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语言趣美化的培养

2018-02-25 17:24浙江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324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3期
关键词:美和圆明园桂花

浙江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324000)

刘建梅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趣美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语言的艺术性。在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创造意识,对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巧妙运用语言,形成学科学习能力。

一、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兼顾

所谓内容美,是指语言本身富有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反思。而形式美是指语言的形象性,透着幽默感,在遣词造句方面的设计有技巧性。在语言鉴赏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本语言的精美,特别是关注文本语言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能为学生个性化语言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时,教学之初,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不少学生跟着哼唱起来,课堂学习气氛渐浓。教师又进行引导:“‘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旗帜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啊,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是多么熟悉而又简洁的语言,让我们记忆犹新。请打开课文,阅读文本内容,看看有多少经典的语言值得我们去玩味。”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很快找到了一些经典片段,并给出了个性鉴赏。有学生说:“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进行串联,将桂花制茶的程序都交代清楚了,其语言不仅有内容美,还有形式美。”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以歌词展开教学发动,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进行自由的语言鉴赏活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契机。学生通过语言鉴赏获得的认知更为深刻,对培养其语言趣美化有一定的帮助。

二、语音美与语境美的兼容

学生语言都有个性特征,教师施教时需要展开针对性训练,以提升学生语言的精美度。无论是声音洪亮,还是声音温柔,都需要追求语音美,即声音洪亮清晰、语速适中、吐字清晰。为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还需要运用教学手段展开逻辑推理,如果能够有精巧设计,就可以顺利引导学生启动语言思维,给学生规划出清晰的思考路线,这无疑体现了语言的语境美。

《珍珠鸟》学习时,为了让学生对文本形象有更清晰的认知,教师摘录文本语言进行引导:“‘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我们每每诵读这一段时,都需要调整语气语调,要读出那份和谐和安详。这样的语言带有语音美和语境美,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大家深入文本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有新的发现。”很多学生都自发展开热议,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有学生展示:“‘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这段话读起来可谓是妙趣横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语音美和语境美的特征都呈现出来了。”

教师用生动的描述,给学生展示了一幅难忘的图画,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活。学生通过深度挖掘,很快就找到了语言学习的切点,从具体体验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素质。

三、仪态美与演绎美的兼备

语文学习中,在适当的时候增加一些手势、表情,可以传递丰富的语言信息。所谓演绎美,是指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体现了现场性和灵动性,整个操作流程呈现出流畅性、科学性,给听众传递了丰富信息。学生语言表现形式众多,从追求美的角度展开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的良苦用心。

《圆明园的毁灭》涉及历史大事件,在介绍具体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并针对文本语言特质展开训练设计:“这篇课文的语言带有说明性质,如果让你做导游,你打算如何介绍现在的圆明园呢?”教师引导学生先理顺基本内容,并对导游语言进行专业规划,让学生从仪态上开始准备,并进行充分的课堂训练。经过一番准备,学生大多能够深入到文本中,实现角色的转换。有学生说:“圆明园的毁灭,是八国联军的罪行,现在的残垣断壁,都是对侵略者的血泪控诉……”在学生进行演说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圆明园的图片信息,为学生提供了背景支持。

学生根据教师的布设展开导游解说操作,因为需要进入特定角色,演绎美成为重要追求,学生在演说过程中也会十分注重自身表达仪态的矫正。教师的到位设计,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演绎环境,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的个性化时,需要充分关注多种教学制约因素。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发达,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切准学生的语言表达脉络,为学生创设适宜的语言鉴赏环境,提供现场演绎条件,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品质。

猜你喜欢
美和圆明园桂花
桂花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做桂花糕
论“掩耳盗铃”紫砂壶的创意美和文化意义
Teacher dedicates herself to educating kids in mountainous town 90后“孩子王”用美和青春谱写出大山的回音
游圆明园有感
桂花蒸
打桂花
圆明园里过大年
满江红·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