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玉芬
(武威第十中学,甘肃 武威)
自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初中全面启用部编版语文教材。新教材相比旧教材有了很大变化。其中,“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现在称为“教读”和“自读”。由“精”到“教”,一字之别,明确了“教读”课文的地位。也就是说,这类课文主要应该老师教,要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它的功能就是举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这些教读课文被编入课文是经过专家反复考量过的,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都是符合对应学段学生的要求的。那么这类课文怎样施教,才能做到教对、教好呢?
一读,读单元导语。仔细研读单元导语,做好对整个单元编排思路、教材特点、学习重点、学习方法的整体把握。二读,读课文。要赤手空拳去读,获取真实的感觉和认知。教师自己有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三读,读课后内容。读读写写是基本知识,思考探究是重难点,积累拓展中提示了文章的语言风格、情感表达和课文延伸的方向。教师要读透以上内容,读出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的思路,才能有的放矢设计出独特的教学案,上课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或许,我们教师已经习惯了唯教参是从,看教参写啥就讲啥,没有创造性,没有自我。如果每个教师对一篇文章设计的教学活动是一样的,那么课堂就成了作坊,学生就是模型。
课堂是用好教材的主战场,最能考查出一个教师是否扮好了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的角色。这方面要注意的内容很多,我在教学和教研活动中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懂取舍。教读课文不是要让教师条分缕析,像手术解剖一样,每篇课文都要讲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语法修辞等。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课文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也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对课堂内容的取舍。比如八年级下册《回延安》这一课,作品写于1956年,很有时代感,此文抒发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和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00后的学生来讲,这种感情理解起来比较勉强。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很卖力地讲了创作背景、延安精神、文章结构,领着学生赏析句子。末了,学生兴味索然,不知所云。其实,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表达出作者再回延安的兴奋和喜悦,教师只要在课堂中把握好“信天游”的特点,动词、叠词、方言词的点缀读到位了,对作者的情感自然就体会到了。
第二,懂放手。教师职业病的显著症状就是好为人师,总怕学生不知道,又总认为自己都知道,都是对的,所以在课堂上最爱替学生说话,剥夺学生的发言权,打击和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给学生一点信任,说不定他们会给你惊喜呢。记得有位老师在上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时,他一节课只设计了3个问题,文章讲的内容是什么?课文讲的这些因素哪个是最主要的?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呢?老师在课堂里闲庭信步,笑眯眯地看学生回答、辩论、再回答、再辩论,在学生广泛参与下,教师及时点拨引导,一堂课解决了很多问题:说明文的顺序、标题和文中的修辞、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物候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三,懂多媒体。最怕的是用得多而滥。有些教师把图片、朗读、句子赏析、课文结构图、板书、课堂小结统统展现在课件上,学生成了容器,成了看客,教师则成了点鼠标的。其次,华而不实。有些教师的课件里各种声音加动画加影视短片,看的人眼花缭乱,学生只图过眼瘾,看上去绚烂多彩,实际上过眼云烟。另外,重色重口味。不需要情境却要来段音乐,需要白板却要上个彩画。社会环境已足够嘈杂,如果课堂也不能让孩子们做到心无旁骛,那这种教学辅助手段是有害的。
要发挥好教读课的影响力,还应该注意课堂的迁移与深化。那就要在作业的设计上花心思了。首先,抓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落实双基不分时。听说读写,一个都不能少。其次,强积累。摘好句,背古文,记资料,应该要学生掌握的要细分类,分块分时记忆。再次,多阅读。教读课文已经给了学生方法,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拓展阅读是为了继续保持这种兴趣,海量阅读,质从量出。比如学习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我布置了如下篇目:老舍《我的母亲》、卢盛宽《母亲是一种岁月》、邹韬奋《我的母亲》、肖复兴《母亲与莫扎特》、莫言《母亲》。它们的主题基本一致,但每篇的构思、写法及语言特点不尽相同,这样的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孩子们的感悟与欣赏水平,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最后,勤练笔。不动笔墨不读书,不仅指读书做笔记,也是指学习要不断记录收获。《藤野先生》一文的课后第五题,要求学生谈谈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获得的启示,我觉得课堂有限,学生表达不尽兴,于是布置了小练笔。结果学生谈得很多,谈得很深远,谈到了鲁迅的爱国,谈到了鲁迅的决心与坚持,还有学生谈到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还有《白杨礼赞》一文,课后题中要求学生选择某个事物,运用象征手法,完成一次片段写作。在学生的习作中,有位学生写友谊,选择的象征物居然是水。因为水的各种形态像朋友的多种角色,想象力令人感叹。这样的练笔字数少设限制,学生有所想,必然有的写,不怕写不好,就怕框得死,鼓励学生率性表达,真诚为文。这样的练习坚持做,效果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