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昌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084-02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推进和实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核心力量进行正确把握的前提下进行。以对核心力量的有效融入,使广大的初中体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对教学过程核心力量的训练加以重视,就对初中学生素质的改进与提升意义尤其重大。文章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况,对教学过程的核心力量训练状况加以探讨。在对初中体育教学核心力量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核心力量训练的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初中体育教学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核心力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当前初中教学推进实施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已经成了重点强调的内容。在体育教学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对与学生健康有关的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对核心力量的融入加以注重,在教学中注重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借鉴,以使教学活动更好地适应体质有别、年龄各异的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核心力量的训练是最近十数年以来各个专业体育机构尤为重视的一项训练。它对预防出现伤病与提升运动成绩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比较专业的训练形式对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而言是否合适,以及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训练,都有待深入分析和研究。
二、初中体育教学核心力量解读
就核心这一名词所指向的内涵来讲,主要是对某一事项加以处理过程的最关键事项或者最重要环节。而对于体育教学,其核心力量则在于对人体核心位置进行把握。具体来讲,就是在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对人体中间环节所进行的一种把握。通过把握核心位置,可以使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活动得到相应的促进,同时也会使其力量感得到增强。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在坐姿、站姿和运动的技能与技巧方面都得到相应的训练。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体育教学核心力量就是在体育教学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对人体核心环节的把握。通过这种把握,学校体育教学能更好地展现其教学成果。
三、初中体育教学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特点
在素质教学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体育教学日益得到应有的重视并成为初中教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初中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对核心力量的融入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已然成为一项极其关键的内容。对融入体育核心力量给予一定的重视,这对于教学成效的提升和教学宗旨的体现极具推动作用。所以,就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将核心力量融入教学实践之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精准地把握体育教学的基本内涵,还可以使体育教学的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這种有意识的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骨盆、脊柱等方面得到相应的训练,使身体能够保持更加正确的姿势。在人身体中核心区域所起的作用是衔接上身与下身,对脊柱起到稳定作用,同时对骨盆与脊柱等关键部位的运动状态起到控制作用。
初中学生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此时的身体的耐受力与爆发力都不充足,在得到充分开发的前提下才能形成力量。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使学生肌体协调性能不断提升,同时使其能量的消耗得到有效降低。鉴于学生并非专业运动员,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极为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技术要领与体能训练有所兼顾。
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损伤必须进行有效预防。因为在发力速度过快的情况下身体会出现重心的偏移现象,对身体的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意外。所以,安全第一的理念应该贯穿于核心力量训练落实的全过程。
四、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存在的问题
关于核心力量的训练,其具体形式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之中表现得不尽一致。也就是说核心力量训练在形式上富有极大的变化性,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推行新课程改革标准而出现的。因为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的形式上多种多样,而且其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都形成了重大的影响,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在初中的体育课教学之中强化核心力量的训练,在教学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教学资源表现为严重匮乏
当前的初中教学特别是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不仅师资力量在配备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教师与学生间的比例也严重失调。现行的体育教学设施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教学器材老化、设备陈旧,就连最基本的体育教学场地都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所以,在平时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对现行的体育教学设备进行充分利用,使现有的硬件设施都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是当务之急。要使硬件设施对每一节体育课教学都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使现行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得到逐渐解决。
2.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很长时间里,体育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学缺乏必要的创新,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此种教学形式已经很明显地制约了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使之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的开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凸显的弊端也正是中国式的教育所体现出的弊端,这种弊端的存在不仅使教学的质量受到影响,而且背离了体育教学的初衷。所以,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必须将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彻底打破。
3.教学内容与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往往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由教师作为主体进行教学,而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往往偏向竞技体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强化。这样的教学内容很难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应有的发挥,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而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
五、初中体育教学核心力量训练落实的基本措施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点的同时,做到不断推陈出新;要在教学中逐渐融入健康体育的基本理念,使学生逐渐树立起终身体育的理念;要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在核心力量的训练上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体质的增强奠定良好的基础。
1.聚焦核心力量的跳跃练习
(1)实施移动跳跃法。我们可以拿双脚跳跃作为实例,通过并立双脚,让身体完成向左右与前后的不同跳跃,依据跳的幅度确立跳动的频率。此外,还可以使难度循序渐进地增加。进行交叉步跳或者单足跳,也可以某一标志作为圆心使学生绕其做前述动作。此种练习对于学生跳跃能力的发展与协调性的锻炼都极为有益,同时对其平衡能力与髋关节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练习要求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严格规定,不仅双臂在摆动时要保持较小的幅度,而且进行跳跃时要使身体保持平衡状态。
(2)弓箭步跳新法。第一种是原地跳法,这种方法与前者总体相同,区别之处在于要求任何一次起跳力争达到最高点。双手要尽量向上,保持处于空中的状态。向下坠落时,身体的重心要保持稳定。第二种是跨步跳,这是一种以单脚站立,辅以双臂进行摇摆的姿势。突然向前跳出后,另一脚着地,着地时重心保持稳定状态,后面的动作持续依此进行。此外,还可变幻不同的落地与起跳的方法。第三种是原地弓箭步跨法。双脚站立于原地,双手置于胸前呈交叉状。后退至原地,通过双脚进行轮换来完成,无需通过手臂完成,而是依靠躯干对身体的重心加以控制。
2.聚焦核心力量的腰腹练习
(1)“V”型仰卧起坐新方法。分开的两腿呈现出60度,而且脚尖向回钩起。仰卧后以左手去碰触右脚,之后以相反的方向再继续进行这一动作。
(2)以盘腿的方式进行仰卧起坐。要求交叉双腿并盘腿仰卧,由卧而起时左手碰触右脚右边的地面。之后以相反的方向再进行一次。还有一种被称为“左右打夯”的方法,此法要求席地而坐并保持半仰之势,双腿的膝盖弯曲,并抬离地面。两只手作五指交叉状,习练时维持一种起始姿态。以双手一来一回反复敲击身体两侧的地面,也可以通过两只手持篮球、排球等加以操作。
(3)俯卧撑新法。俯卧撑移动法是自姿势的准备开始,先完成俯卧撑第一个动作,然后再将双手伸直并渐渐移动至双腿处。双腿无法弯曲,在移动到最大限度后,再以俯卧的姿势向前移动。
3.聚焦核心力量的球类练习
(1)让身体在练习过程中保持平衡。一种是以单脚的方式进行传球。一组有两个人,相对单脚站立。完成抛球或者传接练习,练习时要努力使身体重心得到有效控制,使单脚站立的姿势得到有效保持,传球的距离以及频次都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实际而确定。同理,还可依此法进行单脚传球与接球。这种方法是二人相对而立,习练的方法与上法相同。如果条件具备,还可立于凳上进行传球习练。还有一种是踩球平衡习练法,也就是双脚并在一处,踏于篮球之上,身体的姿势为俯卧撑状,以此使身体的平衡得以维持。还可凭借一只脚踏球与两只手撑地、两手扶球以单脚或者双脚撑地的方式进行。当然,也可以采取利用两只球进行习练的办法。
(2)协调发展与用力习练法。向前抛掷实心球,采取两个人一组,两组间表现为一定的间隔。双脚分开来,较肩部稍宽些,呈半蹲状态。习练者以双手握实心球,向胯下远外将球引出,再将该球用力抛向前方。还有一种是将篮球向侧面抛出的方法,也是区分为二人一组,习练者为半蹲状,以直臂式抛球给位于一侧的同伴。还可凭借单脚站立的方式,以弓箭步站立向一侧抛球。通过此种习练方式,学生的腰腹之力得到发展,此外学生协调用力方面的水平也会不断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比较适合学生的生理发展实际状况,而且对学生掌握实际运动技能也具有较大的意义。但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力量的训练与专业训练的区别是极为明显的,对于学校教学来讲,这种训练只能是现行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而非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加以运用,尽可能发挥学生在习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把握,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小腾.核心素养愿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之转变[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2):168-169,172.
[2]王玉涛.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才智,2017(26):123.
[3]徐剛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7(4):87-89.
[4]吴仕涛.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6.
[5]董 珊.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3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