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学院医学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高校毕业生是高校中处在比较特殊阶段的学生,他们思想跌宕起伏,情绪较为激荡,心理状态也极处于极为不稳的时期[1]。因而在这一时期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重视物质利益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等渗透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中,在择业的过程中过度强调个人利益与需求,而不愿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不愿到偏远地区和艰苦岗位就业。此外由于国际上思想、政治、文化的多元化,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大学生中不断蔓延滋长。复杂的社会环境使毕业生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2]。
高校毕业生是大学生中心理罪脆弱、最易受伤的一个群体,其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就业,在求职过程中的迷茫困惑,情绪急躁、焦虑、易冲动,急于求成,应聘时紧张慌乱,求职后受挫心灰意冷,一蹶不振[3]。这些心理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与高校毕业生中。此外毕业生还面临多重的情感困惑,如和好友、同学的分离;与恋人因社会现实分开;家庭责任和家庭期望的压力等。毕业生如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问题,将产生严重的心理隐患,严重的会出现自残甚至轻生等行为。
学校对于毕业年级学生多关注于其学业及其毕业相关事宜,疏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而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复杂多变,部分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出现顶撞老师或管理人员、违反相关的管理制度、破坏公共财物和设施、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等违纪和失范行为。
引导大学毕业生加强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进而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4]。结合毕业生的实际,运用鲜活的案例,丰富的载体,引导毕业生明确肩上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高校应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为中心,心理咨询为重点,构建学校、学院以及学生组成的三级心理教育网络,使毕业生全方位接收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在遭受挫折时能及时调整心态,客观、冷静、理智地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平和理性、积极阳光的心态。针对毕业生开展多元化的心理援助,如职业测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与减压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在心理上的困扰和苦恼,克服各种心理障碍。
引导毕业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醒毕业生谨防求职诈骗、网络诈骗。突出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各院系在毕业年级强化纪律要求,做到提醒在前,处罚在后,在保证人性化教育的同时,发挥纪律对安全的保障作用。不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完善毕业生离校请销假制度,确保各项毕业生安全有序开展,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通过入职适应讲座、职场经验交流和技能拓展训练等活动,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顺利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在活动过程中,突出职业道德和诚信观念在择业、就业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诚信做人的道德品质,强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做事公正等思想意识。
高校对毕业生实施感恩教育,其目的是激发大学生的爱心和良知,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在即将走向社会的时候,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学校,立志奉献社会、报销祖国,做到知恩、感恩和报恩,是大学生学会做人的重要标志之一。
可在毕业年级开展毕业晚会、毕业留言祝福、捐书赠母校、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主题教育活动,使毕业生在离开母校前感恩母校,珍惜师生友谊。通过隆重召开毕业典礼增强毕业生的归属感,让学生心生骄傲和自豪感,最终成为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的纽带。通过这种非正面的、非直接的、非强制的教育方式,对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潜移默化的熏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辅导员作为学生在大学四年接触最多的人,在毕业生离校之际,要深入班级、宿舍主动和毕业生交谈,针对性的对毕业生进行启发和开导,化解学生心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具有自我调节情感的能力。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发挥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保证毕业期间各项重要信息能全程、全员覆盖毕业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动态,将一些负面及不稳定因素控制在可控范围。此外可在上述新媒体平台将毕业生大学期间的班团建设、文艺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回顾,提高毕业生的参与度和成就感。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做好毕业生思想工作是做好学校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创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