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市张庄镇西卡小学(27350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摒弃教材只是知识载体的教学观,树立崭新的教材观,教材必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话题、范例,由此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具有开放性特征,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构建高品质课堂。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要实现对教材的挖掘,教师首先必须读透教材,对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图片开展深入探究,在探究中形成知识框架,做到轻松驾驭教材。教师只有深入挖掘教材,领会教材意图,挖掘出潜在的教学资源,才能对教材内容有整体把握,才能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很多内容都隐藏在教学案例中,所以教师要将这些潜在教学资源挖掘出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好准备。
如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整体了解本节课的所学内容,明确重难点。有的学生说:“这节课首先要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然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体验克服困难后的喜悦、乐趣,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学生说完后,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补充。授课结束后,教师再一次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对重、难点进行强调。这样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好。
系统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和其他学科关系密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很高的契合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具有启迪性,学生思维活动频率高,对知识的认知才会更深刻,才能实现认知体系的完善。因此,教师要综合分析教材内容、学生的生活实际,对问题进行拓展,设计出实用性较强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认同感,学习才能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如在学习《全家福》时,教师由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入:“大家都听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孤独无依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寒冬中被冻死了,与她相比,我们是如此幸运,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你的家是什么样的?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由学生读过的童话引出主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回答。又如,在学习《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时,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父母不仅要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还要辅导我们学习,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你与父母之间发生过什么感人至深的故事吗?”于是学生讲述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点滴。这样借助生活进行教学,使学生的认知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热情被激发。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链接起来,以此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必须回到生活中进行实践,才能提升道德品质和内在修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实现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必须设计训练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参与到训练活动中,这已成为教学共识,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的拓展训练流于形式、训练内容与所教内容不符、训练形式单一等,导致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认知得不到深化,道德素养的培养成为一句空话。
如《圣诞节与狂欢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学习多种文化,以尊重、欣赏的态度对待各国文化。在学习《圣诞节与狂欢节》后,教师设计以下的训练拓展活动:“世界各地的节日丰富多彩,除了圣诞节和狂欢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学生从节日的起源、风俗、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如有的学生介绍我国的春节、端午节、泼水节,有的学生介绍外国的节日。在节日介绍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对各个国家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教师在进行拓展训练时要关注训练内容,将课内、课外内容联系起来,由课内内容拓展到课外内容,同时丰富训练形式,设计一些主观性问题,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深度挖掘教材资源,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要求,也是构建品质课堂的必然选择。教师可通过知识梳理、生活链接、训练拓展等策略,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开展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