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婕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4)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的对外政治传播发展到了新阶段。政党政治的对外传播已成为我国外宣工作的新常态、新热点,如何借助媒体有效传播政治思想及主张,通过全方位、全媒体的对外政治传播,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东方大国形象,已成为我国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对外报道实践是对我国国际新闻传播能力的一次检验,同时也是中国特色政治传播和对外政治传播向国际化方向探索的有益尝试,其在理念与实践上的国际化创新成为我国对外传播中的新亮点。
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对外政治传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代环境,但其发展也取决于一国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只有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积极构建有利于政治信息传播的“软环境”,才能促进对外政治传播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在对外报道过程中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凭借更加透明的政治信息开放环境赢得了各国媒体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党的十九大期间,梅地亚新闻中心驻地设置了170个工位,准备了4万多份不同版本的资料图书供记者使用,成为各国记者重要的信息源和服务站。新闻中心还设置了境内记者、港澳台记者、外国记者等不同的服务工作组,利用新闻发布厅、个别采访室、广播电视信号服务室、网络服务室、图片服务室、医疗服务室和开通微信公众号、融媒体访谈室、党代表通道等为记者提供更便捷的采访渠道和更多近距离接触党的十九大政治信息的机会。
1388名外媒记者分25条采访线路参观中国新地标;代表团媒体开放日至少留出30分钟供记者提问,并百分百予以回答……党的十九大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热情欢迎外国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主动回应世界关切的问题,让世界共同参与这一中国的政治大事件,共同见证中国的态度与发展,为更好地传播中国观点和主张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来自港澳台和134个国家的1818名境外记者采访报道了党的十九大,比党的十八大增长了6.7%,参与报道的国家遍布世界五大洲,比党的十八大召开时增加了19.6%,境外记者人数创历次党代会新高,这标志着我国对外政治传播信息渠道的进一步拓宽,“软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是我国对外政治传播的一大进步。
政治形象传播是指政治主体通过多通道、多媒体、多符号传播自己的良好形象,以推动政治活动过程,影响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1]随着现代政治的发展,政治形象传播已成为现代政治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政治人物形象的好坏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地区、团体的总体形象,国家领导人是一国国家形象的缩影,其形象传播对政治传播的开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新时代的领路人和掌舵者,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关注,他所提出的发展观、安全观、文明交流观等系列创新理念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世界。波士顿大学中国政治专家约瑟夫·菲尤史密斯说:“他似乎的确拥有迅速开始行动并创新的个性和政治能力。”但更多媒体表示还要“等等看”。[2]在外媒关于党的十九大报道中,最为关注的仍然是政治议题,其中人事安排是重点。[3]因此,突出传播国家领导人立体鲜活的平民化形象,更有助于我国政治人物公共形象的塑造和国家形象的立体传播。
党的十九大对外宣传报道中,多家媒体着力在领导人报道上下功夫。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向大会作了3.2万字的报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汉语普通话、英语、俄语等3种语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及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新闻、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等8个频道都对习近平的报告进行了现场直播,在长达3个小时的报告过程中,习近平声音洪亮、一气呵成、“金句”频出、“干货”满满,报道突出展示了他精力充沛、头脑清醒、稳健自信的个人形象、个人魅力和政治才能。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我国还与美国探索频道联合出品电视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通过国际主流媒体系统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人民网专门开设领导人活动报道专页,对习近平进行全面细致的报道。这些都是对我国国家政治人物形象的有效传播,对推动我国政治传播的有效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外受众语言体系存在差异,政治思维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对外政治传播面对更多的是国外受众,如果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官方色彩太浓厚,过于僵硬刻板,就会使海外受众缺乏亲近感,从而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要求在对外政治传播过程中善于找准中国与世界相联系的点,用外国受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讲述,与国际接轨,消除国外受众在语言理解上的障碍,通过构建“融通中外”的政治话语体系更好地提高受众对政治信息的接受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包含了众多世界性元素,如习近平提出的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中国特色全球治理等。报告被翻译成10种外语,首次专门邀请了来自英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地的9位外籍语言专家参与外文版本的翻译校对工作,主要负责英、法、俄、德、西班牙、阿拉伯、葡萄牙、老挝等外文译本的核稿和润色,以提高报告外文翻译质量,增强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国际传播效果。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次邀请外籍专家参与报告翻译工作。在过去的政治信息对外传播过程中,我国就极易出现“翻译”问题,由于“中国式英语”不符合国际话语习惯,因而造成传受双方话语隔阂,严重阻碍了外国受众的信息接收。例如,我国对“民主”的阐释是“人民当家作主”,主流媒体普遍将其译为“the position of the people as masters of the country”,但国际上并没有这种说法,这就使外国受众容易产生误读和理解偏差。如果能适应国外话语体系,将其按“民主”意思译为“rule of the people”,就能更好地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
邀请外籍语言专家参与报告翻译工作体现了我国对外政治传播对国际话语体系构建的高度重视。这种“融通中外”的话语表达方式不仅高效地表达了党和政府的政治观点,同时也使传播过程更具有感情、节奏和感染力,成功实现了将生硬的“政治宣传”变为更加灵活的“政治沟通”。
通过对党的十九大对外报道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及主流媒体都在向国际化方向努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应对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开放和加强组织信息的国际传播,营造更加有利于对外政治传播的“软环境”,并积极借助政治人物推动政治形象的传播,通过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更好地传递中国的政治信息及政治理念。这种国际化实践使我国的对外传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特征,也为增强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对外政治传播的品质和效果、进一步塑造大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1]张晓峰,赵鸿燕.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226,88-89.
[2]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D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117/c64094-29651352-2.html,2017-11-17.
[3]王沛楠,谢张天.十九大议题的国际舆情分析[J].对外传播,2017(7):56-57.
[4]荆学民.国际政治传播中政治文明的共振机制及中国战略[J].国际新闻界,2015(8):56-58.
[5]郎劲松,侯月娟,唐冉.新媒体语境下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塑造[J].现代传播,2013(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