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兼得,阅读教学永恒的目标追求

2018-02-25 13:37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210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1期
关键词:谈迁厄运文眼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210000)

一直以来,在平常的阅读课堂中,教师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得意”这个方面。他们主观地认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而忽视了阅读教学还承担着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重任,也就是“得言”。只有言意兼得,才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追求。那么,在阅读课堂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追求呢?

一、抓住重点词句,品“言”悟“意”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这些重点词句入手,引领学生揣摩、感悟语言,进而领会文本所蕴藏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品“言”悟“意”,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课的开头是这描写的:“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有什么好看的呢?”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这些句子进行品读,并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在学生读懂这些句子以后,教师再把课文结尾处“我到哪去观看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说说从句子中可以读出什么。在品读中,学生明白了作者在亲眼见到灰椋鸟之后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顺着这种学习思路,教师又引领学生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了作者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这样开头的好处。就这样,学生明白了这种表达方式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

教师从文本精妙的语句入手,细致分析文章的内涵,使学生在把握文本情感的基础上,真正的“得意”“得言”,发掘了学生的理性智慧,提升了阅读教学质量。

二、细读找准“文眼”,据“意”明“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细读课文,找准“文眼”入手,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据“意”明“言”,使学生真正领会文本表达的秘妙。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在板书课题之后,教师提问:“厄运”指的是什么?在本课中“厄运”指的又是什么?当学生明白“厄运”在这一课中主要是指谈迁的书稿被盗以后,教师围绕着文章的“文眼”“打不垮的信念”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课文为什么要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题目?作者是如何围绕着谈迁的信念展开描写的?如此教学,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文眼”的含义,并对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明白了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在阅读教学中,以理解文本“文眼”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内容,是一个比较巧妙的教学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据“意”明“言”和品“言”悟“意”上要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孤立地分割开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实言意兼得,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三、拓展延伸训练,以“言”表“意”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引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以使学生能够在由“言”表“意”的训练中,提升语文能力。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作为一篇说理文,作者主要列举了古今中外优秀人物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的一些真实经历,说明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目标专一,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道理。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话题供学生思考: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只有他们几个吗?你还了解哪些有名的人物?他们是否也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从徐悲鸿励志学画,法布尔观察昆虫,以及诺贝尔、谈迁、富兰克林等一些人物的主要事迹中感受到了这些特点。顺着这种学习趋势,教师又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作者所选事例与阐述道理之间的关系来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如此教学,学生真正明白了说理文在选取材料时要抓典型并使材料与论点相一致的特点,深化了阅读学习效果。

这样的拓展训练,既检查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情况,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言”与“意”的感悟,达到了显著的阅读教学效果。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内容,还要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了解文章是怎么写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言意兼得,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猜你喜欢
谈迁厄运文眼
Fortune Cookies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吾手尚在
吾手尚在
漫画长廊
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