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猛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AHP层次分析法
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体育课学习的效果,但评价并不是问题的终结,而是为了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足,激励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从而达到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评价是相对标准而言的,没有标准的存在,也就无法进行定性和量化,评价便无从谈起。对于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而言,因选择的评价内容不同,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标准也应有所区别,但归根结底,所有中介目标的实现都是为了学校体育根本目标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体育的目标引领着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内容和方向。
1.1 我国学生体质评价制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曾强学生体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学生体质评价制度。对大学生方面讲,主要经历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2002年至2006年间试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几个阶段。
图1 我国学生体质评价制度的发展
1.2 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目标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引发了体育教育界对体育课成绩评价探讨热点的出现。讨论热点的出现是由《纲要》的颁布而引发的,但究其深层根源,则是由于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认知和学校体育目标的发展变化而导致的。《纲要》将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划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种目标都是针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而制定的(图2),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学校体育目标与健康观念的融合。
图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领域划分
1.3 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课程目标变化对学生体育课评价的影响
虽然我们国家早在8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了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关键环节,但却在行动上迟迟得不到落实,在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传统的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集中在对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考察上,将课堂表现简单地等同于出勤率,将学生的学习评价等同于学习结果评价,这与学校体育过多地强调其健身功能而相对忽略了体育课程在人的道德塑造、心理塑造和人际交往等过程中发挥的潜在功能不无关系。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尝试与努力是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是不能够简单地通过一次性的终结性考察所能涵盖的。《纲要》的颁布在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史上应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尤其是《纲要》对体育课程目标领域的划分不仅引起了学术界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积极探索,而且由于政策在我们国家的特殊号召力,势必会加速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评价是为了检验目标的实现情况,目标发生了变化,那么评价的指标和内容等相关因素也必然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方能适应现代化体育课程的发展和要求。以往的体育课对学生体能方面单一的评价已经不再适应体育课程发展的需求,而新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要求必须从多元化角度去分析并在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评价中予以相应的体现。
2.1 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发展
图3 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发展
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国家各阶段所下发的教学目标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先后共经历了1、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教学目标所制定的成绩评价标准,主要是以专项课(占60%)和身体素质(占40%)为主。2、以《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为教学目标所制定的成绩评价标准,包括身体形态10分、身体机能15分、身体素质15分、体育课成绩50分(上学期专项课15分、滑冰5分、下学期专项课20分、理论课10分)、课外锻炼10分五个部分。3、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教学目标所制定的成绩评价标准。包括体育课60分(专项课上、下学期各20分,速度滑冰10分,理论课10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30分、课外锻炼10分。4、现阶段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教学目标所制定的成绩评价标准。专项课40%、跑步30%、考勤20%、理论/滑冰10%,并且学年《标准》不合格者,学年评定成绩不及格。见图3
2.2 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现状
随着各阶段教学目标的改革与发展,经过体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指标也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完善,使得我们所建立的评价体系能够兼顾公平、公正,达到对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的目的,进而对促进学生体育课学习的效果。我校现阶段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权重现状见表一
表一 我校现阶段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权重现状
2.3 在对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进行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与研究,围绕着各阶段、各时期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工作者们也都为给学生一个最合理、最客观、最公平的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标准,进行潜心的研究,不断完善着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标准。在我校实施此评价标准过程中,也发现了几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如下:
2.3.1 跑步项目的个体化程度不够。
目前的评价标准中,虽然增加了每学期的跑步项目,目的是在评价指标中通过跑步这一项目,体现对学生体质的要求,使学生加强身体素质练习。目的虽然明确,但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继续沿用以前的1000M800M的考试标准进行评价,导致了学生的跑步成绩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合格率由一年级的85.14%降为二年级的82.46%。
2.3.2 考勤指标存在着单一性
考勤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按时上课,提高学习效率,尽快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单一的点名签到,没有更好的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地学习。
2.3.3 理论课考题中知识点较少。
理论课考试是检验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也是学生能够更好地上体育课或自我锻炼时的理论依据。在体育课评价过程中,如果知识点过少,就会使学生对体育理论的知识面掌握变为狭窄,导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受限,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遵循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借鉴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为我校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标准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3.1 细化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与权重见表二
3.2 增加跑步项目个人进步幅度的评价权重
从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对体能的评价时采用的是1000M/800M跑,在1000M/800M跑的下设指标中,有学期初成绩、学期末成绩和进步幅度三个指标,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进步幅度进行评价。进步幅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表二 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对学生的1000M/800M跑进行测试,采用进步幅度定级公式 (公式一)对进步幅度进行计算,用学期末成绩减去学期初成绩作为进步幅度分的分子,目标值减去初试成绩即为分母。在对1000M/800M跑的进步分进行计算时,最后成绩为学期末成绩,初试成绩为学期初成绩,目标值等于期末测试成绩的平均值加上三倍的标准差,为了便于计算专家介意用1000M/800M跑的满分成绩作为目标值得到1000M/800M跑的进步分计算公式(公式二)。公式一:进步幅度定级公式=最后成绩-初始成绩×100
目标成绩-初始成绩
公式二: 1000M/800M跑进步幅度分=学期末成绩-学期初成绩×0·25×0·3
满分成绩-学期初成绩
3.3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考核标准
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考核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对其锻炼的积极性和科学锻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考核应包含体育的常识、营养、保健、损伤等众多方面,对其考核可以通过课堂考试或网络作答的方式进行,教师在考试方法上可以自行选择。其考题的总分应按照百分制设置,在进行分数计算时再乘以其所占权重即可(15%,表2)。
3.4 体育学习态度与行为的评价标准
只要求出勤率的评价方法,已经不符合现在的体育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体育学习态度与行为的评价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应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和课外体育锻炼三部分。一方面要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监督的作用。
3.5 情意表现、交往与合作精神的评价标准
本研究结合专家意见,制定了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量表,如表三所示。
表三 情意表现、交往与合作精神评价量表
随着学校体育目标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化给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工作带来了挑战。原有的相对单一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高校公共课体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建立起与学校体育目标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课成绩评价的积极作用。本文参考了学校体育的目标定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及目标定位与学生成绩评价之间的关系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纲要》的相关精神,并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 遵循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借鉴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运用多种方法,对我校学生体育课评价体系进行了重构,最终将体能、运动技能、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将1000M/800M跑的学期初成绩、学期末成绩、1000M/800M跑的进步幅度作为体能评价的二级指标;将技术动作的专项达标、专项技评,滑冰的达标与技评作为运动技能评价的二级指标;将运动项目知识、健康知识、营养知识、保健知识、损伤知识作为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二级指标;将出勤、课堂表现、课外体育锻炼作为学习态度的二级指标;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分别对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划分,完善了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
[1] 腾子敬.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1:57.
[2]毛振明,赵立,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162.
[3]全国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材编写组编.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85.
[4]周义义,何满龙,刘建华.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7(5).
[5]闻兰.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