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切入点选择的“宜”与“忌”

2018-02-26 13:18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2期
关键词:舍本逐末切入点石榴

江苏张家港市鹿苑小学(215600)

切入点,通俗来讲就是指解决问题最先着手的地方。在语文课堂中,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展开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一目了然,并且能够避免无效因素的干扰,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应把握好语文教学切入点选择上“宜”与“忌”的相关问题。

一、宜开门见山,忌拐弯抹角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采取谈话的方式导入,以拉近学生与教师、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给学生一种故弄玄虚、拐弯抹角之感,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苏教版《拉萨的天空》一课时,有位教师在课堂切入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藏吗?你们听说过布达拉宫吗?”接下来教师又为学生播放了《回到拉萨》这首歌曲……这样教学,看似挺有心意,实质上存有故弄玄虚之嫌,偏离了阅读目标,偏离了教学重点,影响了阅读质量的提升。其实,教师不妨采取开门见山的切入方式:“同学们,你能说说自己家乡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吗?那么你想知道拉萨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样的课堂切入直奔阅读中心,目的明确,有助于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主要就语文课堂中一些教师在切入的时候拐弯抹角、云山雾罩等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切入主张,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中,为高效阅读奠定基础。

二、宜有的放矢,忌离题万里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切入的时候,不分情况,不管对于哪类课文都采取同样的介入方式,以至于有些离题万里。事实上,教师恰如其分、有的放矢地切入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抓住阅读的重点,进而获得对课文的深刻解读。

如在教学苏教版《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有位教师在课堂切入的时候是这样展开的:“同学们,你们玩过切水果游戏吗?谁知道怎样切水果最快?”一听说是游戏,学生们立马来劲了。“我知道,我知道,我玩这个游戏可行的。”“我都玩到xx关了。” “你知道xx关怎样才能闯过吗?”学生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课堂一片混乱。其实,这位教师的本意是想通过切苹果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向横着切苹果的发现上来。孰料,竟适得其反。这都是跟教师的切入不当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的课堂切入有着离题万里、言不达意之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我认为,这节课完全可以从“你知道苹果里有五角星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个角度切入,引领学生展开课堂学习。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切入。这样教学,目的明确,有助于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识。

三、宜纲举目张,忌舍本逐末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有所侧重,从某个角度有效切入,避免舍本逐末,偏离了教学的主要航向,不能真正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服务。

如在教学苏教版《石榴》这篇课文的时候,有位教师是这样切入的:“同学们,你们吃过石榴吗?喜欢吃石榴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石榴》这篇课文。读完课文以后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位教师的切入立马引发了学生的讨论。学生讨论着什么样的石榴好吃、哪儿产的石榴好吃……他们久久沉浸其中,不能把注意力转到正常的学习中来,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我是这样切入的:“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过石榴吗?石榴的颜色、形状、大小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让你来描写见到过的石榴,你会如何描写呢?”在学生述说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我又趁机提出:“那么,在别人的笔下,石榴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描写的石榴与你想象中的石榴有哪些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样切入,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教学价值一目了然,真正提高阅读效率。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主要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舍本逐末的切入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切入要纲举目张,抓住阅读要领。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其他问题的解决就会水到渠成了。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切入点不仅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中,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切入,以真正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舍本逐末切入点石榴
石榴红了
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舍本逐末
石榴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情景整合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