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祖,高晓杰
(1.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 100082)
2017年7月3-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自会议发出预通知至论坛召开,组委会共收到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交的参会论文400余篇、博士生论文100余篇,精选编辑出版了《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上下)和《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201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三大本1600余页[1]。与会论文紧密围绕主题,从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本质问题入手,主要就“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协调发展、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教学能力发展等议题及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推进情况,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文基于会议论文集文本,结合大会主旨报告,就最新研究实践进展作综述分析。
以“双一流”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举措,也是各省各高校提升质量、培育生长点的重要抓手。自“双一流”推出以来,围绕这一问题,高教界、学界产生了持续的兴趣。对于如何建设“双一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长吴岩教授指出,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要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针、以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为依据、以高等教育重点工作为任务。[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认为培养优秀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根本,中国特色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基础。[3]扬州大学崔乃文博士认为通过组织创新来适应和推动学术知识的重大演变,是不同组织类型世界一流大学生成机制的共同逻辑。鲁东大学徐娟博士则从制度思维视角分析了“双一流”建设的应然举措。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基本使命之一,一流大学不仅传承、孕育一流文化,创建一流大学更需要一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也明确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所以,大学文化能力和文化资本建设也是“双一流”创建的应有之义。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王彬博士、崔玉平教授认为文化资本是建设一流大学最为核心的资本,文化资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流大学建设水平。西安财经学院陈晓莉教授等认为,应重新梳理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探索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曲靖师范学院副教授王飞认为应从文化生产、组织、融汇、输出等能力维度思考一流大学创建。
“一流”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称之为“一流”,除了定性分析外,也有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定量考察。如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张墨涵、杭州师范大学季诚钧教授认为可以从定量(各类排行榜定量的排名情况)与定性(具有一流大学与学科的精神气质与风貌)两个维度衡量“双一流”。唐山师范学院冯用军副教授借鉴国内外大学水平评估的有益经验和成熟做法,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水准和世界眼光、国际视野的“双一流”战略评估标准。西安交通大学彭正霞博士则以美国世界一流大学为标杆,具体分析了我国C9高校在科研产出质量、科研影响力水平等层面的差距。
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灵魂,是“双一流”的基础和基本特征。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教授分析了新时期一流大学卓越本科生培养的显著特征:以学科为基础,以宽口径、厚基础、长周期、重个性、求创新为特征,符合高教基本规律、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则从国际视野反观中国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大学的本质功能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核心是回归课堂教学,必须用教育技术倒逼教学中的惯性。[4]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自第十三届国际论坛以来,“高等教育现代化”已连续六届成为不变的核心议题,受到专家学者的持续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瞿振元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若干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是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核心问题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核心理念是彰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破解难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发展愿景、发展道路、发展动力三个重点问题。[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院士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信息化改革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基本途径。[6]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确保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创建一流大学的组织条件和制度前提。李元元校长指出,高校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任务的落实,以综合改革为途径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教授指出,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体现中国特色、回归学术本位、实现民主管理和依法治理是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理路和应然之径。普及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须率先达成的基本目标。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等分析了普及化趋势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认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高等教育发展局面已被打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呈现两极化愈益明显、普及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且普及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特点。
建设“双一流”,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世界各国、各地区有着不同的经验和做法。对此,不少学者或进行了实证研究,或开展了比较分析。如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大学约翰·丹尼斯教授,以英国罗素大学联盟为例分析了英国一流大学如何支持和推动学术研究[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研究员王报平分析了第三方组织对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影响;西北工业大学袁云博士等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关键特质、重要表征与整体水平、实力;江苏大学副教授王宝玺剖析了亚洲代表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韩国成均馆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高长完教授分析了韩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做法[8];兰州大学包水梅副教授分析了台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性质、取向、方案、模式与杠杆;武汉大学副教授王碧云等、济南大学杨尊伟博士研究了斯坦福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等。这些研究对我国创建“双一流”和高等教育现代化均有一定的启示和鉴戒价值。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仅是缩小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抓手,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瞿振元教授指出,我们关注教育公平,过去或者现在比较多的是关注数量的公平,但正在向着质量公平的方向发展。就内容而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既包括缩小地区间在高校设置、财政投入、教育质量、办学条件、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区域间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协调布局,也包括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统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发展,还包括结合自身定位和社会需求,协调高校内部不同学院、系所和学科间的发展,实现特色发展和整体提升。所以,这一问题既涉及到高等教育整体布局、协调发展的政策制订,也与高校内部改革和治理密不可分。
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首先关涉到高等教育结构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六生等认为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的价值,一定是把“客体”与“主体”联系起来考虑,在“客体”与“主体”之间保持一种张力,实现工具价值、平衡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从表面来看,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体现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但更深层则表现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辽宁师范大学林杰博士认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总体偏少,应从加强和完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发展高水平民办高等教育、倡导和鼓励高水平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大力提升专业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中,政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质量欠佳、办学效益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郑州大学别荣海教授等从元治理理论出发,认为政府既要减少对高校的行政干预,又要注重发挥政府“协调者”“平衡器”的作用。
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学者最为关注的话题。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我国不同区域之间、东西部之间、省市之间的高等教育存在着较为普遍且严重的不均衡。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教授等指出,为提升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中西部地方高校在“双一流”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应“抱团取暖”。河南大学宋伟教授等认为国家应尽快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布局直属高校,以统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域协调布局。江西师范大学赵永辉副教授则研究设计了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行政与财政两种调节机制。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省域呼吁给予落后地区更多支持,而较强的省份则强调省级统筹,加快建设高教强省。如湖北经济学院副校长陈向军教授等从高教规模、结构、服务社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保障条件等五个方面分析评价湖北省与高教强省的差距,并由此构建高教强省评价指标体系。湖南省教科院盛正发教授分析了湖南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现状问题及系统生态要素失衡的原因,提供了促进高教生态系统平衡演进的对策。
推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统筹兼顾不同类型、层次高校,最终都必须通过高校内部建设,以重点突破完成整体提升,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推进。对此,不少高校领导、学者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了探讨。如新乡学院校长刘兴友教授探讨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内生动力核心要素建设,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理事长、党委书记黄宏伟教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路径的研究,无锡太湖学院董事长金秋萍对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的研究,攀枝花学院张春教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刘建铭教授、南昌航空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陈爱生所长、长江师范学院刘筱副教授等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研究与思考等。
学科专业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承载了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论文集主要就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优化调整的方向、国外学科建设的经验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指出,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是衡量高校学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高校的办学要特别关注学科专业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要自觉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贴紧靠实。[9]但是,当前我国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江西师范大学刘小强教授认为在国家学科制度下,受功利主义驱动的一流学科建设变成了资源建设、学术指标建设和学术“山头”建设;河南科技大学田虎伟教授则认为地方高校在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存在着三大问题:专业招生计划中的“一刀切”现象、新增专业论证不足、替换或撤销专业的前期准备和后续工作安排不足等;广东白云学院曹叔亮副研究员则从结构设计、物理环境、文化或精神环境变迁、基因功能等层面解析了大学学科制度存在的缺陷。
如何解决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学者们或从理论视角,或结合具体学科专业,进行了探讨。理论层面,如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教授指出,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学科组织,通过提高学科的组织化水平,提升学科在知识发现、整合、传递和应用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产出效率。[10]中国人民大学李立国教授认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的主要规则是服务需求导向而非纯粹学术导向,遵循的是社会需求逻辑而非学术学科逻辑;既要支持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又要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也有不少学者结合具体学科专业课程探讨其建设,如重庆交通大学高教所所长彭秀芳研究了国内主要交通行业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湖北师范大学胡天佑博士分析了应用技术型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等。
“新工科”作为理工科建设调整的重要方向,受到教育界积极关注。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教授指出,发展“新工科”是经济社会时代发展所趋,是国家发展战略现实所需,也是高校自身发展使命所求;高校应以适应、引领、交叉、错位为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1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夏建国教授等从现代性的反思性介入、分类指导与学校自主探索、工程学科重构、工程教育综合改革等层面对“新工科”进行了解读,并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厦门大学博士生李志鸿认为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应结合自身定位目标,坚持四个基本逻辑。
学科评估评价作为检验学科建设发展的有效手段,具有导向、鉴定、改进、激励和管理功能。对此,有学者开展了理论研究,如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国平研究员引入价值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高校学科建设绩效价值评估模型,西安财经学院李丽辉教授构建了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洛阳师范学院孟凡芹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曲鑫建博士探究了地方院校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体系的建模策略。也有学者基于某区域、某学科开展了实证研究,如苏州大学教科院博士生李凤玮、院长周川教授分析了江苏高校“一流学科”的基本状况,认为江苏高校存在着学科强弱参差不齐、校际差别较大、区域分布不均衡等特点,建议全省统筹规划、分类建设,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注重协同创新。另外,四川文理学院王成端教授等研究了四川省区域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吉林省教育科学院赵淑梅研究员分析了吉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协调发展的匹配度等。还有学者对学科评估自身作了研究,如云南师范大学张睦楚博士分析了我国学科评估的正、负向功能。
国外学科专业设置和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也是学者比较关注的话题。如河南大学孟艳副教授、长江师范学院白强博士分别研究了世界一流学科的生成逻辑与建设路径,武汉理工大学马廷奇教授等研究了麻省理工学院学科建设机制及其保障体系,河南科技大学王艳丽比较了英美两国学科专业设置标准和保障机制等。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职能,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与存在价值;高等教育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杜玉波会长指出,当前我国人才的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亟待超前谋划培养。对此,高校需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与理念研究层面,成都学院副校长唐毅谦等认为在高校分类体系建设下,地方本科院校应从教育教学体系、个性化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效等方面强化高素质人才培养。西南大学副教授邓磊则认为中国大学需要在教育理念、评价标准和知识观念上完成嬗变,在体系建构、教学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主动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更多的学者则从不同层面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研究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进策略[12],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黄明东教授等关注了“中国标准”的“全球精英”人才培养创新,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德敏教授等分析了科教融合促进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湖南师范大学高晓清教授探究了基于“高深学问”的大学创新与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华南师范大学陈先哲副研究员则研究了杰出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在实践层面,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介绍了南京大学在10年教学改革探索中建立起的“三三制”本科培养模式、“二三三”硕士培养模式、“四三三”博士培养模式和“五四三”双创人才培养模式;[13]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院士分享了北京大学开展的博雅人才培养、学科大类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多模式、多层次跨学科培养探索[14];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分析了本校构建四类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吴小林、西安工业大学副校长赵红星、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校长周如金等分别介绍了本校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也有学者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问题作了研究,如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林光彬教授探讨了我国博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唐卫民教授等分析了英国杜伦大学教育硕士的培养条件、培养过程、培养成效方面的具体质量保障措施;西南大学毋改霞博士、易连云教授等从学术研究取向视角分析了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问题等。
立足于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改革片面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目的。厦门大学别敦荣教授等研究了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进展,指出通识教育的地位显著提高、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组织与管理机制得到加强,但存在理念陈旧、视野狭窄、就通识教育看待通识教育等问题。武汉大学教科院冯惠敏教授等则考察了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六种模式:通选课模式、核心课程模式、大类培养模式、书院制通识教育模式、经典阅读通识教育模式和隐性课程通识教育模式,指出中国大学不能盲目照搬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必须结合自己的特点,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南京大学王世岳博士分析了德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认为德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走过了作为政治教育和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标志的两个阶段,但难以为德国大学真正容纳。同样,通识教育之路在中国也未形成主流,正如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所说,国内大学10年来的人才培养改革整体上并未改变过于强调专业化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任重而道远。
教师水平决定大学水平,教师是建设高教强国的核心力量,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教学能力难以应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为此,要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理念,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发现、引进、培养、使用优秀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15]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首先应研究素质和能力的构成要素。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所长阎光才教授指出教师综合素养与能力所涉及的相关核心要素大致有三个维度:学科知识与能力,学科教学方法与过程知识,社会与文化多样性理解能力;认为实现高校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除重视基本素质与能力外,还应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呵护教师职业良心、重视合理回报制度的建构和资源保障条件的建设。[16]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闫建璋教授认为教学、读书、研究是大学教师成长的有效路径,三者互相依存、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武汉理工大学教科院副院长李志峰教授等基于嵌入理论视域,构建了高校教师工程技术能力的四维——教师个体认知、学生工程素质、院校工程技术教育目标与社会工程技术需求——解释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蒋馨岚教授认为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应由教师专业知识、教学策略与管理、教师特质与职业道德、教学研究与创新四个维度32个教学能力要素构成。
关于教师队伍和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方面,武汉大学高教所所长黄建军教授等认为“双一流”高校师资建设中出现了先师资后学校和学科、重“引进”轻“培育”、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建议从构建中国特色评价指标体系、改进师资建设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学科素养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改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鲍威等研究了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认为二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是冲突还是互补,应辩证看待。电子科技大学沈华教授等分析了西部高校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认为偏重应用价值、忽视人才结构均衡,建议坚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多国化”引进策略,注重引进具有多元化海外背景和工作经验者。江南大学副研究员周萍等调研了苏南地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认为其总体状况良好,但教学学术理念尚待形成、组织支持力度急需加强,建议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开展教学研究指导。曲阜师范大学孙丽芝博士认为重构教学文化、改革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完善大学教学学术自主发展制度、构建教学学术制度等是破解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悖论的有效途径。另外,湖南省教科院高教所研究了中部省份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肇庆学院陈锡坚研究员从大学创新、学术生态环境、课程建设和开放办学等方面阐述了大学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闫智勇等从建制、课程与教学范式、选聘与评价、师生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应用型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高校在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如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教授分享了本校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平台、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学生考核评价、拓展教师教学能力途径等方面的努力;国防科技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研究员范玉芳等介绍了本校改革新任教师入职培训模式、增强实践导向的探索;西南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远均博士等分析了本校以“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发展“生态圈”的工作实践等。
国外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方面的经验与实践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对此也有学者给予了关注。如约翰·丹尼斯教授介绍了英国高校支持和推动学术研究的经验与实践;宁波大学陈柏华教授分析了芬兰研究取向的教师教育的录取机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评价体系;厦门大学副教授吴薇分析了德国高校教学研究会(DGHD)的发展目标、机构设置、服务内容和实施方式等。也有学者研究了国外高校教师的评价问题,如海军工程大学训练部部长李安教授等关注了美军院校学员能力素质评价体系;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熊岚解读了美国大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的改革;中央民族大学陈志伟博士分析了德国高校教师整体化职称制度经验等。
综上,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是2012年以来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核心议题——“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延续和深化,所设计的讨论议题——高校·学科·育人——已深入到高等教育最基本、最本源层面;所以,以上对本届国际论坛论文集的文本解读也主要是基于该议题,正因为此尚有一些论文观点难以在本文中作必要的呈现或分析。通过解读,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界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如“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这既加深了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认识,又无疑助推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而其中所反映或暴露出的问题,也要求学界作进一步的关注和研讨。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201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2]吴岩.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4.
[3]罗俊.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思考[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4.
[4]邬大光.国际视野中的本科教育[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4.
[5]翟振元.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7,(7).
[6]李元元.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4.
[7]John Dennis.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leading disciplines in British universities[R].Beijing:China Associ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2017-07-05.
[8]Ko Jang Wan.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Korea:The Road to the World-class University[R].Beijing:China Associ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2017-07-05.
[9]杜玉波.大学办得好不好,看什么拼什么比什么?——在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的致辞[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4.
[10]宣勇.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内在联系[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5.
[11]徐飞.新工科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5.
[12]史静寰.基于CCSS学情调查数据的中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状况研究[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5.
[13]陈骏.做好立德树人大文章[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5.
[14]高松.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5.
[1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7,(5):1-14.
[16]阎光才.关于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升[R].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