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励机制运用的策略研究

2018-02-26 02:44李美甜
新课程(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式激励机制课题

李美甜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葵城中学,广东 江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素质教育与激励机制内涵,将激励机制有效渗透到数学教与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点燃数学学习兴趣,在学习数学知识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深挖各方面潜能,高效学习数学各板块知识,在掌握重难点内容的基础上深化数学知识体系,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在数学实践中科学培养核心素养。

一、课堂提问环节激励,引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将激励机制巧妙贯穿到课堂提问环节,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的同时不断激励其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引发学生数学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强化数学主动学习意识。以“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该课题概念知识,设置一些基础性问题,将激励机制有效渗透到课堂提问环节,科学引导班级学生思考的同时激励他们大胆回答课堂问题,尤其是班级中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促使班级各层次学生都参与到课堂问题探讨中。如果班级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要巧用激励性语言,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回答错误的同时能深层次探索正确答案,更好地融入“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题后续教学中,实时引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课题重点与难点内容,把控好课堂问题难度,科学设置课堂问题,深化课题提问环节,科学激励学生深层次探讨课堂问题,准确把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各自特征,避免混淆相关理论知识,准确把握课题内容,高效引发学习动力,在激励机制作用下,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培养数学能力以及素养做好铺垫。

二、强调层次化激励,完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

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在运用激励机制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层次化激励,根据班级不同层次学生各方面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促使班级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都能有所进步,数学能力以及素养都有明显提高。以“分式的加减”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三方面入手,明确班级不同层次学生课题学习目标,学困生只需要掌握“分式的加减”基础知识,能够准确解答相关试题,而中等生要能利用“分式的加减”课题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实际问题,优等生能够在整合课题“分式的乘除”内容的基础上,解决综合型的生活化“分式”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具体情况,巧用层次化激励方法,科学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实时参与“分式的加减”课题教学各环节,积极、主动思考课堂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思维能力发展,掌握“分式的加减”课题内容。以此,实时完善班级不同层次学生数学知识体系,日渐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经验,提高数学课题教学效率。

三、注重课后作业激励,培养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后作业环节,将激励机制巧妙应用到课后作业环节,有效展开激励教学,科学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具备较高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课题之后,教师要结合“二次函数”章节下“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课题知识点,深化课后作业环节,结合班级学生已有的数学能力,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科学设置课后作业。随后,教师要巧借可行的对策,灵活应用激励机制,科学激励班级不同层次学生利用自身有限的数学知识以及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等,深挖各方面潜能,解决该课题生活化问题,独立完成课题课后作业,在内化课题一系列知识中科学培养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促使各层次学生在课后作业激励下数学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与学具体情况,尊重班级学生个体差异,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科学运用激励机制,对班级各层次学生进行有效激励,不断获取数学知识与情感体验,夯实数学基础,科学发展各方面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质,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分式激励机制课题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如何认识分式
1.3 分式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拆分在分式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式应用中的大小比较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