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
摘要:重新审视我国研究生与导师交往情况,发现当前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师生交往中存在交往前提被淡化,在交往过程中,建立了淡漠的交往关系,发展出了依附性的师生交往关系等问题。单考虑研究生因素,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其缺少学业规划、交往中缺少情感参与、自主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高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唤起研究生交往意识、沟通师生情感、激发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师生交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师生交往
一、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师生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交往前提被淡化
交往前提被淡化是指交往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交往前提,研究生与导师的交往是以研究生发展需要为前提的。但是,目前,研究生选择导师时背离了交往前提。学校出于研究生培养需要,为其配备导师。从研究生主动角度看,一般研究生主动选择导师的决策因素主要有: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的个性和导师的资源。在选择导师前多数学生向师兄师姐了解导师时,更多关注导师是否容易相处,是否好说话,是否会直接给学生论文题目,是否会带学生发论文、做课题等等。关注师生交往是否顺利和得到更多机会,这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做法揭露了研究生们更多是希望借助导师力量来获得一些成就,而不是在导师指导下自身成长,这显然背离了研究生院为其配备导师的初衷。研究生淡化自身需要,更多关注环境因素,忽略了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教育也不是环境,这对其之后对学术的追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 交往过程——淡漠与依附关系
交往过程是指双方关系的形成和巩固过程,即包括形成交往关系和发展交往关系两个过程。师生双方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形成了淡漠的交往关系。
师生关系淡漠直接表现为师生双方交流频次低,对双方关注少。师生在交往中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对话和交流的越多,越有利于导师指导研究生。而且人文社科专业更需要在对话中交流思想,在思想交流中促进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更进一步的思考。有调查表明:在学生所期望的与导师交流次数上,绝大多数的学生期望能够每月与导师交流4次及以上。但当前存在师生双方之间一个月交流不足两次,师生交往不频繁,各行其是,师生关系趋于淡漠。其次,还表现在师生交往内容局限与学术交流上,对研究生其他需要关注较少,如心理情感方面等。
2. 发展出依附型的交往关系。
研究生与导师发展出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型的交往关系,即在师生交往中研究生自愿做为导师的附庸。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研究生不探索自己的兴趣领域,而是自动依附导师研究领域,自己不发现研究问题,更多想着怎么依靠在导师的项目上,等待导师给课题,给论文题目;另一方面,研究生不能与导师论学取友,不独立思考,仅仅顺从导师建议,导师指哪儿走哪儿。
二、人文社科类师生交往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师生交往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交往双方所处的环境制度、管理等,在本论文中只讨论研究生自身因素造成的交往问题。
(一) 研究生缺少学业规划,忽视交往前提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特殊性,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多阅读,进行积累,多关注现实和前沿,进行思考,在积累和思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研究带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惑或是新想法,产生与导师交往的需要。但是研究生缺少对研究生生涯的规划,加之功利性的考研动机,使得其对与导师建立交往关系不是建立在自身需要之上。
(二) 研究生感情投入不足,建立淡漠关系
一方面,此时研究生选择导师时由于多种原因背离交往前提,往往将导师视为“跃龙门”的跳板,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对导师的感情不那么纯粹,缺少与导师进行深度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对所选导师了解并不深入,对导师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一定的情感基础,就建立了交往关系,这种关系首先是一种形式关系;加之在培养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少,研究生也没有刻意与其导师培养师生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拉大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最终从一种形式关系演变为一种淡漠的交往关系;此外,平时的互动多发生在论文开题、写作和修改时,目的性和任务性很明确,师生之间情感联系较少,而且在论文指导中导师要求严格,双方压力比较大,此时的交流已经不是情感沟通,而是严肃的学术交流。这些都阻碍了师生之间情感的发展和亲融关系的建立。
(三) 研究生自主能力不足,发展出依附关系
首先,导师学识通达,问题意识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学识存在着差距,同时,由于人文社科专业的特殊性,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师生无论是知识还是思想方面,无论是其广度还是深度均不同,师生之间的差距使研究生趋向认为在师生交流中自己不具备话语权,不能与导师论学取友;其次,学生自主探究意愿不高,不主动探索研究领域,自動依附于导师,不积极积累知识进行思考,无法与导师进行深度交流,造成被动参与交往。最后,研究生主要以学习和研究为主,而且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学习主要是对文本的解读和对社会事实的观察和思考,这是基于大量阅读和积极思考上进行的,但是如何阅读,如何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辨别问题的真伪、本质等都需要导师的指引,没有经过导师学术阅读训练,学生自主研究能力不足,从而对导师产生依赖心理。
三、促进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与导师有效交往的措施
在分析研究生自身因素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就如何促进研究生积极与导师交往提出相应措施。
(一) 唤起以需要为前提的交往意识
针对当前研究生由于缺少目标而忽视交往前提,高校应该对研究生进行学程规划指导,唤起研究生的交往意识。硕士研究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入一个研究方向,选定研究域,了解这个方面最前沿的东西,确定研究的核心问题,为研究而学习。人文社科类专业主要是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发现和研究的空间,但是这种自主自由的学习往往使得学生们缺乏目标指引。因而,在研究生入学后就对其进行学程规划指导,让其清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其真正以一个研究生的身份开展学习和研究,并让其对学科专业领域、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目前存在的差距有大致了解,从而对导师的研究生生涯进行规划,预期应达到的目标,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与指导,以此来唤起研究生与导师交往的需要意识,弱化其功利性的交往动机。
(二) 沟通师生情感,助力亲融关系的形成
要改变当前师生交往关系建立缺乏前期接触和对话,缺乏双方情感参与,学校应该创建平台,促进相互了解,助力建立亲融师生关系。学校为各导师和研究生们创造平台,为衍生在选择导师之前提供各种机会对导师进行了解。可以借鑒在美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指导方式,即office-hours和walk-in hours(即学生与老师在午后通过散步,与老师交流),高校可以在学期开始至选择导师之间,根据学生专业以及导师人数安排导师办公室值班(office-hours),组织walk-in hours等活动,为师生交流创造机会,促进学生深入了解各导师专业信息以及指导风格等。这些互动均发生在交往关系建立前,尽可能提高师生匹配度,同时沟通师生情感,为双方交往关系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基础。
(三) 激发研究生主观能动性,改善依附性关系
要解决师生交往中学生依附导师,自身主体性不突出的问题,可以通过定期的专业研讨会来营造合作与竞争氛围,充分激发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自由交流、观点碰撞和相互启迪所营造出的思想激荡氛围,对于多角度认识社会、更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大有益处。这也符合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因而发起专业研讨会,拟定一个主题,同专业各级研究生参与,针对拟定的主题阅读和思考,在研讨会上进行报告,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研讨会这样一种氛围中,由于各级研究生对特定主题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多有不同,各人参与程度也不相同,所以在研讨会上的表现就会不同。这种公开汇报与讨论能够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研究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陈庆章,毛科技,宦若红等.研究生选择导师的动机分析和导师应对策略探讨[C].2011年教育科学与管理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北京: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1239-1242.
[2]尹娜.角色期望视角下硕士研究生师生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5.
[3]娄欣生, 周艳球. 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21(4).
[4]郝明君, 王光明. 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9).
[5]卢凌霄, 刘晓光, 董维春. “师门讨论会”教学法在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教育,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