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天宁区雕庄中心小学(213018)赵金龙
当下的诗词教学越来越模式化,也越来越显得急功近利了。且不说“读诗—解诗—背诵—默写”这一教学流程的模式化,单就“抄写诗句含义,并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这一带有功利性的教学环节,多少也是令人结舌的。这样的教学,诗之味、词之韵,已荡然无存,就如同那“嚼了又嚼的甘蔗,有啥滋味”。这样单调、功利的诗词教学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上有一种泛滥的趋势。面对诗词教学的窘境,笔者试图从内容走向形式、从意象走向文化、从作品走向作者三个方面来阐述诗词教学视角的转变,以期唤醒诗词教学的内在活力,到达诗词教学的醇然之境。
内容是显而易见的,形式却不为人所知。当下的语文课堂中,常常看到教师对内容的条分缕析,而缺失对形式的把握。“内容不论怎样崇高和范畴广阔,它只是有限地作用于心灵,而只有通过形式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自由。”这是席勒在《美育书简》里写的。在他看来,要想获得真正的审美自由,就要通过形式这一途径。因此,“艺术大师的独特的艺术秘密就在于,他要通过形式来消除素材”。对诗人而言,他是通过诗歌的话语形式来消除诗歌素材,表达其潜在的意图。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诗歌话语形式的体悟来理解诗人话语的意图。
特级教师魏星老师在执教《墨梅》和《石灰吟》时,先让学生比较“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和“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诗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经过比较,学生发现了两句诗都含有“不”字。于是,魏老师引出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学生明白古诗虽然很短小,但语气上有起伏转折,这样的转折便于作者感情的抒发。这样的教学,便是对诗歌形式的一次洞见。
笔者在教学杜甫的《绝句》中,让学生通过“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这种对对子方式领略诗歌的对仗之美;同时抓住“黄”“白”“翠”“青”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柳树发芽了,翠绿翠绿的。两个可爱的黄鹂在欢快地歌唱。”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一碧如洗的天空中有一行白鹭在缓缓地飞翔。”在想象中,学生体会了诗意,感受了画面,领略了诗歌的色彩之美。
又如,在教学《滁州西涧》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细细地看、细细地听,感受“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静,“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的动,进而引出诗歌的动静之美。这样,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艺术美。
总之,立足于话语形式,体会话语意图,能使课堂呈现出一种别致之美。
什么是意象?“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像。在诗词教学中,有些教师能够抓住意象,体会作者的内在情感,却忽视了意象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枫桥夜泊》这首诗时,抓住“钟声”这一意象,让其穿越千年,款款而来。从陈小奇的《涛声依旧》、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到高启的《泊枫桥》、陆游的《宿枫桥》,钟声连接着当代与过去,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它不是单纯的个人化的意象,而是有着民族的共同心理积淀,成了承载愁绪、寄托思念的集体性意象,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意象中品味文化,在文化中复原意象,这是对意象文化内涵的一次妙悟。
笔者在执教《江南春》的时候,立足于“江南”这一意象,整合了汉乐府《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文化的长廊中,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韵味的江南。如果只是把“江南”单纯地看作一个地域概念,文化的韵味将会被彻底消解。这样的意象还有很多,诸如“清风”“明月”“渔翁”等。这需要教者从意象走向文化,站在文化的角度思考,把意象放置在较大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引导,使诗词教学有一种文化的厚度。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文学作品与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他所表达的思想和孟子的观点相同,要“知人论世”。
在功利性的语文课堂中,常看到教师在揭题后,出示作者的生平,在简单介绍后便抛掷一旁,弃之不管。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能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考察作者的创作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有效地解读诗词,让学生很难在读懂诗词的同时,也走近这位作者。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如何从“隔”的课堂走向“融”的境界?
在《江雪》的教学中,笔者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考察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窥探出其内在奥秘,发现“绝、灭、孤、独、寒”等字眼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而在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恶劣环境中蓑笠翁的特立独行体现了其意志的坚强。为了体会作者的孤独与坚强,笔者出示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解读、领悟。这样,学生在读懂诗歌内涵的同时,走进了诗人的灵魂深处。
立足于作者,不仅仅要关注作者的内心世界,还要关注作者的人生历程。盛新凤在执教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引入作者的另一首词《声声慢》。两首词的对比,展现了李清照南渡前后创作的词的不同风格,勾勒了其人生历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关注作者的诗词风格。一位教师将《如梦令》与《夏日绝句》加以整合,让学生明白婉约词人李清照既有婉约的一面,也有豪放的一面。这样的转向,往往能使诗人在学生心中立体起来。这样的诗词教学,不仅仅是与文本进行对话,更是与作者进行对话。这样的对话往往能使课堂走向“融”的境界。
诗词教学,情归何处?从内容走向形式,关注诗词的话语形式,体悟形式背后的内在意图;从意象走向文化,关注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让课堂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厚度;从作品走向作者,让学生不仅仅与作品对话,更与作者对话。当然,仅仅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转变,试图解决当下诗词教学的窘境,抵达诗词教学的理想境界,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些经验。毕竟,诗词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思考,我们会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诗词教学的真意,从而使诗词教学来一次真正的“华丽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