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530000)
黄新清
《大大行,我也行》这个绘本文字不多,却很有深意。绘本中的“我”以大大为榜样,无一不在模仿大大的一举一动。教师如故事里的大熊,看上去无所不能,其实大概很难再体会到做个“小”人的乐趣了。但是就像大熊一样,我们还是可以“蹲下”身来,和“小”人们一起去感受生活的。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领儿童凭借在生活中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知识,让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从而逐步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课堂才能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和共同创造的场所。这也是对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课程核心理念的阐述,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 “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的具体体现。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三条主线”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由此可见,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其内涵是把生活作为本源,通过生活学习生活,促使人去过一种美好的生活。
1.基于教材丰富生活, 提升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教材提供的是一个范例,一个生活的缩影,教师要有效地运用教材。
(1)运用教材传递知识信息。
如三年级下册《说声谢谢》,课本呈现了小明到超市购书,对售货员阿姨说谢谢,同时又把货架翻乱了。教材提出“口头上说声谢谢就够了吗?”的问题,传递的信息是:我们接受他人的帮助或服务,要说声谢谢,更重要的是以行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地理解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售货员阿姨每天要整理货架,多辛苦啊!我们怎样做才是对阿姨更好地表达感谢呢?
(2)活用“活性因子”。
教材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激活学生心理活动、思想活动,并引领其进行自我建构的“活性因子”。它是引导学生自主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拐杖。因此,教学要基于教材,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①运用教材提供的儿童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
教师可以凭借教材中呈现的一个个小话题,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引领他们学习人类的文化成果,发展自己的道德思维,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能力。如《我学会了》一课,学生从入学到现在已经两年了,这两年里,学到了哪些东西?课本呈现的是孩子学会了炒菜、整理书架等,但是并不仅仅局限于文中几幅图。教师可以此为话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链接自己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社区生活谈谈自己两年来学会的东西。
②运用教材提供的引发儿童活动的范例。
教材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的方式呈现,而是以范例的方式展示出来。如《规则在哪里》的图例是丢手绢的游戏,教师可以用教材中的游戏,也可以用在课堂上容易开展的诸如击鼓传花(球)的游戏来教学。目的不在于开展哪一个游戏,而在于了解体会游戏中的规则。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开始游戏,使学生体会到规则的公平。
③运用教材提供的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
教材可以和儿童进行对话,儿童可以同教材说话。教材中的留白是儿童心灵表达和创造的空间。如《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教师鼓励几十个学生在同一个圆上画画,学生的画各不相同。品德课的画不在乎技巧,主要是让学生倾诉自己的情感,通过画,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不一样。
(3)运用教材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构建。
教师尽量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运用教材提供的活动和资料,引导学生链接生活,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后获得结论。如教材呈现的是比尔和妈妈各自的账单,教师可让学生书写自己和妈妈的账单,以此感悟父母付出多却不求回报。
由于品德教材具有引出生活话题、传递知识信息、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等功能,所以教师要熟悉教材、解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选用教材,并以当地的生活资源,如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元素,植入课堂,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2.创设情境体验生活,深化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以及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的心理体验。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其重要价值在于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去体验才能获得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教师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重视关系互动和情绪、情感的作用,最终就能实现学生道德发展的知、情、行合一。
(1)设置问题情境。
通过小而具体、新而有趣的问题或发散性问题,让学生投入到问题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究与交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从而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如《打造节水型社会》中怎样合理运用水;《马路不是游戏场》中交通状况的调查。
(2)情景模拟式体验。
①创设模拟情境。
教师可将生活场景和社会场景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感受,从而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如《当火灾发生时》中拨打119火警;《汉字的创造和发展》中以结绳记事的不方便。
②提供现实情境。
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截取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教师利用录音、音乐、动画等多种教学媒体创设感染力较强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一种体验,通过这种情境模拟,把用文字表现的道德理念和信条转变为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的活动,并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这样,学生对道德观念的学习和实践收获就会比纯粹的文本学习更大。如《我能做好》中齐心拼搭荣誉塔;《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让学生现场书写“眼睛”两字,并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3)情感交流式体验。
教师设计某种包含教学内容的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回忆、交流自己亲历的事件和感受,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体验和情感升华。如《家人的爱》中回忆讲述照片上的旧物品(手表等)的来历小故事,体会父母的爱。又如,教学活动“爱的天平”中,教师请学生在天平的一侧写下父母为自己做过的让自己印象深刻并且非常感动的事(至少3件),在天平的另一侧写下自己曾为父母做过的印象深刻的事(至少3件),然后进行对比,“称称”孰轻孰重。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反省,引导他们体会父母深沉、无私的关爱。
(4)活动式体验。
通过设计某种包含教学内容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活动后,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或感悟。如教师上《阿姨叔叔辛苦了》,课前让学生利用周六的时间当一回保洁员,学生由己及人,感受到保洁工作的辛劳,从而告诫自己和同伴不要乱扔垃圾。又如,教学了《妈妈的节日》一课后教师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为妈妈做一件事。”活动后进行统计,给妈妈洗脚的有5人,说一句祝福的话、唱歌的3人,动手做礼物的7人,买礼物的17人,帮助妈妈做家务的22人。
(5)观赏式体验。
观赏式教学就是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能够给观看者带来强烈情感冲击的电影、录像、图片、实物,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然后引导他们交流感受,并升华到教学内容上。如《诚信是金》中使用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片断,让学生找出生意破败的原因,树立“诚信”牌匾。
(6)阅读感悟式体验。
动人的文章、优美的诗句、富有童趣的绘本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其中文笔的优美,还能体会到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美文,让学生阅读感悟,能够促进学生获得对某一情感、某一道理的深刻体会。
体验通常具有以下四个阶段:一是体验活动,即主动投入体验;二是反思交流,学生对所经历的体验进行反省与思考;三是讨论引导,将观察到的内容充分理解并形成合乎逻辑的概念;四是应用学习(行动应用),学生将所吸收的知识主动运用到新的情境之中。如《说声谢谢》一课,教学环节二,需要体验送水工人的工作辛苦。教师首先了解学生家中需要送桶装水的情况,然后请两三个学生分别扮演送水工人和客户进行体验活动。体验活动后引导学生分别采访送水工人和客户,了解送水和受水的感受。然后,引导全体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说声谢谢?送水工人听到谢谢后会怎么想?”最后,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以前忘了说谢谢,今后你再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做?”
3.学会判断道德两难问题,引导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即个人在一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引和激励下,表现出对他人或对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的具体行为。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他们所面对的道德问题,辨识他们所接受的各种道德观点,独立进行道德判断,自主做出道德决定。我们要营造一个宽松的、说真话的学习环境,在聆听中发现学生思想的合理要素,在质询中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
如《诚信是金》一课,乔致庸要发布告,让买了他家油的老百姓退货还赏银两,手下的人说:“那不是亏大发了吗?”究竟是退还是不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判断和选择,最终得出退货的结论,因为做生意、做人要讲诚信。课堂上,教师又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讨论“老人摔倒,要不要扶” “要不要拾金不昧”“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了车,是否该让座”等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作为一门新建构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满足了学生的身心需要,注重引领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以提高他们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由此,教师应做个有心人,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关注儿童的困惑、理解儿童的需求、尊重儿童的差异、引导儿童自己打开生活这本书,并在自己的行为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如一位教师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接触到一些家长因为望子成龙,周六、周日都给孩子安排了满满的兴趣班活动,孩子在日记中透露出了一些情绪。在上《有话好好说》一课时,教师就提供了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孩子和家长,引导全班学生讨论,应该怎样跟家长沟通这个问题。这个现象具有普遍性,是学生内心比较纠结的一个问题,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于活动探究中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了家长的心,同时也学会了跟父母好好沟通,学会了处理问题。
教师要做有心人,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寻找载体,合理利用身边触动心灵的细微的小事来引导学生。如《我能做好》一课,可先提问:“你为小组、班级、学校做了哪些有帮助的事情?”然后引导学生搭建荣誉塔。又如《说声谢谢》一课,让学生寻找身边用行动表达谢谢的小事。这样的教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了有效分工,而且接地气,从而更好地落实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知能力、道德评价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决策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