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一 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当前,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公众高度瞩目的问题。欺凌作为一种强势者对弱势者蓄意、持续性的攻击行为,对被欺凌者的身心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有学者综合国内外各项相关研究后指出,校园欺凌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生理发育和学业成绩,且其造成的负面伤害可能持续至成年[1]。
面对校园欺凌,研究者们从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入手,提出了大量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但这些措施通常采用的是“外部视角”,即将政府、学校或教师作为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主体,关注的是较为宏观的制度体系和教育模式,而较少给受欺凌的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制度的完善和教育模式的改良虽然是欺凌防治的外部力量,但其作用的产生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难以直接解决受欺凌学生面临的具体困境。面对当前欺凌现象丛生的校园环境,我们不能止步于宏观的“外部视角”,而必须做出一种“内部透视”——受欺凌的学生自身是怎样应对欺凌的?在他们的经验中,哪些自我保护的策略是有效的?这些策略产生效果的机制又是什么?总结这些经验后,我们将得以具体而有效地启发学生,在受到欺凌的时候应当怎样思考、怎样行动,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保护。
本文尝试从欺凌亲历者的视角入手,探索应对欺凌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研究选取的对象小安曾经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现已成功走出受欺凌的漩涡。通过对小安的深度访谈,可以看到小安得以摆脱欺凌并非偶然,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自身发展出的一套策略。作为应对校园欺凌的成功者,她的经验对于欺凌防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小安,女,16岁,来自城市普通家庭;性格内向,不喜言辞;初中一、二年级时曾持续受到同班同学的欺凌,初三时情况逐步好转,目前(高中一年级)已免受欺凌的困扰。
初中入学不久,小安无意中得罪了班里的一个“混混”,自此引发了“混混们”对其旷日持久的攻击。每当小安出现在“混混们”的视野中时,“混混们”就会抛出一连串的侮辱性言语,并鼓动旁边的同学一起对小安进行羞辱和咒骂;为了不让小安交到朋友,“混混们”在背后造谣,联合同学一起孤立小安;除此之外,“混混们”还常常做一些诸如将小安的课本藏起来一类的恶作剧,以小安焦虑、委屈的反应为乐。“混混们”的行为给小安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伤害。为了从困扰中走出,小安开始有意识地寻求抵御欺凌的方法,尝试以各种策略摆脱欺凌。在小安的智慧和努力之下,“混混们”逐渐有所收敛,至初三下半年时小安的校园生活已趋于平静。进入高中之后,小安在新环境中延续之前抵御欺凌的策略,彻底摆脱了欺凌之苦。
1.适度反抗
一般而言,当学生遭受同伴攻击时,教育者不会鼓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式的回击,认为这种方式不符合行为规则[2],且可能进一步恶化同伴关系[3]。然而在小安的认知中,自己一味忍让的行为模式是“混混们”持续欺凌自己的重要原因。“他们可能一开始没想到欺负我这么容易,我忍让的性格助长了这种情况(欺凌)的发生。”之所以对欺凌行为保持忍让,一方面是性格使然(“我比较内向”),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策略——希望通过忍让“息事宁人”。然而,这种策略并未让小安远离同伴的欺凌,反而让欺凌愈演愈烈。对此,小安一方面感到后悔(我当时就应该“说回去”),另一方面对几年前自己的选择感到难以置信:“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什么想法,竟然不敢反抗。”对自己曾经的“懦弱”感到无比惊讶,这暗示着小安的思维、行为模式在两年间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小安而言,学会“反抗”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学会回击之前,受欺凌是狼狈不堪的经历;而学会反抗之后,受欺凌依然痛苦,但毕竟由一种单方面的“受辱”变成了一种双方的“斗争”,主观上的自豪感有效地缓和了欺凌造成的伤害。遭受长达两年之久的欺凌之后,小安终于在朋友的支持下学会了反抗与回击。当有人抛来侮辱性言辞的时候,小安会“说回去”;而如果“混混们”把小安的东西藏起来,小安也去藏她们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小安获得了一种力量感,受辱的体验被削弱。实际上,双方力量失衡及其所引发的个体失去抵抗的感觉,正是构成欺凌行为的核心要素之一[4]。在这一意义上,小安反抗行为所带来的主观上的力量感,使欺凌行为彻底丧失了作用。当小安不再因欺凌而狼狈时,“混混们”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侮辱小安的兴趣。
与此同时,小安谨慎地拿捏着反抗的程度。尽管心中怒气难平,但回击决不能回得太“猛”,否则只会给自己招来更大的麻烦。小安叙述了一起对她冲击很大的事件:“在别的班,有两个男生,其中一个经常欺负另一个,后来被欺负的那个突然拿了刀子捅了对方……那个捅人的男生被劝退了,真的挺替他感到不公平。”同为被欺凌者,小安同情那位由于反应过猛而给自己引来不良后果的男生,同时也借此思考着反抗行为:反抗的性质应当是一种自我保护(“让大家知道自己不是随便惹的”),而绝非不顾一切地释放愤怒。反抗若不能“适度”,其结果则是进一步伤害自身。
2.广泛构建人际网络
小安本性沉静内敛、不喜社交,然而,在与校园欺凌做斗争的过程中,小安渐渐发现,良好的人缘、广泛的人际网络是抵御欺凌的坚固屏障。这个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小安对自身社会交往行为的改造:“我原来是那种你跟我说十句话我就回你两三句话的人,不喜欢那些总说虚伪话、天天搞交际的同学……现在觉得要有更多朋友,要学着会说话一点。我现在在班里表现出非常愿意玩闹,非常开朗,全班的人,关系不熟也能开两句玩笑,跟谁都能聊得起来。”
广泛的人际网络,首先意味着“煽风点火”者的减少。小安表示,一旦“混混们”对自己发起言语攻击,很多不明就里的同学就会开始“跟着说”。“他们实际上忘记了为什么要说我,但已经在说了。”旁观同学的推波助澜,不仅加剧了小安的沮丧,而且助推了“始作俑者”们的势头,让欺凌越来越失去控制。在失控的恐惧之中,小安隐约感觉到“与同学混熟”的必要:“你不跟他们熟,他们就没有顾忌”。只有与同学们建立起关系,才能避免成为他们随意宣泄自身恶意的靶子。于是,之前不喜交际的小安把自己塑造成“非常开朗”的形象,尽量与每个同学都建立起私人联系。事实证明,这种广泛的私人联系行之有效地减少了“煽风点火”行为:“交情”(即使不是“深交”)的存在也使同学们不愿意得罪小安,虽然多数人不会主动站出来为小安说话,但至少不会轻率地“跟着说”。
广泛的人际网络,还增加了有效“支持者”出现的可能性。起初,小安的社交范围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同质性很强的圈子之内,圈子里的人与小安一样内向而不善交际。这就意味着,小安的朋友们虽然在内心同情和支持小安,但难以对小安的遭遇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一方面,她们自身就处于人际网络的边缘,一旦公开表现出对小安支持,就面临着遭受排斥和孤立的危险;另一方面,她们自身退缩式的处事风格,以及不甚乐观的人际交往基础,都无益于鼓励小安做出任何突破。当小安扩展了自己的人际网络,她的朋友圈子中出现了“人缘比较好”的人。“她(新结交的人)属于人缘比较好的那种,因为她在班里左右逢源,所以大家不在意她跟我交朋友。”这种类型的朋友可以在同学面前不加顾虑地对小安表示友好,这种举动不仅给了小安心理上的支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欺凌者们“三思而后行”。同时,在小安结交的新朋友中,有一位因个性刚强而敢于在小安受欺负时站出来直接与“混混们”对抗,这在给“混混们”造成威慑的同时,也给小安做出了示范,催促小安走出“忍让”模式,开始了对抗与回击。
3.积极争取但不过分依赖权威人物的支持
有学者指出,当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时,一定要及时与父母、老师沟通,以取得其帮助和支持[5]。这一说法与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向学生所惯常宣扬的理念是一致的——有困难,告知老师和家长,他们会给予帮助。在这种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小安积极争取教师和家长的支持,然而最终却意识到,虽然争取权威的支持有时是有效的,但却要避免过分依赖权威的倾向。
教师在制止欺凌行为方面有着多重的局限性,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在小安的班级中,教师处理欺凌行为最常见的做法是: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叫到一起,让各方阐述事情经过。然而“混混们”永远都会否认自己的做法,或将自己的行为避重就轻地称作“闹着玩”。而由于“混混们”的欺凌并未给小安造成任何可见的生理损伤,事情往往因“口说无凭”而不了了之。同时,也是由于不存在可见损伤的缘故,教师没有动机对事件进行深入追究,而只将其作为同学间的“小打小闹”看待。另外,小安觉察到,有一部分教师们实际上很清楚校园欺凌的存在,也会对欺凌行为进行干预。然而这些干预往往止步于表面上的“教师责任”:“他们会简单地制止,看起来像是尽了职责,但没有想更好的办法来帮我。”出于“职责意识”,教师们会对欺凌行为做出反应,却不十分在意自己的干预究竟有没有起到真实的效果。而除了教师之外,小安的家长也难以依靠:“我跟家长说(自己被欺凌的状况),家长就让我告诉老师而已。”以上都使小安意识到,教师、家长等权威人物并不是自己的救世主,自己必须避免对权威抱有过多的幻想。幻想越大,失望就越大,过分依赖权威会加重自身的心理创伤,同时还会错过通过自己的力量抵御欺凌的机会。
虽说如此,争取权威人物的支持有时依然是有效的。一方面,虽然教师在欺凌防治中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但对于“混混们”来说仍然构成一种威慑:每次小安表示要告诉老师,“混混们”就会(至少短暂地)加以收敛;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教师不会在欺凌防治方面做出太多的表示,但愿意整治欺凌问题的教师还是存在的。小安曾遇到一位对言语欺凌深恶痛绝的代课教师,当小安被一位同学骂了脏话时,这位教师狠狠地批评了骂脏话的学生,极大地削弱了欺凌者的气焰。对此,小安总结出:要观察每一位教师的特点,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向愿意帮忙者求助。总的来说,面对欺凌时应当积极寻求权威人物的支持,同时也应放弃让权威力量成为自身避风港的幻想。
4.清醒把握欺凌事件的性质
欺凌作为一种以侮辱人为目的的攻击行为,往往给受欺凌者造成极强的心理冲击,使受欺凌者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有学者综合多项实证研究后指出,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表现出更低的自我价值感、更低的自尊水平和更低的自我效能感[6]。而小安由于对欺凌事件具有清醒的认识,得以最大程度地把负面认知拒之门外,从而在心理层面实现了自我保护,也避免了自身陷入不断遭受欺凌的“恶性循环”。
小安时常提醒自己,受欺凌并不是由于自己不够优秀或犯了错误,而只是因为自己运气欠佳,不小心成为欺凌者们发泄戾气的“靶子”。有问题的人是“混混们”,而绝不是自己。尽管自身内向的性格、忍让的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混混们”的骚扰,但小安坚信“一个人的特点不应当成为她受到欺负的理由”。同时,即使受到再多的侮辱,小安仍然努力保持着积极的自我认识:“我成绩还是比较优秀的,在班里每次都是前十……而且也还是有同学愿意与我交朋友。”欺凌也许会给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不会让生活一败涂地,自己仍然拥有成为一个好学生、结交知心朋友的空间。
这种对欺凌事件的清醒认识,不仅使小安免受“自罪感”的侵扰,而且给了她强烈的摆脱欺凌的底气。小安相信自身遭受欺凌的偶然性,因此愿意积极努力改变现状。小安表示,自己越是因欺凌而自怨自艾,越是会让欺凌者们自诩为“正确”,从而实施更强劲的欺凌。“就算没有人制止,也不能让‘混混们’觉得自己是对的……否则她们会更加过分。”只有保持一个冷静而不失气度的姿态,才有机会摆脱不断受欺凌的“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小安还尝试着客观分析欺凌旁观者以及教师的心态和行为。对于多数同学和教师的“不作为”,小安并不“记仇”,而是报以冷静的理解:同学不帮忙是因为不想得罪“混混们”,老师不干预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这种理性的宽容使得小安远离委屈和仇恨的漩涡。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小安从自身的痛苦经历中获得了一种帮助他人的决心:“如果我遇到人受欺凌,哪怕被全班人孤立也要挺身而出。”自身所遭受的无助转化为改善他人处境的力量,小安在不知不觉中变换了受欺凌经历的性质:从一种莫名其妙的打击,变为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成长资源。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负面经历,受欺凌经历并非不可以作正面的、有利于个体自我保护甚至自我提高的解读。
从小安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学生面对欺凌的一些自我保护策略及其发生作用的机制。第一,在面对欺凌者时,不要一味忍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适度进行反抗。反抗的目的不在于“以暴制暴”,而在于从反抗行为中获得一种主观上的力量感,从而消解欺凌的侮辱性;而一旦这种侮辱性被消解,欺凌者也会对欺凌丧失兴趣。第二,为避免受到欺凌,可在班级中广泛构建人际网络,与更多同学建立私人联系。广泛人际网络的存在,不仅给欺凌者们造成更大的压力,而且也增大了实质性支持者、干预者出现的可能性;同时,与更多同学建立起“私交”,意味着唤起同学更多设身处地的同情,不会被随意地当作释放恶意的靶子,受欺凌时的“煽风点火”者由此减少。第三,遇到校园欺凌时,一方面应积极寻求教师、家长等权威人物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他们的局限性。教师、家长等权威人物对欺凌者有较强的管理权力和威慑能力,寻求他们的支持是走出欺凌漩涡的有效之策。但与此同时,由于教育实践的具体情境往往是极端复杂的,加之欺凌行为自身具有隐蔽性、难以界定性等特征,教师、家长并不能时时刻刻地扮演“保护神”的角色,受欺凌的学生必须对此有所准备,避免将权威人物的庇护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第四,受欺凌的学生应努力对欺凌事件形成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保持积极的自我认知。欺凌容易使被欺凌者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甚至“自罪感”,受欺凌的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欺凌并非自己的过错,以此实现心理层面的自我保护;同时,对欺凌事件的正确把握以及积极的自我认知,还有利于增加解决问题的动机与信心,避免自身陷入不断招致欺凌的恶性循环之中。以上的策略及其作用机制从当事者的个体经历中归纳而出,对欺凌防治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1] 刘文利,魏重政.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怎么做[J].人民教育,2016(11):13-16.
[2] 陈方.“打回去”的狼性教育不该提倡[N].光明日报,2013-05-06(003).
[3] 陈华安.校园语言暴力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5):1-3.
[4] 许明.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J].青年研究,2008(1).
[5] 徐玉斌,郭艳艳.校园欺凌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53-57.
[6] 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校园欺凌治理的跨学科对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