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明 崔大志
摘 要:本文针对剖析林地变更中永吉县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大力营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顾书生丰产林及加强经营管理、管护等,促进林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管理;结构调整;依法治林
为了落实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林地变更调查工作部署,永吉县林业局于2017年10月成立了林地变更调查组,启动了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及“森林资源一张图”应用试点工作。运用数字化林业经营档案资料、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信息技術手段,把林地和森林转入转出、林地征占用、林木采伐等整合更新到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库中,建成了全县森林资源监测系统。年度内林地变更工作共区划、变更小班10908个,面积41670.09 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调整小班5280个,面积38154.8 hm2;新增成林晋级232块,面积285.94 hm2;征占用林地30块,面积19.45 hm2;疑似图斑142块,面积74.24 hm2;清收地块5067块,面积2970.58 hm2;更新造林及其他原因调整157块,面积165.08 hm2。
一、取得成果
1.摸清了林地资源底数
(1)永吉县总面积261674hm2。林业经营面积258400 hm2。其中林地131934 hm2占51%,非林地126466 hm2占49%。
(2)全县天然林75285 hm2,其中国有42916 hm2占57%,集体32369 hm2占43%:人工林40217 hm2,其中国有14113 hm2占35%,集体26104 hm2占65%。
(3)在林地中,商品林116366 hm2,占林地面积88%。其中重点商品林地5024 hm2占4%,一般商品林地111342 hm2占96%,公益林15568 hm2,占林地面积的12%,其中重点公益林地9533 hm2占61%;一般公益林地6034 hm2占39%。
(4)全县林地面积131934 hm2,其中国有林地59478 hm2占45%;集体林地72458 hm2占55%。
(5)全县工程建设总面积2264 hm2,其中退耕还林1114 hm2占49%;建三北防护林1150 hm2占 51%。
2.划分了资源保护等级。全县保护林地131934 hm2,其中Ⅱ级保护林地655 hm2占0.5%,Ⅲ级保护林地19943 hm2占15.1%,Ⅳ级保护林地111336 hm2占84.4%。
二、存在问题
1.集体林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1)通过林改大部分集体林都承包到农户,由承包者自主经营,经营粗放,管理不善的问题比较普遍,因此低质低效林较多。
(2)在清收回的林地中大部分是遭到人为破坏的疏林地和被改变林地用途的林地。由于还林不能注重适地适树,而且树种单一,很难培育出速生丰产林。
(3)永吉县集体林面积大,但大部分集体林无专人管理和看护,林地利用率低,林木长势不佳等问题不但制约了林业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地域生态环境改善。
2.森林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1)在商品林林种中,用材林地91909 hm2 90.6%,经济林地10905 hm2占9.4%,不利于林业经济发展。
(2)乔木林中,幼龄林占12%、中龄林占15%、近熟林占56%、成过熟林占17%。而且树种组成多以柞树、色树、白桦、杨树、杂木为主,针叶树种除人工落叶松外,所占比例很小,林木产品效益低。
(3)落叶松和杨树在人工林中占80%以上,而且部分杨树都栽到了岗地上,不但长势不佳,病虫害也较严重。
3.乱砍盗伐、私挖乱采以及私自变更林地用途等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森林遭受破坏比较严重。
4.林业发展资金不足。永吉县森林资源管护和一般商品林改造工作量非常大,而林业自身收益少,资金缺口大。
三、几点建议
1.强化集体林管理。积极引导林农组建股份制林场和林业生产合作社等,尽可能的将各农户承包的集体林地整合起来集中使用和管理,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大量营造红松果林和平欧大果榛子等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又能长期收益的经济林,不断提高林农经济收入,激发林农学林、爱林、护林积极性。
2.加快森林资源结构调整。搞好规划,利用无立木林地合理营造经济林和加快对现有商品林改造,大量营造红松、水曲柳等珍贵树种用材林和以乔木、亚乔木为主的经济林,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和经济效益。
3.强化以法治林。认真宣传贯彻《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并通过不断完善林业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加大森林资源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犯罪分子。
4.多渠道筹集林业发展资金
(1)大力兴办林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林场等筹集农户资金。
(2)引进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到林区承包林地或与林农共同开发林业产业项目,吸纳社会资金。
(3)做好项目储备、包装和申报,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林业资金。
5.要加强林业资源档案管理。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培训。通过与森林资源“一张图”的数据对接,对林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以档案管理信息化带动资源管理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