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岩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杉松岗镇中心小学 吉林通化 135114)
学生的行为直接反映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能够通过这些行为直接捕捉到学生的思想情况,一个好的班主任教师能够深入的理解,准确的把握学生的行为及其思想。当一些学生开始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时,班主任教师要及时进行更正,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要在上课过程中对一些行为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且让学生了解到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小学阶段是给初中的正规教育做铺垫的,在小学这一阶段当中,班主任如果能够实施非常有效的班级管理的话就能为学生今后打下良好基础。[1]
因为小学生认知上的不足,所以他们在行为养成上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刚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的学生,这些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很难保证一堂课从头到尾都坐得非常端正,考虑到他们的家庭因素,有一些独生子女就很难适应集体规律的生活,特别是父母对他们的溺爱造成了这些不良行为。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到了学校就需要班主任的正确管理,需要班主任不断的树立学生的规范的行为举止。[2]
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现在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就造成了全家人围着一个小孩转的这个现象,这些小孩儿更容易受到挫折,因为家里人都非常的宠爱,也不会进行各方面的约束,为了提高这些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班主任就需要进行一定的约束。针对这些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要及时指出,让这些独生子女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消除独生子女的优越感。
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但是学生在上学之前的家庭生活中没有机会让学生接触到集体生活,所以在班级当中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班级管理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要有集体意识,比如在教师上课过程当中,学生是不可以随意走动的,也不能独自玩耍,需要下课之后和大家一起去玩才可以,在课堂当中是需要认真听课的。而且学生在吃饭的时候需要依次去排队,不能够随心所欲。这些集体意识都是需要班主任一次一次去引导,一次一次去灌输的,只有在潜移默化当中让学生培养这样的意识,学生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任何学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够一味的指责和谩骂,教师需要结合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多鼓励学生,多列举优秀学生的例子,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能顾及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班主任选择委婉的鼓励教育是能够适应学生心理情况的。教师在进行鼓励教育的同时也可以辅助一些侧面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而且在班主任不断的鼓励的时候,小学生的信心在不断提升,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勇气。
班主任不仅需要保证学生的安全,还要给学生以品德上的指导,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小学时期学生开始认知到对错是非黑白,班主任在这个时期当中,给学生以正确的的德育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且班主任在实践过程当中要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挑选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进去当中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实践。在学校当中,让学生参与实践的方式可能就是学生的自主讨论了。在讨论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的思想,自己也可以思考很多内容。在学生讨论过程当中班主任需要进入到学生的讨论组当中,引导学生的讨论。
家校联合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奉行的一个教育原则,而且小学教育就是学生的启蒙思想阶段,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可能会在学校当中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导致在家里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进行便携式沟通,家校共同努力实现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行为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因为在学校时集体生活可能导致在家里有一些行为不太适应,这就需要家长理解学生行为的来源,不至于让学生产生不知道哪种做法是对的这种矛盾心理。
本文通过对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进行了一系列阐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需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并且利用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对班级管理进行有效配合。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小学教育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