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让语文教学更高效

2018-02-26 23:08江苏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2264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5期
关键词:课文探究课堂

江苏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2264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形态由“师本课堂”转变为“生本课堂”。在生本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呢?语文课堂树立三“要”意识,即教师要有童心童趣、学生要会质疑提问、课堂要书声琅琅。怎样在这三方面做足文章呢?

一、教师要有童心童趣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大任务。机械地抄写记忆仍是很多教师屡试不爽的教学法宝。有的教师甚至理直气壮地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方法耗时低效,而且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我虽然不敢苟同这一做法,但也苦于没有好办法,顶多也就注意让学生多观察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强调部首笔画,哪一笔要怎么写,不能怎么写。这样教学,连自己都觉得枯燥乏味,学生更是听得厌烦,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怎样让学生乐于学习,牢固掌握识字方法呢?一次听同事的教研课,我茅塞顿开。她在教“奶”字时,亲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要拄个拐杖。”这种充满亲情之爱的教学,把本来死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钻进了孩子的脑海里。我受到很大的启发:知识虽然是没有情感的,但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和智慧来让学生感受知识的温度。面对小学生,教师要以儿童的视角、用符合儿童的思维来授课。只有充满儿童味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课堂。在教学“兽”字时,我再三强调下面是“口”字不是“日”字,学生还是错误百出。再教学这个生字时,我提醒学生说:“狮子、老虎这些凶猛的野兽都有一张血盆大‘口’。”事实证明,这样引导效果好了很多。愈是形象的东西,就愈能带给学生刻骨铭心的印象,使学生真正记得住、用得上、带得走,真正学会。

阅读教学更是如此。教学《夕阳真美》时,在导入环节,教师绘声绘色地说:“夕阳多像个顽皮的孩子呀,它把五彩的颜料泼洒在天空,多么美丽呀!”这比干巴巴地告诉学生“夕阳真美,它有很多种颜色”更有吸引力、感染力!

二、学生要会质疑提问

“疑为学之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指导学生学会提问,这是生本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在平时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预习时把自己读课文产生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刚开始训练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如,读了《郑成功》后,有的学生问:“郑成功还有哪些故事?”读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问:“波兰为什么会遭到欧洲列强的侵略?”可见,质疑问难是需要指导的。我告诉学生提问要紧扣文本,要体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要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质疑。

1.课题告诉我们什么,能不能换成其他,为什么?

2.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写?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3.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详略怎么安排的?怎么遣词造句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写作特色?

4.关注首尾段落(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句子),中心(关键)句等。

在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时,我欣喜地发现一个学生在预习中抓住了结尾点明主旨的句子“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提出问题:“课文怎样表现船长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这个问题好不好呢?”因为本班的学生基础很差,因此我组织他们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我启发学生品读课文中描写主人公的语言和行动的细节。他们终于发现,课文讲述船长组织自救的故事就是要表现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可贵品质,同时,也理解了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好问题。

通过反复实践,学生渐渐地掌握了提问的方法,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学生学会提问,有下面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让学生好好读课文,把课文读到脑子里、记到心里去,真正落实有效“先学”的要求;二是很好地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对课文的困惑到底在哪里,便于及时地调整教学案,使“后教”更有针对性;三是质疑提问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途径,同时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课堂要书声琅琅

诵读,是最传统的,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离开了学生实实在在的读,教师分析讲解得再精彩也是空中楼阁。苏轼说得好:“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当然,多读不是简单重复的读,而是有目标要求的,要从读正确开始,到读得流利、有感情。“正确”,就是用普通话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唱读,不回读;“流利”就是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速度接近于说话,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感情”,就是要读出重音,注意停顿、语调、速度和节奏,读得生动感人。最近,我听了如皋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朱爱华执教的《如梦令》一课,对课文朗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朱老师在这节课上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每次朗读都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师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有的放矢的朗读指导下,学生读出了诗味,悟出了诗情。下面是她课堂教学的过程。

活动一:反复吟诵,感知音律美。

自主学习:读准生字和多音字,流利读词。

小组合作:一是小组互查自读情况;二是组内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读。

展示交流:多种形式展示读,努力读出词的音律美。

展示环节:主要展示学生朗读成果。朱老师多次让学生个别读、小组齐读并及时评价指导。在学生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朱老师重点指导了学生按平仄读,强调平声应适当读长些,仄声两两相连读短些。

活动二:品读字词,体会情趣美。

自主学习:一是读课文说大意,二是用几个词表达作者的心理感受。

小组合作:一是互说词意,二是选择字词用得巧妙的地方进行探究。

交流展示:一是学生讲述自己对词意的理解,二是交流字词探究的结果。

展示环节:主要展示学生对词意和字词的探究成果。朱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玩乐情景,边读边咀嚼字词的丰厚内涵。如,“兴尽”中的“兴”字,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读出了“游兴”“酒兴”和“诗兴”,边读边体味词人的心理感受。学生不仅读出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追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还读出了整首词的情感层次和情绪变化。一遍一遍的诵读,学生读出了丰富感情,读进了诗人内心,读懂了独特的写法。这首仅有三十三个字,浅显直白的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它读成了一幅画、一首动听的歌、一支曼妙的舞蹈、一篇精彩的散文,读出了丰厚的内涵、丰满的情景,读会了写作技巧,更读懂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不能不使人击节称快。

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细细品味朱校长的这节课,没有半点儿强塞硬灌的痕迹,有的是以读促思,以读会意,以读启悟,在书声琅琅中一切都水到渠成。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应该是生本课堂的要义。总之,为了学生,我们要深入其“心”;尊重学生,我们要关注其“问”;依靠学生,我们要引领其“读”!

猜你喜欢
课文探究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