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罗曼·罗兰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一走进公司的大门就开始头晕脑胀,一打开电脑就双眼迷离。下班回家后只想在沙发上“葛优瘫”,辗转反侧入睡后,梦里全是报表、项目、时间结点,惊醒后床单已被冷汗浸湿。你以为自己患上了神经衰弱甚至是抑郁症,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只扔给你一句话:“注意休息加强运动。”走出医院,身体依然没有任何改观。放心吧,你没有患上任何神经性疾病,你只是有些职业倦怠了。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解决?
简单讲,职业倦怠就是,你有工作能力,但却丧失了工作动力。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Freudenberger研究发现,社会服务性岗位需要更多的情绪性工作,面对较多人际压力源,长年精力耗损,使得工作热诚容易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持负面态度的症候,他称其为工作倦怠。随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征称为职业倦怠。
研究认为,职业倦怠包括三个维度: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自我效能降低。情绪耗竭:指一种过度的付出感以及情感资源的耗竭感;压力过大,能量感缺乏,特别容易疲劳。去人性化:也叫玩世不恭,指对他人消极、冷淡、过分隔离、愤世嫉俗等态度和情绪。自我效能感降低:指倾向于对自己做出消极的评价,伴随无力感、抑郁感。简单说来就是“心好累、不高兴、我不行”。
职业倦怠为什么会发生?研究表明,职场人之所以会产生职业倦怠的现象,主要由于边际效益递减。我的研究生同学是一名资深广告文案,一年前他在朋友圈宣布辞职。我问他下一步要到哪里高就,他说回家写小说。前几天同学聚会见到这位同学,他说自己已经重新找工作上班了,折腾了一年多,小说也没有出版,而且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做广告文案。
我的同学圈儿里有一些人是很能折腾的。这些爱折腾的人多半选择了创业。每次和他们见面,都听他们在谈不同的生意,逻辑一次比一次强大,前景一次比一次广阔。和他们聊完后,我都有一种“自己很无能”的感觉。但是这些创业的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能好好上班还是安分守己地工作好,不要异想天开,今天创业,明天当自由职业者。工作再不好,最起码有老板按时发工资,自己创业真是一言难尽。
看到他们的反应,我有些不解。都说一年是外行,三年是内行,五年是专家。为何现在这么多职场人工作若干年后就想着离职,哪怕自己辛苦创业也要图个内心的“清静”呢?过去是熟能生巧,现在是熟能生“厌”,只要你在某领域有点能耐,好像都要经历“职业倦怠”。其实也不难理解,工作做到得心应手时,也意味着你在该领域未来能取得的进步将越来越小。这在经济学上叫边际效益递减。
比如在寒冷的冬天,加班到十点,早已饥肠辘辘。你和同事走进一家火锅店,吃进嘴里的第一口涮羊肉一定是世间美味。虽然菜品没有变,但是十分钟后,二十分钟后,再吃进嘴里的食物的意义肯定没有第一口感觉好。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
许多老板反映,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刚入职场时,都激情满怀,无论是加班还是出差,都毫无怨言。可是几年过去以后,这些当年激扬奋进的青年都变成了职场老油条。按照边际效益递减的理论来讲,新毕业大学生无论从金钱方面还是社会价值方面,都还处在低层次阶段。他们只有通过加倍的努力,才能摆脱现状。而一段时间后,现有的薪资水平和自我价值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欲望。因此,他们会慢慢感到工作的无趣,出现职业倦怠。
心理学研究也发现,职业倦怠和不同的人格特质也有关系,某一些人,相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外控者。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控制点”归因理论。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认为事情的结果总是取决于个人在从事这件事时的努力程度,那这一类人属于内控者,他们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结果。
另一类人相信社会的安排,命运和运气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而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的生活后果负责,这类人称为外控者。他们在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倾向于把责任推向外部,而不是去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当身处职场逆境时,外控者更容易怨天尤人,而内控者会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现状。
低自尊者。低自尊者总是需要通过外界的肯定和鼓励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他们希望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有及时的反馈,如果一旦外界没有给到他们足够多的认可和鼓励,他们会在逆境中前行和自我驱动,他们也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另外,低自尊的人也更容易关注消极的因素,而忽略积极的因素。所以,他们可能时常感到别人的敌意、自己的无能。但是也许感到倦怠,是因为他们倾向于忽视工作中那些快乐的东西。
易抑郁者。有一些人格的人,如抑郁型人格、边缘型人格,很容易会对一件事感到无聊,觉得空虚,没有意义,陷入抑郁情绪,甚至怀疑生命的意义,整个人失去活力。因此他们很难在一类稳定的职业中持续工作下去,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刺激来让自己摆脱空虚和无意义感。
曾问一HR,你认为人力资源工作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他说了两个字:留人。人再难招总是能招上来的,但是如何把人留住,不断激励优秀的人才继续发挥他的最大价值是最难的。留人不能做减法,而应做加法。因此,做好正向激励,是留住员工最基本的手段。正向激励既包括物质激励,比如升职、加薪等,也包括精神激励,类似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所说的“愛与归属”“自我成长”的需要。
其中,被赏识、被尊重和被喜爱都属于“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在工作中学到了新东西,有收获感,能力得到提升,自我价值有所实现等,都属于“自我实现”的部分。很多时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交织产生的,比如升职、加薪等物质激励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被认可、被肯定等精神上的满足。
而当我们在工作中,长期得不到物质或精神刺激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比如年底考核,看到别人家公司的员工都满载而归,奖金、礼物、评优一个都不少,同样是辛苦工作一年,自己却两手空空,总会本能地产生失落之感。尤其是对90后员工而言,“收入很重要,但是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价值感”。这里的价值感,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激励。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工作内容单一刻板,缺乏挑战,又或者我们从事的工作内容总是变动,职能总是调整,长期的失控感,都容易让人感无助,从而对所做的事甚至对自我产生怀疑。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确实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员工做到正向激励,而你也在短时间内找不到更好的下家,那么只有通过改变自己来治愈职业倦怠。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第一,设立目标。不管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对于每个人来说,所看重的和需要的不尽相同;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所侧重的需要也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当下和长远的发展需要,为自己设立一些短期和长期的目标。
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那些我们在当下最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实现的计划。也许,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首要的目的是养活自己,那在这个阶段,你可能更看重的是物质激励,那工作中其他方面,对于新员工来说,都是可以忍受和妥协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在现阶段,最想要什么,从而给自己树立一个当下最迫切需要实现的目标。
上学的时候有课程表,我们在工作中也要给自己列一个表格,这个表格里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可以在表格中排一个优先级,分出当下最想要的是什么,再去完成优先级高的目标。目标是分阶段的,当我们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我们的目标可能会有所调整。那我们需要去评估新阶段的发展需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目标,然后再往下走。
长期目标。长远目标,可能是跨度10年,20年,甚至是人一生的目标: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什么职业作为自我实现的途径。比如,你希望自己能在30岁的阶段打好物质基础,在40岁的时候,去追求那些和你兴趣、价值观相匹配的工作,如你想做独立摄影师、社工、作家等等,那在30岁的阶段,即便你所从事的职业不是这些,也可以先锻炼相关的技能,慢慢积累,之后就可以顺利过渡转型了。总之,树立目标后,你会发现,你所做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向你这个目标迈进了一点点,从而日复一日的工作也变得有了意义,职场生活也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了。
第二,自我激勵。
给自己一些奖励。当你完成了给自己树立的目标后,记得给自己一个奖励。这个奖励可以是去吃一顿自己平时舍不吃的西餐,也可以是去买一件看了好久的衣服,或者与好友在咖啡厅里分享成功的喜悦。只要一切让你觉得开心、放松的事都可以。这些奖励对你自己来说是一种正向的强化,可以提升你的自我效能感。特别是当你身处逆境,自我激励、自我鼓励就特别重要。
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要善于去发现那些工作中的积极因素。很少有人会在自己现在的岗位上工作一辈子,所以我们要走出这个经常让我们窒息的办公楼,积极与猎头公司、招聘人员建立联系,看看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价值,一旦现在的工作发生变动,自己是否可以完成事业的华丽转身。此外,我们还要走出现在的舒适圈,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参加行业的论坛,结交业内精英,比较一下自己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在哪些领域继续充电。要知道,无论到哪个公司,真正让你安身立命的是你的专业特长。
即便你不改变,你现在的圈子也未必舒适,每一个职场人都是在水深火热的职场中挣扎着,隐忍着。当你月薪过万时,你还想着年薪百万,当你年薪百万时,你还想着股权分红。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我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不满足。更让人悲伤的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工作,任何一份工作都会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但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工作本来没有意义,是你的目标,你的动能,你的努力赋予了工作更多的意义。职场倦怠是每一个员工逃脱不掉的心理魔咒,因为工作本身就是无趣的,与其死撑,不如积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