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齐天 苏登飞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大学是即将踏入职业生涯的前奏,就业谋划与就业顾虑意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外在就业形势的压力与内在就业准备(包括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的不足,势必加剧就业顾虑,产生就业焦虑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日益受到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机构的重视,想方设法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高校自身也通过特设的就业指导部门在学生的毕业就业环节展开具体工作,举办校园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种种条件。“稳定的社会支持可以使毕业生具有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仅能帮助学生摆脱或消除直接就业压力带来消极情绪,而且能提高其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和恢复力。”[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政府及高校自身的种种努力,为大学生顺利就业营造了一个相对乐观的外部环境,对于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缓解就业焦虑心理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心病还需心来医”。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心理问题,最终的解决途径还是应当从其产生的心理层面去寻找。各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教育平台,可以集中地对就业焦虑现象产生的思想原因进行深挖和分析,帮助学生找到医治个人就业心理问题的“心药”。不过,有点儿遗憾的是,不少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担任这门课程的往往是非思政专业又缺乏相关继续教育培训的辅导员,教学内容多集中在择业的方式、技巧以及表层化的择业态度,鲜能触及学生就业焦虑产生的思想根源,令该课程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实际上,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产生的深层主观原因在于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当认知和错误定位。正是在失准的“三观”指引下,不仅学习过程成了实现功利化追求的途径,而且在择业过程中一味追求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不愿选择边远、贫困地区和相对艰苦的工作岗位,使就业过程增添了过多的人为性障碍,导致就业不畅的客观现实和求职焦虑的心理表征。“在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中,不管是素质观教育、择业观教育,还是从业观、创业观教育,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定向,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就业观教育之中。”[2]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中,只有抓住大学生“三观”的教育和引导,才是真正抓住了问题的症结,避免治标不治本的现象,不仅能够确保就业指导的实效性,而且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两课”教学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的影响,以“三观”教育为中介,体现的是“三观”教育的供需矛盾。培养或改造大学生的“三观”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和艰巨任务。目前“两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其为大学生提供“三观”教育的积极引导,影响着就业焦虑问题的真正解决。
如果用“教书育人”四个字来概括学校教育的两大任务的话,那么,相对于高校其它专业课程来说,“两课”教学则是一门“育人”重于“教书”的课程。但是,在部分高校的“两课”教学中,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目标性偏差:偏重“教书”忽略“育人”。造成这种偏差的现实原因,并非单纯地在于任课教师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足,而是包含了其中一些更应该关注的影响教师行为的客观因素,诸如:“育人”目标在课程教学中缺少实际操作的抓手;“育人”目标比“教书”目标的实现路径更复杂;学生只关注课程考试合格反逼教师教学目标的智育导向;等等。种种原因让教师往往选择更容易实现的书本内容的转述任务。只抱怨教师的职业态度、职业操守,而不去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和教学改革,为教师教学改进提供智力、财力及管理方面的支持,不仅对教师是不公平的,而且无助于针对性地改善目前的状况。
在“两课”教学所涉及的“三观”教育内容中,“灌输教育”依然是一些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旧的教学方式,缺乏教育的细心与耐心,忽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认知“前结构”对再输入信息的过滤和吸收规律,难以触及其德性认知结构层次,不能让教育内容在顺应该结构或影响该结构重建情况下接受主体自主吸纳。而“接受教育”理论强调,教育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3]。从任一认识主体的整体认识过程来说,认识的起点范围(包括个体意识的起点与具体事物认知的接受起点)远小于过程范围,认识的原创性建构过程远小于后来不断的、反复的拆除重建过程,所以,相较“灌输教育”对于空白认识结构主体的价值来说,“接受教育”对于具有认识前结构的受教育主体,特别是对于具有错误“前结构”,或者从思政教育角度考量的“问题三观”持有者来说,就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诚然,大学生的“三观”并非是依赖“两课”的课堂教学形成或改变的,但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两课”教学,对于大学生“三观”所应有的“重构性”影响力不可忽视。优秀的“两课”教学不只是提供一种现实的、具体的、正确的“三观”,而最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性的教学途径展示给学生一种在形成正确“三观”中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和个性品质,从而让它们在学生面对各种是非善恶问题时变成潜在影响因素,形成学生主动辨识、主动选择的能力。“三观"的确立不再是外来移植过程,而是内在的生发过程。
受教育条件制约的部分高校,“两课”教学普遍采用合班式教学。这种情况,影响着“两课”教师对自己教育对象的深入了解,难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所以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缺乏问题意识、缺乏因材施教、缺乏教学针对性,其结果造成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的隔膜,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种局面下的“两课”教学所能达到的育人效果,甚至不敢想象去和班主任与辅导员相比。班主任与辅导员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许没有“两课”教师的理论水平高,但却凭借与学生随时打交道的优势,对所管理和教育的学生个体比较熟悉,能随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思想教育过程具有现实针性,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和改变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观”教育是联系“两课”教学与就业观教育二者之间的逻辑通道。如何以“三观”教育为纽带,将就业观教育渗透在“两课”教学之中,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弥补单纯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而且有利于以学生就业问题为视角,针对性地进行“两课”教学改革,改变“两课”教学远离学生思想实际“无病呻吟”的教育现状,并通过对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增强学生对“两课”的关注与兴趣,改善“两课”教学的课堂现状与教学实效。
在结合就业观相关教育的“两课”教学中,以下三点值得特别注意:
既然,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目标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追求,那么,职业观念教育就应当成为“两课”教学中不断关注的话题,成为教学目标中随时应该设定的内容。在“两课”教学的所有课程中,无论是涉及到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还是其它历史名人,随时都能从中挖掘出一些故事,讲讲他们在职业选择、人生追求方面的远大定位,引导学生超越功利化的学习追求。“将马克思主义功利论运用到大学生群体中”,“要求大学生能够着眼于社会进步与发展,将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不但要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更要着眼于国家缺乏哪方面专业人才,国家注重于哪方面发展建设。”[4]这些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的随机性教育,比起专题式的就业观教育减少了刻意性,弱化学生对劝化教育的敏感应激,有时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纠正大学生就业观上的错误观念,并不能完全依赖理论的真理性起作用。长期以来在家长与老师的说教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仅可能会很讨厌老师与其讲理,而且也因为自认为道理上辩不过老师而放弃理性辩论,代之以情绪化的对抗,即使老师说的再对也不愿听。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应当注意加强与学生平时之间的了解,增强师生间的感情基础,让情感成为教育的强力纽带。如何有效扩展两课”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相互了解的时间和空间,改变师生之间因课堂而聚散的状况,增进情感交流,以利于情感认同基础上的教学认同,是值得“两课”教师关注的重要话题。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媒介,如手机、QQ、微博、微信等,可以有有效弥补短暂而集中的课堂教学难以避免的缺陷,有利于具体、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感受,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感性认识既是人类认识的起点,又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外在理论的传输只有在触及受教育者内在的感性经验积层,得到其认同反映方能被接受。如果不能得到感性经验积层的认同反映,则说明要么受教育者感性经验积层中缺乏相应的感性经验,要么其逻辑认知结构存在偏差,而这两方面的问题从最终的意义上讲都需要在现实的经历体悟中加以改变。这也是西方“接受理论”和“生活德育”理论的合理之处。因此,在与就业观教育、“三观”教育相联系的“两课”教学中,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应当加强触及或增加学生感性经验的实践教学内容,如课内教学实践,可以采取音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课外教学实践,可以采取演讲比赛、创业设计大赛、社会调查、游历红色基地等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使教育内容在顺应学生认识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被其接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钱小华.四川省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26.
[2]高建英.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26.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5.
[4]王文彦.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论析[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