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善 伟
(山东省临沂市杏园小学,山东 临沂 276007)
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防范校园欺凌,事关人民群众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
防治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消减欺凌、攻击、暴力的负面影响,积极培育文明、法治、友善的正向力量,为未成年人营造平安和谐的成长环境。
发生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诱发因素极具不确定性。对事件发生的条件进行归因分析,反映出自律与他律、受害与施暴、正向与负面、保护与侵害之间力量的不对等,问题突出表现在道德约束力、法治威慑力、文化影响力、家庭监护力上的宽、松、软。
1.个体力量的悬殊
发生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学生欺凌事件,绝大多数是个体之间的纷争与冲突。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与摩擦之后,感情用事,简单处理,往往通过肢体抗衡来解决问题。而在冲突中,女孩相对于男孩、低年级学生相对于高年级学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恃强凌弱的传统恶习,让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多为女孩和低年级小同学,从而给他们造成身体的伤害和心理上的阴影。调查发现,这种欺凌行为,多发生在同班、同校学生之间的打骂、侮辱、敲诈、勒索,隐蔽性强,发生时间长,施暴者对受害者的控制较为严密,不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发现。
2.不良势力的介入
近年来,各地司法部门相继公布了一批校园欺凌的典型案例与裁判结果,其中不乏帮派色彩、团伙作案的暴力事件。广东开平的一位初二女生因为得罪了校园里拜把子的七姐妹,被掳到一家宾馆。七姐妹找来四个社会青年轮奸了这个女生,对她肆意殴打、凌辱,并将施虐过程录像,上传网络取乐。分析这些暴力案例,暴露出事发学校在日常管理与学生教育方面的疏忽漏洞,学校学生管理常规落实不到位、班级管理不作为,为校内不良团伙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老大”横行、“头目”霸道,严重破坏了学校风气,极易酿成恶性伤害事故。更有部分校内学生通过借助、纠集社会上不良青年、把头团伙,“摆平”“报复”同伴间的纠纷摩擦,使得矛盾斗争复杂化,严重的甚至构成刑事伤害案件。
3.文化引领的乏力
盘点欺凌暴力事件频发的学校,凸显出文化引领乏力的弊病。学校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忽视文化对人的教育与影响,校园文化元素匮乏,道德与法治内容缺席,墙壁生硬,环境生冷,制度不全,执行不力,教风不严,学风不浓,校风不正,腐蚀着友善交往的人际氛围。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趁机浸入,占领学生思想道德阵地,影响了学生的是非观、荣辱观。当先进的、积极的、文明的文化在校园内失去阵地、褪色消沉时,低级的、消极的、暴力的思潮则甚嚣尘上,左右着孩子们的价值判断,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成长。
4.家庭监护的缺失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非正常结构家庭的孩子深陷欺凌事件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普通孩子。家庭结构的不健全、不稳固、不正常,直接影响儿童的心智发育,乃至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塑造。留守儿童主要面临无人监护和隔代抚养的问题,心理上的寂寞与情感上的孤独是孩子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中的孩子,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感,遇事懦弱或强悍,在同伴面前忍气吞声或蛮横霸道。这些缺乏关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积压了太多的不满,情绪会逐渐向弱势群体转移,在一些微小事情的刺激下变得“攻击性”特别强,极易由本来的受害者变为加害者。
基于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归因分析,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就是要通过施加外力,匡正学校治学体系,促进作用力的再平衡,让学生个体自我强大,让文化育人释放张力,让保护体系日臻完善,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1.唤醒防护主动性
采访调查发现,欺凌行为发生始初,受害方的隐忍与退让,事后没有及时向成人寻求帮助,往往姑息纵容了事态的发展。学校老师和孩子监护人要教育未成年人敢于向欺凌现象“说不”,及时、主动寻找成年人的保护与帮助,克服惧强畏难情绪,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相信自己并不孤单,老师和家长是永远的守护神;平时生活中,少年儿童要建立团结互助的朋友圈,与同伴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善结朋友缘,做大朋友圈,坚信自己并不孤寂,上下学路上主动与同伴结伴而行;学校要大力加强普法宣传,弘扬法治精神,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深信自己并不孤立,法律是保护自己的强大后盾。
2.培育核心价值观
学校要成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大熔炉,积极建设尚真、尚善、尚美的校园文化,扎实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始终坚信先进文化的育人力量,打牢学生思想道德的根基,系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促进学生在国家发展、社会治理、个人修养等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知晓认同,注重用“文明”“法治”“友善”的价值取向引领未成年人成长。
学校要以《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从习惯养成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盯住细节不放松,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中华美德,引导学生做到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以《守则》作为学校教育的指南与学生行为的遵循,功夫用在平常,效果落到日常,训练放在经常,教育重在时常,一条条对照,一则则落实,用《守则》规范行为,用《守则》引领成长。
学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文化浸润学生心灵,让风气陶冶学生精神,不断提高在校学生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把学校、班级打造成为贴近学生心灵的栖息地,精神成长的梦工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高品格推进校园净化、绿化和美化,让墙壁说话,让花草含笑,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团结向上、互助友爱、文明和谐的文化气息。
3.凝聚各方正能量
社会保护是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前置力量。李克强总理曾就校园欺凌作出重要批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国务院指示教育部门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此后,教育联合综治、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司法、团委、妇联等九部门出台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1]进行专项部署,打出组合拳,营造防范欺凌、预防暴力的社会大环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要求,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促进了校园周边环境和学校教学秩序的根本好转,为中小学生密织了社会保护网。
学校爱护是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核心力量。学校教师要强化守土有责的意识,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全时空、全覆盖、无盲区地实施校园安全监控。把好校门关,严格落实门卫制度,夯实值班责任,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入校园,排除校内安全隐患;打好主动仗,学校教师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特别要关注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掌握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主动权。
家庭监护是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后方力量。家庭是孩子心灵的归宿,父母永远是儿女贴心的守护。学校要依托家长学校开展宣传培训,引领家长强化管教孩子是法定职责的意识,不做“甩手父母”“失职爸妈”。作为家长,要照顾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陪伴是最温情的告白,父母平时要多与孩子相处沟通,常与孩子谈心交流,洞察孩子的细微变化,将欺凌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尤其要做好孩子离校后、节假日的监管看护工作,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家长的关爱。
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绝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与影响的结果。解决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需要综合施策,更应当精准施策。基于问题导向,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各种影响力的作用进行评估分析,因案施策,因生施教,促进教育力量的对等和均衡,为学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让校园真正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1]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EB/OL].[2017-11-13].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3325/201611/t20161111_28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