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野县溧河铺镇王枣庄学校 王 伟
新野县属于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县,我县共迁入移民共三批,有七个移民村,我所在的溧河铺镇共有三个移民村。转眼移民迁入已经过去了七年,七年来,全体移民秉承着在淅川移民搬迁过程中凝聚的“拳拳之忠赤子情的大爱报国精神、赤胆铁肩擎碧水的忠诚担当精神、宁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同心协力顾大局的众志成城精神”生活安居乐业,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美好生活蓝图。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七年的时间太长了,搬迁时,他们有的是无忧无虑的少年,有的是懵懂无知的儿童,移民精神在他们的生活中几乎淡化得不留痕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有责任让这种伟大的移民精神在学生中得到传承,而我们学校紧邻移民新村,具有学习移民精神的便利条件,为此我结合语文课堂实践,向学生讲述移民精神,鼓励学生学习移民精神,由班级推向全体学生发扬移民精神,进而使移民精神在我校得到传承。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具体的做法: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的总目标包含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等内容,这与伟大的移民精神的学习、发扬、传承一脉相承。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研读教材,找准课标要求、教材要求与移民精神的相似点,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讲述移民精神。例如:在讲学习课文《三峡雨》时,我从介绍三峡工程入手,进一步阐述三峡水库的意义,三峡移民搬迁的伟大实践进而联系到南水北调的宏伟工程,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拓宽学生视野,延伸学习内容,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从课堂中来到生活中去。
淅川移民在搬迁过程中书写的“拳拳之忠赤子情的大爱报国精神、赤胆铁肩擎碧水的忠诚担当精神、宁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同心协力顾大局的众志成城精神”在西师大版的教材中都有体现。如课文《那棵高山榕》《激动人心的时刻》等都体现了主人公的大爱报国精神;《骄傲吧,祖国》《我的信念》等也体现了忠诚担当精神,《天鹅的故事》《贺龙钓鱼》等反映了主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翻越大雪山》《黄河大合唱》等集中体现了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这些课文无形中契合了移民精神,虽然他们不是集中在某一学期或某一时段进行,但是他们贯穿了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分散在了不同的时间点,这更有利于将移民精神的学习融入到语文学习的全过程。
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移民群众在搬迁过程中做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我利用语文综合实践课,有计划、分时间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水平,相继进行了:
1.搜集移民相片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移民群众中间,搜集移民在搬迁前、搬迁中、搬迁后不同时期的照片,借此让学生体会到丹江口库区移民在搬迁过程中做出的巨大牺牲。通过移民前后生活生产条件、居住环境、国家政策扶持等对比,让学生明白国家对移民的关爱,移民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移民生活生产实物收集活动。通过学生深入移民家庭搜集实物,并倾听移民对实物来历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移民在搬迁前后生活习俗、生产习惯的巨大差异,感受到移民做出的巨大转变,感受到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3.移民故事搜集活动。让学生通过与移民群众的交流,搜集记录移民在搬迁过程中的感人故事,让移民通过身边事例进一步使学生受到精神洗礼,让学生把搜集的故事在班级、学校交流,使全校师生都能受到教育。
4.举行感受移民文化、传承移民精神作文比赛活动,让学生写感受、写收获,将移民精神根植在学生心中。
移民精神的学习、发扬与传承离不开语文教学,任何一堂课可能都有一个学生情感生成的激发点,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程标准、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做好预设,在传授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习得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悟语文教材的生情点,在潜移默化中去传承移民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华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七课)一课时,这篇课文闪烁着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无形中与拳拳之忠赤子情的大爱报国精神的移民精神形成了遥相呼应,教学中我拓展学生的感悟空间,使之与中华星的命名者张钰哲的感情产生共融,形成共鸣,由海外赤子推及国内普通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让移民精神在学生思想上得到了传承。
总之,移民精神是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的,在全国人民努力构建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习、发扬、传承移民精神,用移民精神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