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实践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自身,获得成长。目前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在选题内容创新性、专业指导力量、组织管理规范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对此,可从提高认识、拓展平台、高效指导和建立团队等方面开创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局面,使“进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出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进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师生联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8-13
作者简介:熊玉琴(1987—),女,广东广州人,广州工商学院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广州工商学院师生在邝邦洪教授“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1]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融入专业元素的“进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笔者对广州工商学院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3200份调查问卷,回收3137份有效问卷。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笔者总结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践探索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旨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广州工商学院现有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青春梦之队、蓝精灵实践服务队、缘梦公益团队、“一米阳光”公益队、R&D电脑义务维修服务队、“爱·启航”实践服务队、“向日葵”实践服务队、心冉梦志愿服务团队等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大学生开展“进社会”实践活动。现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总体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1.选题内容创新性有待提高
现阶段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与应用型大学生的培养要求不协调,没有做到实践内容与专业学习、技能提升和就业准备等有机结合。在“你认为当前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哪些问题?”的回答中,45.94%的大学生认为“选题太空泛,可操作性不强”;50.7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活动创新性不够”。这反映了现阶段的“进社会”实践内容过于单一,没有与专业学习、志愿服务、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也没有与时代发展和学生个性变化相适应。同时,它无法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及社会需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间接阻碍了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且难以达到“进社会”实践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有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2.专业指导力量有待增强
融入专业元素的“进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地将专业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调查发现,寒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俭学、教育见习、顶岗实习、专业调研等“进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大学生不同程度的青睐。但在这些“进社会”实践活动中,只有18.11%的大学生能得到教师的经常指导,大部分学生甚少得到教师的专业性指导,甚至有些学生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指导。这反映了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和沟通,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社会服务中,难以通过发挥专业技能特长和体现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我,因此需要重视“进社会”实践专业指导力量薄弱的问题。
3.组织管理规范有待完善
“进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的德学修养历程,规范的组织管理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在“进社会”实践活动中将自身的内在需要和社会的客观要求结合起来。但当前不少“进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培训、管理等方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和实效性。调查数据表明,55.72%的大学生认为活动时间太短,自身无法真正进入角色;52.98%的大学生认为组织管理有待提高。这从时间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实践活动的专业性与实效性等方面对开展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面上全盘考虑,线上专业结合、点上精彩纷呈”的组织管理要求,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增强“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持久生命力。
二、优化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结合当地和学院实际,立足于大学生的发展,组织和开展融入专业元素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大学生“进社会”实践的活动效果。
1.提高认识,主动融入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求知欲望强、自我意识强、批判意识强、内心情感丰富等心理特征,因而他们只有在思想上认同“进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才能提高参与“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校可通过校园网、校刊、广播、新媒体、班级等途径广泛宣传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参与途径、实用经验、优秀事迹、先进个人、价值理念等,促进大学生在“树典型,学经验,奖先进”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和认同“进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思想上正视“进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全面看待“进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发展的利弊;在行动上自觉地结合专业学习和自身优势,融入“专业学习—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进社会”实践历程,体验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联系,内化服务社会和提升自我的价值观,并在“进社会”实践活动后记录所看、所思、所感,直视社会实践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形成“端正进社会实践态度—体验进社会实践实效—加深进社会实践认识—内化进社会实践行動”的良性循环,让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学以致用,从而早日具备适应社会要求的实践应用能力。
2.统筹规划,拓展平台
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形成一个全面且得到师生及社会认可和支持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提升应用型大学生培养的成效,实现“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2]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统筹“长期与短期、重点与普通、专业与非专业”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实践平台,注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可促进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由零散到系统、由临时到持续、由纯粹公益到多元价值并重的转变;同时可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激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能力,促使大学生在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实现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专业要求比较高的“进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实践成败的关键因素”[3],因此更加需要短期有效的实践培训和长期内化的实践行动相结合。另一方面,整合“课程、人力、活动三大资源”[4],依托“创建一个平台、上好一堂课、强化一项技能训练、培养一种精神、开展一次专业性社会调查、做好一个社会公益项目、培养一支‘展翅计划项目队伍”的“七个一”工程,可不断拓展大学生“进社会”实践平台,让他们将已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中的学习、实践体验和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并在培养思想品质、增长才干、提升能力之余,为社会做出贡献。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个“进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系统,让大学生自主申报各类“进社会”实践项目,以公益服务、岗位见习、挂职锻炼、创立项目等形式实现“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的目的。
3.师生联动,高效指导
大学生要在“进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离不开教师的用心指导。专业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问题、不同兴趣针对性地确定“进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并探索将专业知识技能与地区、企业、社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服务项目,使大学生在认真参与包含设计、论证、申报、实施、总结等过程的实践活动中感悟“进社会”实践的内涵。如美术设计系创办师生工作室,其从专业方向、课题组织、对外合作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了应用型大学生人才,并从物质和精神上调动了他们的“进社会”热情。大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提高了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取得了更好的实践成果。另外,辅导员能便捷地将各类“进社会”实践资讯、实践项目信息传达给每位学生,也能与各社会实践基地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和互访,交换有益的实践意见,并在活动组织、后勤保障和实践评价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及时的指导,不断挖掘参观学习、理论宣讲、社会调研、公益服务、挂职锻炼、见习实习等符合大学生“进社会”实践规律的新形式。同时协助大学生处理在“进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沟通技巧、心理状态、突发事件处理、个性化发展等问题,让大学生在“进社会”实践中更深入地剖析自身需求和不足,感悟社会对所学专业和职业的要求,从而不断修正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本领。
4.建立团队,加强管理
作为“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大学生既是“进社会”实践的奉献者,又是受益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水平,因此可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5]的原則组建大学生专业实践团队,突破专业实践的瓶颈。首先要明确“进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内容、实践目标和工作原则,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内容和需要,设定具体工作岗位(指导老师+队长+队员)和招募要求(专业特长、兴趣特点、价值观、责任感、自我能力等),然后通过微信公众号、QQ、学刊、广播台、宣传栏等招募宣传,并在基础知识测试、专业技能和考核面试选拔后及时开展基本工作实务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这可以提升“进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和亮点,也有利于规范组织和管理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此外,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进社会”实践组织管理问题,可完善大学生“进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制定条理清晰、职责明确的实践条例,建立大学生“进社会”实践的服务档案,构建大学生“进社会”实践的评价考核体制,创建推动大学生“进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拓展大学生“进社会”实践的稳定基地,加强“进社会”实践的指导和跟踪,谨防漏洞或重大错误。这在保证“进社会”实践活动覆盖面和参与率之外,可实现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由单个到整体、由零散到系统、由临时到连续的规范化转变,有效推进大学生“进社会”实践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巩固大学生“进社会”实践的成果,促进应用型大学生的培养。
大学生“进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遇到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进社会”的思路,积极探索“进社会”实践的新模式,构建“学习—实践—总结—学习—再实践”的规范管理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增强“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持久生命力,使大学生在“进社会”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锤炼,使“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意义得到更充分的彰显。
参考文献:
[1]邝邦洪.以德为行,以学为上:高校师生成长的基石[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钟伟强.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来自广州工商学院“五进”的探索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武剑英.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4]毋靖雨.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视角[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4):92-95.
[5]钟一彪.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