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学策略探析

2018-02-26 08:10广东深圳市福田区上沙小学518000陈法英金丽娜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石猴猴王悟空

广东深圳市福田区上沙小学(518000) 陈法英 金丽娜

《猴王出世》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合,略有改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中外名著之旅”,要求是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为了突破这个单元的要求,结合课前导语,我以“一个人、一篇文、一本书”为指向,设置教学环节时,以“奇”为主,了解文中神奇有趣的情节,体会石猴的形象奇,最后以课文为依托,引向原著中的神奇有趣的情节,降低学生对阅读艰涩的白话文原著的恐慌感。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研讨课来谈谈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

一、品读文章细节,感悟人物形象

孙悟空,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学生对他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上课伊始,我以自己喜欢的人物是悟空导入,突出他的神通广大,与众不同,接着让学生观看《12大圣视频合辑》,用一个词语形容他,学生说出了“勇敢无畏、法力无边、嫉恶如仇”等词语,我顺势导入:“是的,悟空是我们很多人心中的古代男神,今天我们就寻本追源,去看看悟空最初的模样。”这个环节,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悟空形象的多样化。学生们在分享的时候,通过石猴的出身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感受到他身上的仙气与灵气;通过“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一句子体会到石猴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体会到他身上的猴性;通过“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这个句子中的动作体会到石猴的勇敢、细心,特别是从“瞑目蹲身”中,学生感受到了石猴的害怕,因为他不知跳进去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最终他还是跳进去了,这种徘徊、挣扎和勇敢,使他有了人性。从石猴的“我进去!我进去!”和“大造化!大造化!”可以看出他的猴急。从“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可以看出石猴的坦率和心计。一个又一个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石猴身上猴性和人性的巧妙融合,从而赋予石猴无穷的魅力。

二、创意再现情节,展现奇趣之处

这篇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第一段写石猴出世及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第二、三自然段写石猴勇探水帘洞,第四自然段写石猴被拥戴为王。课前我就把探究目标“文中有许多神奇有趣之处,你发现了吗?请找出你觉得神奇或有趣的一个片段,仔细反复品读,想想它奇在哪里,趣在哪里?你会如何创意重现这一奇趣之处?(比如趣味朗读、讲故事、解说、表演等)”发给学生。学生在做预习时,就根据目标针对自己觉得神奇有趣的地方,做好批注,认真准备好自己创意再现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时则看谁更有创意,从而展现给大家看。这节课有三个小组上台分享,红星组分享的是第一自然段,通过拍手读的方式体现语言奇,通过画画解说的方式体现环境奇。这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让学生觉得原来白话文这么好玩。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画面,再配以解说,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谐组创意再现的是第二三自然段,方式是表演,抓住文中石猴“瞑、蹲、纵、跳、定”等词语,体现石猴的勇敢、细心。团结组用表演的方式再现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这个小组紧扣石猴的语言,通过其他猴子的表现,突出其智慧和领导力。和谐组和团结组这两个小组创意再现时展现的都是人物奇。在这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的创意再现的过程中,学生们完成了对文中神奇有趣的内容的理解,轻松而有趣,为学生阅读原著奠定基础。

三、勾连原著点评,激发阅读兴趣

无论是感悟人物形象还是创意再现文本中神奇有趣的内容,都是为学生在文本和原著中搭起一座桥梁,透过课文这扇窗,看见原著的精彩与魅力所在,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这节课,红星组拍手读后,我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句子“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朝游峰洞之中”的三个分号内容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多次读和点拨,学生发现这些句子对仗工整,富有节奏和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出示原文中的一段话:“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帓;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通过自由读、全班拍手读,让学生从原著中感受语言之趣。同时辅以“阅读分享”这个环节,让班上一个读过《西游记》的学生做阅读分享,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原著中神奇有趣的内容,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其他学生也能克服阅读原著的恐惧。在此基础上,我汇集不同的电视剧和影视作品,引出“这些影视剧好不好看,原著说了算”的观点,让学生明白只有去亲近原著,关注原著,才能品到原汁原味的《西游记》。接着引出名家对《西游记》的评价,如清代张书坤的“五奇”:“《西游记》是一部奇书。环境皆奇地,人物皆奇人,故事皆奇事,时空皆奇想,书中的诗词歌赋,学贯天人,文绝地记,左右回环,前伏后应,皆奇文也!”南怀瑾评:“西方人翻译了《西游记》,只认为是中国的神话故事,不晓得蕴含了印度、中国天人合一的宗教理念,里面还藏有深刻的道理。《西游记》我看过四五遍,前几年我还重新一字不漏再看一遍,我很想拿起笔来,每一句话、每一回都把它批了,那真是写得好,全部修道做工夫的道理都在内了。”通过这两个评价学生明白了原著的价值所在。最后在这节课的学习和资料补充的基础上,我顺势提出:“如果现在让你重新阅读原著,你最想了解哪些内容或是你有什么疑问呢?”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把问题写在小苹果上。最后提示这棵苹果树会放在班里,如果谁在原著中找到了答案,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谁摘的苹果最多,就可以成为班上的”西游记阅读小能手”。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如“12个版本的悟空,样子都不相同,我想去原著中找到悟空样子描写的所有句子来读一读。”“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原著中怎么描写的?哪一难的妖怪本领最大?”“老师说石猴人性、猴性、神性共存,我想知道原著中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其多性共存?”“我想知道这些妖怪都有什么背景,为什么都和天庭的神仙有关?”“我想去原著中看看有哪些三字句、四字句的内容,再找找其他的对偶句。“这是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学贵有疑,这些疑问会指引学生去阅读原著,在阅读中感受到原著的魅力所在。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编者的目的,同时结合班上的学情,让学生透过《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明白《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关注,如语言,如场面描写,如丰富的想像力,如在文中蕴藏着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石猴这一人物形象,知道了这一篇课文的”奇趣”之处,为阅读《西游记》这本原著打开了一扇窗,架起了一座桥梁。名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必将继续滋养学生的心灵。

猜你喜欢
石猴猴王悟空
挑选新猴王
“帅”悟空来也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猴王出世》缩写
三位一体话猴王
“悟空”之道
悟空戏八戒
挑选新猴王
惟妙惟肖的方城石猴
民间艺术的奇葩:漫谈方城石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