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东
(广东省珠海市夏湾中学)
初中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初中的德育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德育工作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网络的普及,给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传统的灌输式德育已经再不适合于现在的学生。主体性德育受到了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关注。
主体性主要是指人在交往过程中所体现的独特的、自由的、创造的个体属性。德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活动,来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实践活动。主体性德育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道德环境要求下,通过创建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对道德原则和德育内容进行理性思考,并产生情感体验,自觉地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选择的教育模式。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行为标准。他们不再对教师言听计从,而是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并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想要成为世界的主人,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对于心理不稳定、思想不成熟的,对消极事物缺乏判断力且好奇心强的初中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加以引导,会对他们的道德产生消极影响,甚至走向犯罪。
教师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常常将“为人民服务”“舍己为人”等教条灌输给学生,这些大而空,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条使得德育课堂遭到了学生排斥。教师简单地将国家或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作为唯一的道德标准束缚学生,机械地灌输给学生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只会使学生疏远教师。学生无法在德育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好的道德规范是要内化到学生的道德品质中的,而不是游离在学生本体以外的附加物。
很多德育工作者将主体性德育的焦点放在了“主体性”上,一味地强调主体性而忽视了学生与环境的整体性。教师过分地夸大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绝对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而忽视了德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特点。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处于一切整体关系之中的。在主体性德育中,德育的功能和价值是优于主体性而存在的,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引导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更不能忽视德育。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实中初中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效果不理想,寻求可行而有效的主体性德育途径是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的责任。下面,笔者将谈几点主体性德育实施途径。
在传统的初中德育过程中,教师都占有主体地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学生对教师的话语一般都是顺从、服从,即使有不同的想法,也很少辩驳。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中展开的德育活动意味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所以,要实现初中生主体性德育首先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师生能够在平等的关系下对话。在平等关系中,学生才可能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和对事物最直观的看法。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以便于采取更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中,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接受外界的道德规范并且内化到行为之中去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初中学生对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都有了自己的期许。因此,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对道德进行认知和判断,并让学生明白,要对自己的道德判断承担相应的责任。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能够吸引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对道德事件进行评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社会关系、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进行综合分析。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理性地、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即可。
初中学生的道德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家长和教师的教导,另一方面来源于生活的体验认知。因此,初中的德育必须回归到生活中。通过真实案例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代入感。在道德活动中产生不同的情感,仿佛他们就是道德事件的主人公。但是,真实道德事件的各种价值冲突、道德困惑,需要教师去引导。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逐渐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能力。
德育是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学生也在变。所以,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德育理念,改变德育方法,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张艳新,郑永廷.和谐社会视野下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反思与范式转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12).
[2]郭风志.德育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29.
[3]李杰.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