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实验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
高中数学其实主要就是对于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考察以及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而学生想要达到提高,就必须加入到课堂中,认真听课,并且主动积极的去学习,有些老师在上课时会根据课程内容,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例如问题情景模式、生活情景模式或者体验式学习模式,使同学的思维动起来,在不断探索中学习,定会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而且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这几年,这种教学模式受到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喜爱,这个方法也确实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得学生可以巧妙运用知识迁移,还可以从各个方面增加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习的乐趣。例如我们在学习新课时,可以以巧妙运用谚语、歌曲、习俗等等生活中的事例去对应数学知识,让同学们通过具体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相互之间交流沟通,不仅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还让同学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老师应该根据本节课所要讲授的来设计的导入形式,有时候课堂的导入需要简单明了,那么就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导入主要就是老师整合课程内容,选择重要的知识点以及重点的内容或者是新课时的重难点,当同学们看到这些信息时,就会更加认真的听课,了解课程的重要性,也能够粗略的了解课程的知识点,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充满学习的欲望以及探索的精神,使同学们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就像在讲授《弧度制》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就可以采用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直接说明今天学习一种度量角的常用制度,《弧度制》,我们以前学过角度制,那么这两种制度是否有联系呢?两者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为了得到答案,我们需要学习以下知识点:第一,弧度角的概念;第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第三,了解弧度制的弧长公式并能运用解题。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直接点明学习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让同学们更加认真的上课,注意力更加集中。
现在的高中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充满好奇心,喜欢特别的东西,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学生们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精神,在这堂课上,学生们都会非常的积极主动,所以,老师们可以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设计问题悬疑,引起同学们对问题的探索精神,他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课程上,课堂的实效性将会得到提高。通过实践表明,老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设计恰当的教学问题,并且存在悬念,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最终在课堂上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就会让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但是这种设置悬疑的方法,必须满足了解学情,掌控好问题的难度,问题的设计是一环扣一环的,并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基础上,才能够起到好的作用。
不管是学习什么学科,前后课程都会有联系,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之间肯定存在着联系,因此,老师,能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从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引申到新的知识,二者之间存在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也可以让课堂显得连贯,是学生降低对新知识的防备心理,引起兴趣。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还可以引申出新的知识,利于同学们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这就是“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也可以叫做复习导入法,就是在导入新课程内容的前提上,将前后知识的联系阐明,根据学习过的知识引申出新的知识,让学生明白二者联系,也让课程过渡的十分顺畅。例如在学习函数时,之前学习过的函数图像一一画出,再画出所要学习的函数图像,观察函数之间的联系,在引申出为何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函数是这个图像,然后自然的进行对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进行讲述。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在相对熟悉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创建。
高中生虽然长大了,但还是会对好玩的事情充满好奇,所以,老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添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们更感兴趣。根据简单的游戏,既同学们清楚地了解知识点,也引起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讲解指数函数时,我与同学们做了一个撕纸的游戏,我给所有学生发了一张正方形纸片,再请他们与我一起把纸片对折后再撕开,得到两张纸,再对折撕开,得到四张纸,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告诉他们,当我撕到了x次的时候,有y张纸,然后请同学们写出一个方程式,同学们很快就写出了y=2x的方程式,然后我就开始讲述指数方程的概念,特点等等。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很多,并且难度较大,内容抽象,学生们大都不爱学习高中数学,所以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有所下降,所以数学老师更应该创新新的导入方法,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引起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老师有机的结合学情、教情与教学内容,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提高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