孩赶着羊群走在绿野与森林中,她幻想着自己变成那女孩,逃离了现实中苦闷的婚姻。黄咏梅的《小姐妹》里左丽娟也是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的可怜女人。她口中的一儿一女时而是考上北大清华的高材生,时而是在广东做生意,澳门开赌场的有钱人,而最后被揭开的真相却是惨不忍睹。原来她的女儿嫁给黑社会后被仇家寻仇,和肚子里的女婴一起当场丧命。儿子也从此跑路,东躲西藏,靠卖茶叶蛋艰难度日。这是左丽娟不敢面对的真相,所以她对所有人都撒了谎,包括与她情同姐妹的顾智慧。她想要的不过是拥有一个儿女承欢膝下的正常家庭。
在张悦然的小说《法力》(《收获》2018年第5期)中,作者通过大宇一位男性剧作家的叙述视角,切入一个现代社会普通家庭的生活状态,同时又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整个社会多个阶层多种职业个体的哀乐沉浮。大宇和心理医生邢蕾是一对多年的夫妻,两人从十六岁就认识,并育有一女可可,“到了一定的年限,婚姻就像一艘无人驾驶的船,双方都懒得去碰方向舵,任凭它在海上漂着,漂到哪儿算哪儿”。家中保姆陈姐丈夫罹患肺癌,艰难地跋涉在求医谋生的路上。在一个中秋节的夜晚,夫妻邀请两位好友:演员邓菲菲和摄影师达奇家中聚会,菲菲刚刚因为排演话剧《麦克白》过于入戏与丈夫产生矛盾而离婚,达奇努力地多方洽谈推广着自己的摄影作品,大家内心都充满了多重的心绪,却又维持着表面的和谐。酒过三巡,菲菲的一句话显露了演出当晚的秘密,大宇的情人浮出水面,也总算揭开前面所穿插的“露娜”剧本的来源。看似让一个家庭将要走向崩溃边缘的危机,却最终收束于一个“好”字,既是小说的张力,也是生活的法力。
在王松的悬疑小说《血灯》(《当代》2018年第5期)中,一个下肢瘫痪长期羁于轮椅的61岁脑栓塞患者被定为犯罪嫌疑人,而他所杀害的竟然是一位91岁特护病房中依靠呼吸机苟延残喘的垂垂老者,而这位老者又是社会广为宣传的“好人何本善”。叙述者作为嫌疑人周大义的同学踏上了探索这一迷局的征程:这其间几乎接触了两位主角的所有社会关系:周大义的护工、律师、养女、弟弟,何本善的两儿一女、管理领导及医院院方,最终一点点地还原出了两位“好人”的背后的恩怨联结。一盏黑紫色印迹的嘎斯灯,承载的是两个家庭以及背后众多普通人的生存艰辛,波澜起伏过去,留下的是爱还是恨,是善还是恶?
在藏族青年作家扎西措的小说《神鹰飞翔》(《青年作家》2018年第10期)為我们讲述了一个极具异域风情的温暖故事,这个故事里呈现了家庭的温情,更有超脱的精神境界,既观照了尘世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困境,又充满宗教信仰世界的慈悲关怀。从一个小修行人的视角记录了母亲的生病与抗争、父亲和舅舅的挣扎与迷失,以及寺庙中老师父的坚定与修为。寺庙与村庄,藏文化与现代商业社会,交锋在一个幼小修行者的心灵。最终,他也像那只秃鹫一样成长为了神鹰拉夏,一生坚守在夏日寺,像烈风中屹立不倒的经幡,守护着那片温暖圣洁的土地。
作家黄军峰在小说《立夏》(《人民文学》2018年第10期)中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留守老人”的立夏家宴。代梅村的习俗是每到立夏这一天,全家人都要从各处返家聚会,王木根老人五年前失去了老伴儿,独自一人执拗地固守着农村的老房子和一亩三分地,这房子是老两口一辈子的心血,而那土坷垃是他的根,他的魂,更重要的,清贫一生的老伴儿还孤零零地埋在里面。王木根满怀期待地做着立夏家宴的准备,多次叮嘱饭店的做菜水准,还认认真真临时把茅房打扫得干干净净。但真到那一天来临,老大一家因为有事来不了,老二一家刚到就急切地准备下午提前赶回城里发货,老三小女儿也自己一个人赶回,同时尚未生育也让王木根焦心。立夏午宴过去,家里又剩了王木根一个人,太阳依然火辣辣的,到底是这些年的气候变了呢,还是家庭社会人心不同了呢?
一个完整的家庭是幸福的,但如果一旦失去了其中的一员,又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日子?是重新开启新的生活,还是不断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与思念中?人死不能复生,机器又可否弥补这样的遗憾呢?作家宝树的《妞妞》(《花城》2018年第5期)立意奇特,利用最新的仿生科技探讨过去与未来,剖析人的心灵。董方和沈兰的年幼女儿妞妞不幸坠楼去世,新的妞妞来到家中,也将两人永远封闭在过去的年月,董方多次尝试迎接新的世界,但却发现被生活越陷越深。最后的结局让读者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