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勇刚
摘 要:在就业心理的各维度上,大学生就业心理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处于中等的水平,其中就业准备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就业压力大。从性别因素上看,就业观念维度显著,男性比女性更积极。从不同专业来说,就业准备维度水平是中上等水平,就业心理其他维度处于中等水平。在年级、民族上,就业心理总体、就业各因子基本处于中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观念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意义
就业心理的研究可以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有关就业心理的研究,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为促进大学生了解就业心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
就业心理研究以延边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509份,有效问卷率为80%。
2.研究工具
《大学生就业心理量表》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量表的总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89,分维度的α系数介于 0.67~0.81 之间。
在结构效度上,5个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 0.50~0.83之间,因子的相关在 0.35~0.64 之间,符合良好量表的统计指标。
3.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结果与分析
(1)大學生就业心理总体现状与分析。从数据看,总的来说,就业心理各因子重要性程度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处于中等的水平,其中就业准备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
(2)大学生就业心理在性别上的差异与分析。从数据看,就业观念因子上男、女学生平均数差异显著,说明女学生的就业观念显著低于男学生,女学生在该选项上,认为其重要性较低,为什么呢?通过文献综述与访谈,可能是出于以下的多种原因: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文化与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男女就业观念心理的显著差异;就业心理总体、就业准备、就业能力、就业认知、就业压力感因子差异不显著。
(3)大学生就业心理在专业上的差异与分析。从数据看,经过统计学分析,就业心理总体在文科与理工学生中,平均数差异显著 (文科﹥理工),通过文献综述与访谈,可能是文科学生的形象思维一般强于理科学生,文科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多等原因的结果。
音美学生的平均分显著高于文科(音美﹥文科,音美﹥文科﹥理工)。原因可能是一般音美学生的社会性比文科学生要好。
就业准备因子在音美学生与理工学生中平均数差异显著。理科学生的逻辑思维一般优于音美学生(理工﹥音美),而文科学生与音美学生差异显著(音美﹥文科)。理工最好,文科最差。
就业观念因子在音美与理工学生中平均数差异显著 (音美﹥理工),在文科与音美学生中有差异显著(音美﹥文科)。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都比音美学生水平低。
从以上数据来看,总的来说,就业准备维度水平是中上等水平,就业心理其他维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文科学生的就业心理水平最低,就业观念维度上文科学生与理工学生比音美学生低多了。
(4)大学生就业心理在年级上的差异与分析。从表中数据看,不同年级就业心理总体、就业心理各因子基本处于中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5)大学生就业心理在民族上的差异与分析。从数据看,不同民族就业心理总体、就业各因子基本处于中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其就业心理水平基本一致。一般来说,主要是国家、学校等良好教育的结果。
(6)大学生就业心理在生源地上的差异与分析。就业准备因子处于中上等水平,就业心理总体、就业观念因子、就业能力因子、就业认知因子、就业压力感因子基本处于中等水平。这主要是城市与农村在很多因素上的区别逐渐变小的原因,虽然一些农村的学生在经济条件方面比城市差,但国家有资助,农村学生的物质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再就是农村学生大多在县城上初中、高中,接受的教育与城市学生相差不是特别的大。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结论
在就业心理的各维度上,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处于中等的水平,其中就业准备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就业压力大。
从性别因素上看,就业观念维度显著,男性比女性更积极。
从不同专业来说,就业准备维度水平是中上等水平,就业心理其他维度处于中等水平,但文科学生的就业心理水平最低,就业观念维度上文科学生与理工学生都比音美学生低。
在年级、民族上,就业心理总体、就业各因子基本处于中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在生源地上,就业准备因子处于中上等水平,就业心理总体、就业观念因子、就业能力因子、就业认知因子、就业压力感因子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各因子没有显著差异。
五、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培养对策
根据研究结论,笔者从积极心理角度与影响就业心理的因素方面提出以下培养对策。
1.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大学生更能把握就业机会。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可以把大学生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优势发挥到极致,提升与强化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积极人格有益就业心理,不仅对提高总体的就业心理有益,还对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益。
2.各级教育部门、教育者重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教育者应树立个人积极品质的重要性观念,应具有挖掘个人积极力量的动力。学校应开设有关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这对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益。
3.培养坚韧的自我意志,增进学生积极体验,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
坚韧的自我意志对克服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谦逊的不足有积极作用,对克服低就业心理水平、提高文科学生抽象思维水平有积极意义。
4.通过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咨询,建立积极心理品质
在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咨询中,发现大学生的积极品质,通过咨询使大学生获得积极心理体验,促进大学生形成自信,促进就业心理的发展,这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观念更有益。
5.学生个人要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面临压力、挑战,大学生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调整自己,以良好的状态应对就业,释放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刘春雷,于 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6):81-88.
[2]彭 昱,杜丽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26-128.
[3]张丽娜. 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
[4]刘 蕴.“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64-65.
[5]张彩霞.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个体因素分析及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47-48.
[6]郑云恒.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