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拿板凳,一手牵奶奶。6岁的我蹦蹦跳跳,奔跑在去看僮子戏的小路上。
远远望去,田间早已搭好了戏台,戏台下也已经坐了好多人,我的小伙伴们也来了好几个。一阵锣鼓响,台上一人吆喝了声“沉香救母”,戏便开始了。台上几个男女打着转,用方言一会儿说一会儿唱。台下老人们听得专注,时而来句“唱得不丑”,于是演员就更卖力了。
台上沉香大战二郎神的戏码还早,年幼的我们就忍不住跑去田野里先演练一番了。空旷的田野里,伴着僮子戏的锣鼓,“哼哼哈嘿”的动作里似乎也有了咿咿呀呀的韵味。
到镇上读初中一年级后,不知怎的,我还是时常回忆起看僮子戏的情景。在我的死缠硬磨之下,爸爸终于答应寒假带我去赶庙会,看僮子戏。
看戏的人可真多啊,站着的,坐着的,半蹲着的,围满了一块空地。随着一阵清脆的锣鼓响声,僮子戏终于开始了。和着砰砰嘡嘡的锣鼓,一个黑脸大汉上了场,长长的胡须一直到腰间,黝黑的脸上流露出正直。他的步法也很是精湛。一个漂亮的碰头彩,场下的村民们不由地鼓起掌来,齐声喊道“白马驮尸”。台上演员的腔音忽高忽低,时断时续,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又像春雨潇潇,唱腔凄美幽怨,扣人心弦。我也随着乡亲们一道,时而为赶考书生被劫杀落泪,时而为白马有情、包公明断叫绝。我明白了正直和善良是可以护卫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初三的寒假里再看僮子戏,16岁的我注意到了表演僮子戏的演员们。他们在台下是普通的乡民,外表朴素,一旦粉墨着装,便是乡土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播者。在来来去去的春秋里,在起起伏伏的故事中,在一场场人间悲欢的唱念做打里,忠孝礼义、纯真善美、勤勉进取,在传播,在发扬。一如耕种遍野的庄稼,乡民们一季又一季的文化耕耘,带来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而我,也正是在乡土文化中成长着的学子啊。
僮子戏,你在江海平原深深扎根,与蓝印花布、沈绣一起成为我可爱家乡的文化标识。戏漫乡里,曲盈田间,徜徉戏曲桥,欣喜成长路。谢谢你,僮子戏!
综合点评
好作文一定是扎根生活、源自心灵的。改后的文章,聚焦于僮子戏这一乡土文化样式,脉络清晰地写出了作者由自然喜爱到深刻理解的认识过程。三幅场景,叙述有变化,内容有层进。结尾整散有间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热爱乡土文化、欣喜成长之路的情感,语言真挚而又隽永。
小试牛刀
温暖,是一种外在触感,更是一種内心体验。它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是逆境中的一次扶助,是有温度的情感,是有价值的体验。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你一定也有过温暖的感觉。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运用线索法贯串起人与事、情与思,写出你能抵达的深度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