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朝杂谷1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2018-02-26 16:32张文飞张海金陈国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张文飞+张海金+陈国秋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两系杂交谷子朝杂谷1号的选育过程,分析其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期为指导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系杂交谷子;朝杂谷1号;选育经过;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5.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024-02

谷子节水抗旱耐瘠性突出,是环境友好作物。从营养和膳食结构来看,谷子营养丰富,且各种营养成分均衡,对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和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需求量逐年增加。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经,谷子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谷子光(温)敏不育两系法”是解决了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技术,谷子不再是低产作物。朝杂谷1号是由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其恢复系为抗除草剂9365、母本为不育系12A,2012年通过辽宁省备案登记。

1 选育经过

1.1 不育系

2006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引进了A2不育系,同年在A2群体中选择了5个变异单株,2007年进行种植穗行。并选育与原A2性状不同的新单株15个,2008—2009年经过南繁北育,鉴定12A为新的光(温)敏不育系,并进行了组配。

1.2 恢复系

用冀谷25的变异株经过4代选择育成抗除草剂9365新品系。

1.3 杂交种

2009组配组合12Ax9365,繁育杂交种,2010年进行小区比较试验,2011年小区面积示范,2012年参加省区试。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幼苗绿色、芽鞘绿色,生育期111.2 d,单株分蘖0~5个,株高132.9 cm,穗长24 cm主茎节数12.7节,棍棒穗型,松紧适中,黄谷黄米;单穗粒重13.54 g,千粒重2.78 g,高抗白发病、黑穗病,抗锈病2级,抗倒伏性强,早熟,小米适口性好,高抗除草剂(表1)。

2.2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辽宁省非主要作物品种备案朝杂谷1号杂交种在铁岭区试产量表现最高,为6 100 kg/hm2,2012年5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幅度为8.2%~57.8%,平均产量4 050 kg/hm2,较对照朝谷13平均增产28.1%,居试验第1位。通过辽宁省区域试验(表2)。

2.3 品质分析和抗性

2014年经检验:粗脂肪含量3.24%,粗蛋白含量10.82%,胶稠度143 mm,直链淀粉含量15.94%,碱消值3.1 级。经辽宁省区试鉴定,该品种抗逆性较强,高抗白发病、黑穗病、中抗锈病(2级)、抗倒伏性强,早熟。

3 栽培技术

3.1 选地整地

种植杂交谷子选择土壤通透性好的砂壤土,必须轮作倒茬,忌连茬。整地时要求土地平整,上虚下实,田间无较大的残株、残茬、大土块和暗坷垃,春播地区宜采取深耕和4月中下旬耙耱的方法。结合整地施磷酸二铵225 kg/hm2、农家肥不少于45 t/hm2 [1]。

3.2 播种

春播地区可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墒情、天气不好时要根据墒情、天气情况调整播期。春播时要适当加大播量,一般播量12 kg/hm2左右。撒播时,先開沟,人工顺沟撒籽,然后覆土镇压。视土壤墒情确定播种深度,播后及时镇压。还可采取机械裸地播种和机械覆膜播种等方式[2]。

3.3 间苗定苗

当谷苗长到3~5叶时,要及时间苗定苗。朝杂谷1号的幼苗有2种颜色,即黄苗(自交苗)和绿苗(杂交苗)。间苗时留绿苗,拔除黄苗。人工间苗,用工较多,可喷洒间苗剂进行间苗。一般保苗24万~33万株/hm2 [3]。

3.4 土肥水管理

第1次中耕施肥在八至九叶期进行(拔节期,植株高度约30 cm),要求深锄、细锄,并向植株根部培土[4],顺垄撒施尿素300 kg/hm2,结合中耕、除草,将肥料翻入地表内。第2次施肥在孕穗期,趁雨或结合灌溉,追施尿素225 kg/hm2。进入灌浆期,可用1%~2%的尿素水溶液喷洒叶面。谷子开花前若遇到干旱,有条件时进行灌溉[5]。

3.5 地下害虫防治

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蝼蛄、粟灰螟等,一般按种子重量2.5%应用种衣剂包衣防治[6]。

3.6 适时收获

该杂交谷在春谷区属于早熟品种,大穗型,穗型松散,收获期一般在谷子蜡熟末期或完熟期最好[7]。收获可以采用机械和人工2种方法,及时收获是保证高产的前提[8]。

4 适宜种植区域

朝杂谷1号在辽宁省谷子区试试验中沈阳试点、铁岭试点、朝阳试点表现较好,产量分别为4 560、6 090、4 755 kg/hm2。通过这几年推广小面积种植在赤峰表现突出无病发生,产量可达到9 000 kg/hm2以上。该品种可以适宜以上地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5 存在的问题

12A穗型不稳定,不抗锈病,容易早衰,受气候影响较大,大小分蘖多不整齐影响杂交受粉,会出现自交苗,同时影响杂交谷子纯度。朝杂谷1号繁种是难点,繁种受气候影响较大,产量在450~1 200 kg/hm2之间。再就是杂交谷纯度问题,由于12A是光温敏不育系本身就存在自交粒,分蘖多大小穗差异大恢复系花粉时间短,所以有部分12A没有真杂交粒。收获时又统一脱粒,使杂交谷种纯度降低一般都在30%~42%之间或者更低。使得杂交谷用种量大,增加农民费用。如果采取机械覆膜(机械下种量小,穴播)的播种模式容易发生缺苗断垄现象。朝杂谷1号是2级抗锈病,不适宜种植在低洼涝地。

6 参考文献

[1] 刘晓辉,高士杰,郭中校.吉林省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2006(4):14-16.

[2] 刘晓辉.谷子高产育种思考[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9(3):53-54.

[3] 申来水.谷子旱作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1(6):76.

[4] 李顺.我国杂交谷子生产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7):137-140.

[5] 邱风仓,赵治海,宋国亮.两系杂交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6(9):6.

[6] 李欣儒,史高磊,张晓磊.河北省坝上地区旱地杂交谷子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5(20):14.

[7] 徐娅梅,潘忠.张掖市绿色食品杂交谷子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5(7):76-77.

[8] 黄晨,李艳,刘爱婷,等.太行山区杂交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4,30(4):2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