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芦庄实验小学(214000)
我们追求的课堂效率,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可以这样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最重要指标。对照这个标准,前段时间我听了青年教师执教的《登鹳雀楼》一课,颇有感触。
[教学流程]
一、解题,导入
1.图示鹳雀楼,读题。
2.教师简介诗人王之涣。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全诗,指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别读等,教师相机正音。
2.齐读全诗,指导读出节奏。
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先指导理解“白日、依、尽”的意思,再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2.先指导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再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3.连起来说一说全诗的意思。
4.说一说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拓展学习《长歌行》
1.诵读,教师简单讲解诗句意思。
2.说一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教学生字“雀、楼”,书写
这是一节很常态的古诗教学课,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1)学会本课8个生字,书写正确、美观。(2)会读、会背整首古诗,理解诗的意思,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3)拓展学习《长歌行》,熟读成诵,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从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来看,整节课目标明确,既关注了古诗的诵读、理解和背诵,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课,也关注了生字的书写,同时还注重拓展积累。从古诗教学的一般经验来判断,整节课板块清晰,通过学习,学生会读、会背这首古诗,懂得了古诗的意思,了解了诗人的情感,也明白了诗句蕴含的道理,设定的教学目标已经全部达成。基于以上标准,这节课至少可以属于“良好”等级。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不论是教者的目标设定还是学生的获得都重在“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中,我们能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东西呢?笔者在另一个班级做了调查,结果如下:在没有教学新课的情况下,全班37个学生中,会读、会背的有36个,知道古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个道理的有25个,大致理解诗意的有28个。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基础已经接近甚至超出教者预设的目标。如果不加以调整与改变,很多情况下教学时间只是用于学生已知、已会的再重复。
[教学反思]
那么,教学时间到底去了哪里呢?
一、时间都流失在教师的“经验”中
在教学设计时,很多教师凭经验教学,“以往都是这么教的”“大家都是这样教的”,自然而然养成习惯,一些环节的设计似乎就必不可少,不可改变了。像第一环节“简介背景”,这是教师们进行古诗教学的第一步,对于学生理解古诗、感悟诗情确实有着重要作用。执教老师正是意识到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介绍王之涣的生平、创作背景、诗作特点等,内容达250字之多,全面翔实。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么多内容若仅靠教师口头讲一遍,大多数学生只能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资料补充的量虽然大但能吸收的却少之又少,结果导致“老师辛辛苦苦地讲,学生不明不白地听”,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再如诵读环节,在本节课中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诵读,总共用时8分钟。之所以这样设计,也是缘于古诗教学的一般经验——古诗教学需书声琅琅。其实对于本首诗,学生们早已会读、会背,课上只需对古诗的朗读方法简单指导,读出古诗的韵味即可。而且古诗的诵读,完全可以分散在各个环节,理解、感悟、总结、背诵时都可以大声诵读,每一遍诵读都有其目的也有其作用,有的是加深理解,有的是感悟诗情,有的是读出韵味,完全服务于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标。只要合理安排,既有趣又有效。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反复诵读,学生的知识、能力均未见提升,从有效性的角度来看也是对教学时间的浪费。
二、时间都消耗在以往的“规律”里
古诗教学中,理解诗句意思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样的重难点,教师往往会逐字逐句,重锤重敲。很多时候教师更关注的是把诗句意思说准确,而非说具体、说生动。殊不知很多诗句中,有些字并没有具体的意思。就如本诗中“白日依山尽”中的“尽”字,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完,没有”。如果学生带着这样的理解去说整句诗的意思是怎么也说不通顺的。在诗中,更形象的理解应该是“下山了,完全看不见了”。再如“欲穷”二字,“欲”是“想要”的意思,“穷”是“尽”的意思。这后两句连起来理解还行,但非要先让学生说出“欲”和“穷”的意思,自然会在课堂中出现启而不发以致时间耗费的情况。由此可见,若把时间放在学生已知、已会的环节,或者不论已知、已会还是不知、不会均平均用时,从教学的有效性来分析,还是不科学的。
在相同的时间内,教学目标达成的容量、程度、效果是教学效率的最直接体现。那么课堂教学效率的着力点到底在何处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明确提到了“语文素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会上,陈先云主任提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清单”,即“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这些素养的形成并不仅仅靠语文课堂简单的时间累积。纵观不少语文课,形式虽然多样,呈现方式也比较热闹,但根本性的效率问题却始终存在。在语文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标准。“教什么”即教学目标,关乎整节课的任务和方向,也直接指向学生的所得,设定时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怎么教”,重在方法和技巧,要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精准安排,讲究效率。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对每一环节的精心设计,将效率直指核心素养,提高教学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微调:(1)学会本课8个生字,书写正确、美观。(2)会读、会背整首古诗,能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初步理解诗句意思,能从诗句中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3)拓展学习《长歌行》,熟读成诵,能大致理解诗意,初步明白“珍惜时间”的道理。(4)初步学会正确运用“更上一层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名句鼓励或劝说他人。调整后的目标不仅关注了知识与技能,更指向过程与方法。
[教学策略]
为达成以上目标,我们在教学时做了以下的处理。
一、尊重学习起点,让每一环节的目标更精准
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由一个个教学环节逐步落实的,教学也要讲究水到渠成。这就要求每一环节的目标要更精准,“水”若涌向同一个方向,到时自然“渠成”。学生的思维有其连贯性,教者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思考和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同样的环节,目标指向不同,采取的方法也就不同,效率自然也不一样。就如刚才讲的第一个环节“简介背景”,教者要意识到这一环节也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我就给学生做了这样的介绍:“今天老师先带大家认识一个著名景点(图示鹳雀楼)。这是一座楼,因常有鹳鸟、麻雀在此栖息筑巢,故得名“鹳雀楼”(同时正音“鹳、雀”。初步正形“雀”:“瞧,这个字可有趣了,‘小’字头,下面的‘隹’表示鸟,‘雀’就是一种小鸟。”)鹳雀楼在黄河边上,滚滚的黄河水在楼下奔腾而过。站在楼上远眺,对面的群山连绵起伏,景色蔚为壮观。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登楼赏景,提笔作诗。一天傍晚,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所见所思令他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题目就是《登鹳雀楼》。”这样的改变,虽然字数并未减少,但结合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地介绍了鹳雀楼名称的来历、地理位置以及诗人的写作背景,为后文理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埋下了伏笔。同时还对二会字“颧、雀”正音,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了四会字“雀”的字形。依然是古诗教学中最常见的“简介背景”环节,但当教者能统筹思考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准设计每一环节的目标,让“简介背景”也承担起识记生字、理解诗意、感悟诗境的任务时,对于整堂课要突破的理解诗境、感悟诗情这样的难点就会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找准生长基点,让每一环节的安排更合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者要有目的地整合教材内容,将积累渗透到每一天的语文学习中。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会逐渐丰厚。就像本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多,鉴于本首诗借物喻理的特点,整合本册教材《练习六》中的“读读背背”部分,将《长歌行》一诗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内容。对于这首诗,学生也是熟读成诵,但半知不解的。因为是拓展内容,对于理解的要求定位为“大致”,对于诗句中蕴含的“珍惜时间”的道理定位为“初步”。我让学生读读诗,背背诗,以“这首小诗里,后两句特别有名,你知道大致意思吗?”来唤醒学生的已知,再以“诗人怎么会想到这个道理呢?读读前两句,想一想诗人看到了什么?”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必要时我再做适当的讲解。教学完两首小诗后,安排运用环节,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刚刚学过的诗句鼓励或者劝说他人。这样的拓展环节整合文本内容,能让学生在同体裁古诗的学习中初步感悟喻理诗的一般特点。同时,运用环节是对学生所学新知的再消化、再巩固。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内容、环节的调整,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将效率指向了素养的提升,学生的所得一下子丰富了许多。
三、理性面对难点,让每一环节的指向更明确
相对而言,在整节课的教学环节中,“理解与感悟”环节是难点。这个环节如何安排是关乎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应“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里不仅提出了理解的要求,也明确了理解的方法。中华民族的古诗文流传千年,言简意深,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很难准确生动地说出诗句的意思。这就需要教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理解程度,为他们创设理解想象的空间,遇到难点当讲则讲,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在诵读中感受到语言的优美。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字—词—句”的思路来理解诗意,但这样的方法关注的是“理解准确”。如何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呢?我们要尊重诗文融情于景、寓理于事的特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所见—所思”的基本思路,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这首诗的第一、第二句写“所见”,让学生读读诗句,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中写了哪些景物,再连起来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后两句写“所思”: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得远)读读后两句诗,猜猜哪个词是说看得远的?(“目”是看的意思,“千里目”,就是看千里。千里,多远啊!)要想看得远,就要更上一层楼。想一想“欲”是什么意思呢?(想要)谁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看似简单,实则说明了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引领着学生的“学”,看似牵得紧,但仔细分析,学生的所得都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产生的。他们学着把句子的意思说通顺、说具体,诗句中隐藏着的情感也在理解的过程中初步触摸到了。久而久之,他们也会逐步形成理解诗意的基本思维方式。所以,理解诗意是所有古诗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者更要关注的是理解的过程和理解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理解结果的正确,要在过程与方法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样是40分钟的教学,教者调整了目标与环节,关注了方法与过程,课堂效率自然指向了诵读、想象、理解、表达、积累等基本素养。若每一天、每一节课的语文学习都能这样思考与设计,将效率指向核心素养,那么,在此过程中的进步与受益必定会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日渐提升中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