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刍议

2018-02-26 13:32葛红英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职业素养数学教学

葛红英

摘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五年制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差距明显。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吃苦耐劳的品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烈的责任心、敬业精神等,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应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旨在提高高职数学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职业素养主要由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态度、职业意识构成。数学素养也属于学生职业素养的一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快速扩张已初具规模,现在亟须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由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转变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大部分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训教学,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将接受大量的职业技能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但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其他职业素养的培养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公共基础课之一的高职数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来说非常重要,通过数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上好第一堂课的重要性

五年高职院校的学习是高职学生储备知识、完善性格、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刚步入高职院校的高中学生思想上容易松懈,认为不用再像高中那样努力学习了;还有的学生认为在高职院校学习,只需要学好专业课程就可以,数学学得好不好并不重要。对高职数学的错误认知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高职数学教师应该在上第一堂数学课时设法消除学生的错误认知。

首先,明确告诉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和方向,让学生明白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综合素质良好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属于“就业教育”。在技能水平无明显差距的前提下,能够吃苦耐劳,具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高职毕业生拥有更大的就业竞争力,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其次,教师要让刚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懂得,要想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必须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最后,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高职数学课程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可以很好地锻炼自身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理智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有助于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言之有据的良好习惯以及不盲目相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独立人格等。

总而言之,高职数学教师在给学生上第一堂数学课时,除了开展介绍自己、介绍课程教学计划等等常规的教学活动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好数学课程对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告诫学生要珍惜时间,充分重视数学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职业素养,为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功转变为职场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0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很多,他们在学习中普遍存在好高骛远、浮躁、缺乏执行力、不愿意吃苦、意志力较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职数学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数学历史故事,如著名数学家追求真理,孜孜不倦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激励他们向这些数学家学习,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数学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数学科学从诞生、发展到成熟历经漫长的历程。在探究数学的过程中,数学家们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他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教学“球与圆柱”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公元前213年,罗马军队侵犯阿基米德的国家许古拉,阿基米德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祖国多次打退罗马军队,后来罗马军队攻破城门时,阿基米德还在他的实验室里研究数学,他怒斥闯进来的罗马士兵,结果不幸被杀害。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为了追求真理,不畏艰险,孜孜以求的高尚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其职业素养。又如,在教学微分方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伟大数学家欧拉的故事:欧拉31岁时右眼失明,年近花甲时双目失明,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凭着记忆、心算开展数学研究,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甚至在临终前还在研究数学。这种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个故事中,学生同样可以体会到数学家吃苦耐劳,面对困难毫无畏缩的精神,并以此为榜样。

三、数学教学过程中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把握作业难度和灵活性,确保作业难度适中。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過程中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三角函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四、开展实践教学,丰富学生的职业经验

在五年级高职数学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职业经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各种贴近真实工作情况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究数学知识,使他们对实际工作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促进其职业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函数”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情境:某企业研发了一款新产品,为了顺利打开市场,提高新产品的销量,企业在产品试销期间开展了促销活动。已知产品成本2400元,产品单价为3000元,消费者购买1件该商品时按3000元计算产品价格。如果超过1件,每多购买1件享受优惠100元,但产品单价不低于2500元,请给出产品购买件数与产品利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函数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职业经验。

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培养学生敬业精神

高职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普遍抵触规章制度的约束,为了突出自我,显示个性,他们会有意无意地违反规章制度。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企业都会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约束员工,挑战企业规章制度犯了企业大忌,与社会所提倡的敬业精神相违背。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入手,培养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日常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将考核成绩列入数学课程成绩中。

例如,教师可以在考核评价方案中包含以下五个内容:(1)学生仪表仪容、出勤率,这部分占课程成绩的15%;(2)学生作业、预习、复习笔记情况,这部分占课程成绩的15%;(3)学生课堂表现占课程成绩15%;(4)单元测验占课程成绩15%;(5)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成绩40%。通过量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让学生意识到遵守课堂纪律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从而增强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培养敬业精神。

综上所述,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第一堂课,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和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为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引用数学历史故事、精心设计作业、结合实践教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教学手段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鲍明. 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32).

[2]张少凤. 浅谈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5):27-27.

[3]冯宇. 浅谈如何在高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J]. 消费电子, 2012(15):106-106.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职业素养数学教学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