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集约化育苗发展新模式调查

2018-02-26 17:19陆玲利姜伟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集约化育苗调查

陆玲利+姜伟锋

摘要 通过对海盐县元通街道九丰育苗中心进行调研,以点到面详细介绍了海盐县集约化育苗新模式的基本情况,以期为集约化育苗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集约化;育苗;调查;浙江海盐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110-02

海盐县常年蔬菜复种面积约5 666.67 hm2,蔬菜产业是海盐县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年产值5.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8%,是海盐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海盐县蔬菜生产取得长足发展,蔬菜产业宏观趋势向好,农民增收,市场供应丰富。

近年来,海盐县开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生猪减量提质等重点工作,出台生猪养殖转产转业各项扶持政策,大部分退养户选择种植业,纷纷创办家庭农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长至366.67 hm2,根据海盐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规划,蔬菜产业被列入县“153”产业规划中的五大主要产业之一,规划到2020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发展至0.8万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666.67 hm2,因而对种植业的产前集约化育苗发展势在必行,同时也为集约化育苗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随着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对蔬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户缺乏蔬菜种植技术,在品种选择、栽培技术上没有经验,对优质种苗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工厂化育苗生产亟需迅速发展。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是农业整体水平发展的需求,并且能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蔬菜产业化经营,加快当地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解决一家一户育苗费工费时、成本高、苗子质量差等关键性难题,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1-2]。

海盐九丰蔬菜商品化育苗中心是海盐县通过2014年和2015年2期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重点扶持建立的现代化蔬菜育苗企业,立足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凤凰园区,为凤凰园区内蔬菜种植基地和生猪转产专业户提供专业化蔬菜优质商品种苗育苗服务和种植技术咨询服务,目前商品种苗育苗服务已辐射全县及周边县市。

1 九丰育苗中心基本情况

育苗中心于2014年11月建成投产,采用国内一流的自动化播种流水线、潮汐式育苗设备、温湿度实时监控、全程物联网控制的现代化技术,设施完善,育苗中心占地面积7 490 m2,拥有苗床92床,苗床面积达5 240 m2。全年育苗能力可达1 500万株,服务面积达466.67~600.00 hm2,蔬菜商品化育苗服务能力为嘉兴市之首、浙江省前6位。通过2年的生产经营,在街道、县农经局及有关站、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自身努力,2016年实际育苗数量达到1 238.8万株,实现产值126.94万元。服务专业经营主体逾121户,服务蔬菜种植面积逾466.67 hm2,育苗种类有十字花菜、茄果、瓜类等,主要作物有松花菜、甘蓝、西兰花、苦瓜、番茄、甜瓜、茄子、玉米等19个品种。

1.1 育苗基础设施装备齐全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900 m2,总投资310万元。主要功能有以下6点:一是果蔬安全检测室,服务于本公司及海盐凤凰园区的各类蔬菜农药残留量检测;二是种子培养室,用于种子发芽率测试及种苗催芽;三是农业技术培训室,与街道成校聯合对本地区社区专业种植人员培训;四是自动播种机室,对种植户有偿社会化培育苗种;五是农业(蔬菜)专家咨询室,对本地区社区专业种植(户)人员进行蔬菜病虫害防治服;六是智能化监控室,掌握大棚内温湿度等棚内小气候变化。

育苗大棚总投资210万元,移动潮汐试苗床2 500 m2,主要有全自动滚动试播种机、智能化监控等,采用自动控温、控湿、智能化管理,装置了移动潮汐式控温苗床和防虫网,这种特殊的苗床自动提供所需要的湿度,避免了传统人工洒水带来的病害,防虫网可以防止虫害的侵入。使用自动播种机可以播种500~600盘/h,人工播种100~150盘/d,提高工效40~50倍;另外,机械播种成苗率在95%以上,而人工播种成苗率只有80%。因此,通过播种、施肥、洒水等各环节的自动智能化管理,不仅省工省时,还可提高播种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培育优质壮苗。可一次性育苗150万株,供50 hm2大田种植。

1.2 扩建提升育苗设施

在原有的3 330 m2蔬菜、瓜果类种苗育苗中心东侧扩建1个2 700 m2蔬菜、瓜果类种苗育苗中心,可供200 hm2种苗,主要设施有苗床、自走喷灌系统、外遮阳、微喷滴、风机、育苗穴盘、基质、生产操作道路、育苗车间、育苗专用车等,为提高育苗质量提供了保障。

2 运用新技术,增量提质

作为商品化育苗,中心注重提高技术水平,运用现代育苗设施和新技术,严格控温控湿,及时防治病虫,努力提高苗种质量。

2.1 应用集约化穴盘育苗现代新型种苗生产技术

穴盘育苗具有操作简便、省工节本、苗龄适中的优点,能提高育苗效率和抗灾减灾能力,控制蔬菜土壤病害传播,既适合集约化育苗,又能用于分户生产,对提升育苗生产现代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本基地3.73 hm2设施蔬菜全部采用穴盘育苗,种子出苗率达到95%以上,成活率在95%以上。同时采用套种技术达到了增收效果,如春季毛豆套种苦瓜0.4 hm2,产值达27万元/hm2,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2.2 节水灌溉技术

全面采用滴灌喷施系统,使基地灌溉设施水平大幅提高,滴灌技术应用于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具有非常显著的节水、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效果,从而减少了农药的施用。2016年在原有控温控湿的基础上添置了自动喷水及自动补肥设备,成苗率从开始的70%提高到85%以上。

2.3 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技术

贯彻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物理防治包括防虫网保护技术、黄板、杀虫灯诱杀技术,基地使用了2 hm2防虫设施技术,有效降低了农药的使用,保证了农场产品的无公害、安全、健康。2 hm2防虫网减少了农药使用4次,达到了减本增效的目的。endprint

2.4 实施设施栽培模式,运用新的栽培技术

全面实施茄果类的吊式模式,改变以往搭架的传统操作方法。2 hm2大棚进行了设施改造,使产品质量、产量有了较大提高。对蔬菜生产中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和蔬菜的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制订统一的操作规程,按照标准进行蔬菜种植管理、病虫防治、加工、贮运、包装、销售,极大地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3]。

2.5 试验嫁接育苗新技术

2016年,针对现代蔬菜种植的发展方向及要求,在县农经局经作站及有关单位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开展育苗新技术,进行番茄针插、瓠瓜双断根嫁接试验,试验取得成功。其中,3万株番茄针插嫁接苗成活率达90%,通过试种显示鲜明的品质、产量优势,得到了有关专家及种植户的肯定;瓢瓜双断根嫁接也获得成功,成活率达95%,目前在海宁也体现了明显的生长优势,为下一步推广优质蔬菜苗种、普及高产优质蔬菜品种打下了良好基础。

2.6 使用物联网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的档次,控制终端用手机实时控制大棚内的遮阳、水帘、风机、透光等情况,只需要在手机软件上点击“开启”或“关闭”即可。育苗中心利用物联网技术,精准控制,可以使发芽率达到100%,降低人工成本。如果育苗大棚内温度偏高,软件会发出警报,在手机上启动水帘和风机帮助大棚降温。同时,育苗中心培育的苗抗病性好,温度和湿度都能得到精确控制,有助于降低农户育苗风险。

3 建立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示范基地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与观摩的重要平台。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功能,做好设施蔬菜技术示范和成果展示。

3.1 标准化基地建设

核心示范基地建设:核心基地建规模2.67 hm2,其中县级果蔬新品种示范区0.4 hm2,示范带动6.67 hm2,并配套设施8 m宽单栋大棚及喷滴灌灌溉系统、育苗床、穴盘、播种机等新型覆盖材料4 hm2,育苗基质及有机肥等6.67 hm2。辐射区建设:推广蔬菜良种33.33 hm2/100人次,育苗商品基质25 m3,酵素生物有机肥10 t,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技术、轮作高效生态循环模式、多样化增效技术的示范推广等。

3.2 开展试验示范

开展主导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共涉及展示新品种49个,面积达2.67 hm2。种植黄瓜展品比试验研究,试验品种4个,面积达0.67 hm2,产量达15 t,产值达6万元。引进优质西红柿新品种2个,即中研红2号、中研红3号。小番茄南奥霞菲、黄妃、夏日阳光种植面积达1.33 hm2,产量达80 t,产值达20万元。引种优质黄瓜(津美26号、津绿嘉美、浙秀302),种植面积达0.67 hm2,产量达50 t,产值达15万元。引进优质茄子品种3种,如引茄、杭丰一号、浙茄3号,种植面积达0.73 hm2,产量达38 t,产值达19万元。全年销售额达71万元。通过新品种的引进和试种,选定适合本基地生产管理的主栽品种,产量、品质均较高,综合效益较好。

3.3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组织全县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到基地观摩和学习,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功能,年组织观摩、学习、交流300人次以上。以现有设施和生产实际,组织联合元通成校,通过聘请蔬菜专家、本地土专家进行课堂讲授、现场授课、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的观摩、交流学习,共培训农民5次,达350人,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参与,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4-5]。

3.4 認真打造示范样板基地

努力引导和带动周边农户,采取多种结合方式,带动同边农户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绿色生态新路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解决周边失地农户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公司加强基地建设,合理布局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在现有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基地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优质的农产品品种,发展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食品。

4 规范化运作,深化服务体系

4.1 严格控制育苗环节

根据客户需求,制订育苗计划,规范潮汐式播种育苗流程,重点把握关键环节。从品种选择把关,选定优质高标准种子,特别是对于大户自带的种子,必须做好发芽试验保证其发芽率。严格对育苗器具、苗床进行清洗消毒,做到出1批清洗消毒1次,使苗种不感染病菌。抓好肥水、病虫防治等。

中心制订了瓜类、茄果类、甘蓝类、大白菜、生菜等12类蔬菜成苗指标,同时将蔬菜育苗注意事项和安全生产制度上墙。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育苗过程,确保了育苗的生产安全。

4.2 建立台帐制度

在集约化育苗过程中做到生产销售有记录、管理有台账、财务独立核算、专人负责。签订育苗合同,2016年与种植农户签约合同77份,订购数量达925.75万株,签约率达74.73%。

4.3 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及产品追溯制度

中心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资了一套检测追溯设备,从源头控制生产的各种销售农产品,严格把控质量安全关 。除了对本中心产品进行安全检测外,还提供无偿对街道及周边种植户进行检测的配套服务。

4.4 优化服务水平

公司根据多年的蔬菜种植经验及雄厚的技术实力建立专家服务组,免费提供种植户咨询,根据种植户的要求推荐新品种,提出种植管理意见,并进行上门指导,辅导季节品种选择、安排种植方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对种植0.33 hm2以上的大户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并赠送穴盘。目前客户信誉度和知名度越来越高,服务面由本县种植户发展到嘉兴市五县(市)二区,季节阶段客户供不应求。

5 参考文献

[1] 胡美华,苏英京,王高林,等.浙江省瓜菜集约化育苗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5):655-658.

[2] 宋洋,岳玲,卫向东,等.赤峰市蔬菜集约化育苗现状与发展趋势[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4):96-97.

[3] 杜正东.集约化育苗与蔬菜产业发展途径探讨[J].长江蔬菜,2012(6):87-88.

[4] 高秀瑞,李冰,武彦荣,等.河北省蔬菜集约化育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56-59.

[5] 史建明,李琳,张顺福.酒泉市蔬菜集约化育苗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2):133-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约化育苗调查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基于SDN的IP RAN网络智能路由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保险企业运营集约化运营模式研究
集约化育苗助推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