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2018-02-26 07:23
关键词:实践性品德生活化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一面山小学 吉林长春 130600)

品德与社会课看似简单,但其包含的内容很是广大,对于中学生都会存在着说不清理还乱的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既加大教师的难度了。因此须要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热点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以此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老师的耐心下让小学生可以理解甚至学会属于他们的品德知识。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已呈现出实践性发展模式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掘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并形成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实施实践性模式的新课堂改变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来说,是必然性的形式要求,是它生活化的体现。虽然现在还是有很多小学难以做到满分,但是我们是要达到优良的程度。 国际著名教育专家斯普朗格说过:学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传授学生的知识或者是让学生接受已有的经验。从实践中学习与领悟,对于小学生来说毕竟能接受。

3.要求实践性的目的:以有活动与互动的交流,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以不一样的课堂模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师生都在课堂上,都属于课堂,不要存在某方面独角戏。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已经存在的问题

1.最大的问题: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品德与社会课程犹如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2.一直潜在的问题:采取理论化的上课模式给小学生讲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用‘一人讲,满堂灌’的传统方式,然后小学生就在乖乖地听课,实际上讲了和没讲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不能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三、对这些问题所出的措施

1.社会应该多关注这个问题,让学校与老师做好心理准备,参与关于品德课程的听讲,从心里接受这个课程以及对这个课程有更多的了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再融入自己的文化教养,多关注身边的细微事情,以做为课堂的素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以此更容易和小学生产生共鸣。以多方面的努力,让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懵懵懂懂,简简单单就算了。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而这样学生就会得到属于自己的品德,不是别人的品德。

3.师生平等交流,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有的学生觉得学习烦躁;有的学生在冬天不想早起;有的学生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做家务但家长不允许……面对这种问题,除了让学生自己讨论,还要我们适时引导学生怎么去做。我们要从言语与实践去规劝或给建议、鼓励,这些就要体现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4.采用一些游戏来帮助进入课堂,这些游戏可以是平常的、也可以是心理学上的。如:拼图教室,拼图教室的学生会彼此依赖,通过这个拼图过程,学生们开始关注别人,并且彼此尊重。拼图教室的学生存在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会有所减少,对队友的喜爱有所增加。老师用这样的游戏可以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也让学生学会什么是合作团队。当然其他的游戏也是可以的,但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若是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不能实现游戏的作用了。

四、教师在教育品德与社会课注意事项

1.教师在授业解惑时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你心目中的那些学生,既然当选择当了教师就一个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不易。摆正好姿态。因而在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应如此,该课程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但它的存在却是无形。所以教师要通过生活化来展现它,用实践性要讲述它,让它的存在鲜明起来,这就需要老师的耐心对待了。

2.对于班上的学生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例如学生生活的环境,家庭的状况等,这些情况会給学生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内向、害羞、自尊心低、社交能力差或活着最自己的空间里等。这些现象会一定程度上摧残学生的心智,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确实改变不了学生的生活状况,但是可以心理上引导他们,给他们多些关注和安慰,让他们的心态可以积极向上。这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的重要体现。在树苗小的时候扶正它,更利于它的成长。这些情况的了解就要教师细心注意了。

结语

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往生活化转向,需要教师耐心与积极地投入实践的工作,以此引起小学生的共鸣与注意。以达到教学的效果,让小学生知道什么是品德,怎么做是对的品德。教师所做的一切都要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要有目标和方法教育学生。

猜你喜欢
实践性品德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品德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