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龙川小学(225200)
童颖颖
听、说、读、写是英语课标强调学生必备的语言技能。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丰富学生语法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那么,教师应如何从语言教学转向阅读趣味教学,从语言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对阅读教学的优化措施展开探析。
基础教育阶段对英语课程阅读目标提出“掌握适当的阅读方法”。课堂教学中,对于如何渗透阅读方法,教师可从阅读教学“小贴士”的导入入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略读、如何猜测词汇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基本概要的了解。
例如,在《Tea》这节课的阅读中,教师从多媒体屏幕上打出“Read the passage fast,try to find the names of Tea”这个句子,然后顺势导入一些英语句子,测试学生的快速略读能力,帮助学生锻炼跳跃性阅读思维,快速理清文本的概要。对于“小贴士”的运用,教师可从文本阅读中发现关键词,特别是“When,Who,What,How”等关联的信息。当然,“小贴士”还包括对文本中一些词汇、句子的标识,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寻找与问题相关联的内容,并进行记录或标识,而对于无关的内容,则可以快速略过。
文本阅读教学需要融入多种训练方法,特别是在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中,对于故事类文本、书信类文本、短文类文本,教师要梳理不同文本的篇幅及知识点特征,要让学生能够从中感知,并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来把握文本的脉络和结构。
例如,在《Tea》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茶的颜色、品种、口味、价值等信息,设计成表格方式,以此增强学生阅读关键词的全面梳理,也为把握文本阅读主题提供便捷的途径。当然,对于《The Jumping Lamb》这一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小羊由美变丑的情感经历。教师在对故事情节的分解上,可以从三个段落来提炼问题。第一个是“Why is the jumping lamb proud”;第二个问题是“Why is the jumping lamb sad”;第三个问题是“Why is the jumping lamb happy now”。由这三组问题的导入,将问题与文本内容建立了有效关联,也让学生从文本阅读中抓住问题与线索,强化学生的阅读分析与综合能力。
课堂板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梳理文本结构、展现文本概要的载体。板书的合理使用,对教师也是一种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板书的价值和作用,积极从板书的设计上来分解不同类型文本阅读的精华,让学生从板书中快速获得提纲挈领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Women’s work》这一课时,教师针对不同职业的名称、内容及喜欢该职业的理由进行梳理。如engineer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与施工,Doctor的主要工作是为人看病等。同时,在教学《Good habits》这一课时,针对书信中相关内容的并列呈现,教师可以从表格中进行扼要归纳。再如,教学《Get fatter and fatter》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利用“You’d better do exercise every day”这个句型,让学生学习如何更加委婉地为他人提出建议。另外,针对故事情境类的文本阅读教学,教师还可以从人物、时间、故事发展阶段等方面来进行划分,提炼文本的关键短语或词汇,更加全面地呈现故事的发展过程,把握文本的脉络与框架。
语言学习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而语言文化也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在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时,教师既要从知识点的解读中突出文本的知识性,又要从文本的思想上提炼育人功能。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的题旨和意义,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让学生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刻理解。
例如,在教学《Jobs》这一课时,通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从中导入正确的职业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职业理想;又如,在教学《Good habit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中延伸学生对生活的理解,鼓励学生从真、善、美中培养自我人生观,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总之,针对日常阅读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多尝试不同的教法,尤其是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拓宽学生的英语阅读视野,帮助学生从自我实践和锻炼中提升阅读技巧和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