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市夏阁镇西峰小学(238000) 王国银
求学之路是曲折而艰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切不可求全责备,应善于引导,合理地利用学生的错误来开展教学,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在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的解决办法。
所谓“错误资源”是指:在学习新知时,学生理解上出现的错误和偏差,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间互动,在纠错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授知识之后,总是期待听到学生“准确无误”的回答,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学生的回答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这时,教师不要过于急躁,一棒子打死学生的回答,要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逐一分析:是学生对概念掌握不透彻呢?知识建构不完善呢?还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呢?教师只有认真分析,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时,教材第35页有一道题:同样大的筐子,苹果能装20个,草莓能装多少个?学生在这道题上的出错率很高。针对这个现象,笔者没有批评做错的学生,而是进行了及时的反思:学生为什么会在这道题上出错呢?原来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苹果与草莓在头脑中没有具体的大小概念。正确答案应为80个,因为一个苹果大约相当于4颗草莓那么大。笔者仔细思考后,决定化抽象为具象,拿出一个苹果和一颗草莓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实际大小,通过比较实物让学生主动认识到错误所在,让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
学生是成长中的尚不成熟的个体,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很正常。学者布鲁纳曾经讲过:“学生每次犯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作为教师,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应有宽容的心态,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没有心理负担,才能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面对课堂中的错误,教师应该积极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因势利导,让学生在错误中挖掘潜能,发散思维,开阔视野,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真正爱上数学。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一课时,笔者打算首先让学生借助小棒或计数器进行自主探索,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在各种方法的比较中,提炼出口算的步骤及技巧。但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计算“20+47”和“2+47”这组题都遇到了麻烦。为了多给待进生一些学习的机会,笔者请了一位基础较差的学生计算这两道题,她毫不犹豫地说:“20+47=67,2+47=67”。这时,笔者没有简单地对那位学生说“你错了”,而是微笑着说:“这两个算式你可以把数字调换位置,变成‘47+20’‘47+2’再计算。”这位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我知道我怎么算错了。”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并掌握算法,笔者组织学生对这组题进行了讨论,通过讨论和对比,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直接相加的认知。
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的错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但当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或普遍性的错误出现时,教师就应该及时捕捉,然后加工提炼,将错误变成新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教师多多利用这种资源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知识的进一步延伸。
例如,在复习“长度单位换算”一课时,学生对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较好,但对于类似米和厘米这种不相邻单位的换算就弄不清,往往会得出8米=80厘米这种答案。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先请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来演示推导过程: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0分米就是10个1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由此推出1米=100厘米。然后笔者当即给予点拨:首先弄清谁是大单位,谁是小单位,再弄清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大单位转化成小单位要添0,小单位转化成大单位要去0。最后笔者请做错的学生再做一次题,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两种解题方法:方法(1)8米=80分米,80分米=800厘米,即8米=800厘米;方法(2)米是大单位,厘米是小单位,它们之间进率是100,直接在厘米前添两个0。学生掌握得很好,但笔者没有就此停住,而是让学生继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着换算面积单位。相邻面积单位的换算学生大多数都能掌握,但对于平方米和平方厘米的换算又不知所措了。笔者让学生逐步推算,也可画图推导,通过这两种操作,让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进率理解透彻。接着笔者又让学生练习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换算,学生按照笔者刚才的提示,有的画图,有点推算,有的直接换算,都能正确地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了换算规律,以后就再也不会犯这类错误了。
教师只要灵活妙用错误资源,不仅能改正学生的错误,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还能开拓与延伸学生的知识面,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的错误直接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过程和认识规律。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立刻对学生的错误作出判断,而应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巧妙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找出错误的根源,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所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一课时,学生对简单的分配率掌握较好,如 35×6+35×4=35×(6+4)=35×10=350。但对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拓展学生就掌握得不够好,如(49+63)÷7和360÷(9+3)这两道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目,很多学生前一题做对了,后一题做错了,因为后一题学生是这样计算的:360÷(9+3)=360÷9+360÷3=40+120=160。笔者没有马上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先让学生按顺序计算看看结果是多少,学生算得:360÷(9+3)=360÷12=30;然后让学生通过争论发现错误,思考为什么这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差这么多;最后让学生明白当乘法分配律拓展到除法算式中时,被除数可以分或合,但除数不可以。通过笔者的讲解,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切实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只要教师能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课堂教学也会因“错误”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