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视角的高中法制教育探析

2018-02-26 07:29唐益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生活化问题

唐益青

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加强对高中生的法制教育势在必行,但在当前,我国针对高中生的法制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信息化的发展,为学校的法制教育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机会,还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学生的生活、学习的方式和习惯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只有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高中阶段的法律教育,才能提高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因此,立足生活化视角研究高中法制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法制教育;问题;生活化;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016

一、当前我国高中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社会来说,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是每一个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新课改的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實施的过程中,加强法制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未来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对高中生的法制教育,增加法制知识内容,提高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其行为约束,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但从当前我国高中法制教育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从讲授的目的、途径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来看,当前对高中生的法制教育更多的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对高中生进行法制教育也更多集中在高中政治课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除了必修的文化课以外,能够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很难系统地掌握自己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同时,教学评价标准过于片面,考核大多通过考试这样比较机械化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这种考核模式虽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死记硬背,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就已经不够到位,更不要说准确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其次,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在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有关法律知识的讲授是非常有限的,政治课程中法律常识这个版块所占的篇幅也比较少。就我国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来说,德育占了很大的比例,法制知识的内容比较少,而且类型也很有限,高中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除了必修课中包含的有限的部分法律知识外,《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在高中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这对于那些没有选修这些课程、又未能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的大量理科学生而言,缺失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同时在现实中,很多省份都没有选择法律常识这个知识模块,很大一部分的学校只是发一本教材让学生自学,有的学校甚至连教材也没订。所以无论从讲授的内容,还是考核方式等方面来看,客观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研究如何增强高中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二、基于生活化的视角研究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形成时期,加强高中生的法制教育,使高中生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非常必要。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法学本身就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进行法律常识课的教学,需要将抽象的法学理论和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直观和鲜活的认识过程,这些都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坚持实践性原则。

讲授法律知识既要讲授相应的法律法规,又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法律教育,才能提高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立足生活化对高中生进行法制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三、基于生活化视角开展高中法制教育的途径探析

1. 立足生活化开展多样化教学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教学的实践环节,并不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单纯讲授。法律常识课必须优化教学的实践环节,结合教材分析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实际上在自己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件事情都潜在着法律的约束,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同时就必须维护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每个人在享受法律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认识到法律的价值并潜移默化地调整自己的行为,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

高中新课改以来,政治选修课中的“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模块,让学生对在自己生活有可能用到的民法、刑法等法律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用到的许多案例的分析也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这就为高中开设法律常识课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做到了有教材,有生活,有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讨论分析,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这样可将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中,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在课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参与探究中实现法制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衔接。

当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群体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学生,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适应高中生的实际需要,更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除了案例教学法以外,还得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立足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开展多样化的法制宣传活动,让学生旁听法庭宣判等等。

2. 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

高中政治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的主阵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利用学科渗透,加强法制教育。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就是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政治权利、社会义务以及社会责任的意识,而其中法律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新课改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明确把“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在众学科中,政治学科更应在教学中唱响法制教育的主旋律。endprint

除了政治課这个对高中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的渠道外,在语文、数学、生物等各学科的授课过程中也可以渗透法制教育,使法律法规在各门课程相关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深入人心,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并形成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的意识,同时也能在生活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

如在语文课的讲授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上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够规范学生的言行,形成相应的法律意识。在生物课中,有许多素材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等,针对当前雾霾、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 立足信息化背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新媒体及平台资源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不断进步,网络时代为学校法制教育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机会,还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为了能更好地使网络技术在学校法制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必须将传统的法制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网络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以新的法律教育途径,促进学校法制教育的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通过法制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创新教学发展模式,互联网等各种大众传媒以及各种教学平台等资源都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法制教育中。在当今这个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我们随时可以接收到外面的讯息,教师通过网络下载资料、试题和教学相关内容,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接收各种信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也可以不局限于传统课堂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像央视的《今日说法》《法律大讲堂》等栏目,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拓展学生法律常识,使学生的法律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也可以通过微课等形式借助各教学平台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可以自主地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或者在课余时间自学等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让高中法制教育有实效,除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现实外,作为教师,还得练就扎实的法学功底,只有自己博学多才、以行践法,才能够引导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才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同时也需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各种资源形成社会合力对高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高中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外国语学校 322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问题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