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若干思考

2018-02-25 18:10肖光文靳斯琪
关键词:高校教师从严治党党组织

肖光文,靳斯琪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65。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新定位、新目标,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指明方向。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最基本单位,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师队伍中贯彻落实的具体执行载体,是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服务教学科研、凝聚教师队伍、带动学生工作、构建和谐校园的基层战斗堡垒。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师党支部建设,夯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基础,提升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办学质量,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必要性

组织力就是政党依靠自身组织系统和组织资源,动员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政党历史使命的能力,体现出政党组织的领导力、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彰显着政党组织的整体性力量。教师党支部在高校党组织的基础性定位决定了其提升组织力的关键功用。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关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着党组织功能的发挥成效。

首先,提升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是巩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地位,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在需要。高校的重要任务就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根本性特征。习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当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关键在于要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功能有效发挥、充分发挥,以保障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能够及时有效的贯彻执行。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容,是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和纽带,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对高校的领导力、号召力、影响力,巩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地位的内在需要。

其次,提升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也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方略。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促使党的领导变得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党的建设就要进行到什么程度,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条重要规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牢牢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就是管全党和治全党,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3]105。高校党的建设就必然属于全面从严治党范畴之内。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关键在于高校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基本要求,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对教师党支部的全覆盖。教师党支部是高校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基本组织单元,肩负着全面从严治党最基层的主体责任,关乎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党组织中推进的成效。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彰显着高校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体现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透视着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能。因此,提升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是高校从严管党治党的题中之义,更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提升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又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使命所在。实践证明,特殊的国情和独特的历史决定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最根本的还是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夯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教师是高校教书育人的关键群体,能否有效引领教师高校党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党支部至关重要。教师党支部在高校贯彻落实党的纲领方针政策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是贴近教师、团结教师、引导教师,促进广大教师坚定不移跟党走的重要纽带。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神经末端”的教师党支部承载着凝聚人心、强基固本、教育引领的重要政治功能,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决定着高校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所以,提升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效能,对于新时代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确保高校党的核心领导,完成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面临的问题

应当指出,长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各高校高度重视教师党支部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师党支部在团结凝聚广大教师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上适应高校事业的发展需要,符合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社会时代的到来,社会思潮日趋多样,不同群体利益诉求日益多元,这就对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及其组织力的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在政治能力、思想状况、制度保障、组织设置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与党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发挥以及党的建设总要求不符合,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形势不适应的状况。

第一,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弱化。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的核心载体。近年来,部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弱化党的政治领导,没有把政治建设摆在基层党建的重要位置,呈现出逐渐淡化的特征,甚至有弱化的倾向,党支部发挥政治引领的主体作用不够。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出现重视科研教学,轻视党建工作,政治原则不坚守,政治方向不明确的现象。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不严肃、不认真、不规范现象突出,有的教师党支部以教学科研会替代民主生活会,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不坚决、不到位,甚至是应付了事,不能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团结联系教师发挥作用方面不够。有的高校教师党支部树立“四个意识”不强,坚持“四个自信”不够,政治责任淡薄,政治方向模糊,政治领导力缺乏,党的意识、执政意识、阵地意识缺失,大大影响了党支部组织力的发挥。

第二,教师党支部思想建设薄弱。高校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功能,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汇交融交锋的集合场。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不可避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这些思潮在某种程度上不断侵蚀着教师党员的思想和信仰,解构着高校教师党支部内在的精神力量。由此,高校教师党支部在思想建设方面面临着诸多研究挑战。许多党员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动摇甚至放弃。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3]108高校党员教师是一个多种利益并存的特殊职业群体,在高校党组织体系内部分教师党员对自身身份不明确,对党员身份缺乏认同感。长期以来部分党员教师自我要求不够,思想境界不高,党员意识弱化,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党支部活动之中,认为基层党建工作和自己的主业关系不大,逐步形成“教学科研争上游,思想工作随大流”的错误思想状态。教师党支部的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不及时、不规范、不认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不够,不能及时入脑入心。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党的理论学习培训常态化机制不健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的政治理论学习表现漠然,部分教师党员认为学习党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冲击教学科研任务,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由此,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教师党支部组织力的提升。

第三,教师党支部制度建设不健全。制度建设是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党支部发挥效能提供制度支撑。当前,部分高校党支部还存着制度体制建设相对滞后,制度执行力缺乏,与强化高校党的领导、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不适应的状况。教师党支部职责不清晰,定位不准确,相关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一些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重大事项的机制不健全,有些教师党支部甚至不能及时了解本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由于支部建设制度缺失,致使党员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缺失,党支部民主生活会长效机制未能有效构建。“三课一会”制度不规范,不能按期召开;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不完善,党支部服务党员群众的机制不健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这些问题日益影响着教师党支部组织力的提升。

第四,教师党支部机构设置不科学。任何系统都是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结构是影响系统功能彰显的关键要素。所以,结构形式的不同会影响一定组织系统的功能发挥。教师党支部犹如组织系统一样,党支部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也影响着党支部组织力的发挥。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着党支部组织力的提升。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设置较为混乱,不能有效结合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特点等具体实际来进行设置,而是笼统地将专业差别较大、工作属性不同的教师党员放在一个支部,由于成员之间差异较大,组织协调工作受到一定制约,党支部团结凝聚教师的效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教师党支部设置模式单一性问题凸显,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不够。党支部组建方式不规范,部分高校未能严格按照党章关于基层党组织建立的规定来执行。党章中明确要求:“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建立的基层组织。”[注]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3.部分高校对于“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以与业务相近的部门或单位联合成立党支部”[注]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工作手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46.的规定没有完全贯彻到位,出现了个别党员没有党支部的现象。部分高校教师临时党支部设置缺失,不能有效覆盖高校中各种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部分教师党支部党员人数规模控制不合理,有的数量较少,有的数量则较多,支部党员人数呈现出不平衡状态。上述党支部设置不合理现象,也成为影响党支部组织力有效提升的问题。

第五,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不强。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一般由专业教师兼任,由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既没有所谓的行政级别,也没有相应的经济待遇,在缺乏相应激励机制的条件下,作为专业教师的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因为占用自身业务的时间和精力太多,甚至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推选学术研究能力较弱的教师为党支部书记。部分高校党支部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不足和自身理论修养缺失,自我定位和相关职责不清,组织领导意识薄弱。有些高校对党支部书记培训不能常态化开展,未能把增强党务工作能力作为培训重点,以致于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业务能力不强。党支部书记难以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日常业务中,在党支部日常工作中将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对立起来。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存在着“不想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将党支部党建工作与一般事务性工作一样对待,不能从思想意识上给予高度重视。多数只关注眼前,应付来自上级党组织的工作任务,对支部工作的精神、制度、活动等缺乏长远规划,就抓党建而抓党建,工作开展没有主动性和创新性,党支部工作呈现的是被动的工作状态。由此,党支部书记选配不强的问题制约着教师党支部组织力的发挥。

三、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单位构成,关系着高校党的建设发展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发挥。针对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保持战略定力,积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升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切实建设好高校基层党组织。

第一,强化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基本组织单元,它首先是政治组织,要明确自身的政治属性,必须有效发挥政治功能,把政治功能贯穿于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全过程。教师党支部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政治理想,坚持政治方向,严明政治纪律,站稳政治立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始终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师党员要明确自身党员的身份,不断提高政治修养、政治觉悟、政治能力,严格用党章党规规范自身行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通过政治建设增强党支部组织建设,发挥组织政治功效,进而不断提升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力。

第二,加强高校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1]65。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组织核心,是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的关键。因此,要严格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标准,积极探索选拔既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教学科研骨干,又是党务和党建工作有经验的“复合型”党支部书记。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校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养过硬、党务工作熟练、凝聚人心能力强的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党支部书记要成为高校党员教师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其团结和服务教师的功用,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高校党委应当重视和关心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职业发展,加大相关的党务培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能力,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发展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党支部书记的激励保障措施,建立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以党支部书记引领发挥组织力,不断满足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要求。

第三,优化高校教师党支部设置。高校教师党支部设置影响着党支部组织力的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设置应当从高校实际出发,结合高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学科设置、办学形式的新特点,在完善传统以院系、教研室等机构为设置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师党支部设置形式,坚持以学科专业、工作业务联系紧密为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在学科组、课题项目组、学术研究团队、科研平台等机构中建立教师党支部,进而形成高校党支部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两者协同推进、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不断提高党支部设置的科学化水平。严格按照基层党组织工作相关规定组建党支部,必须明确超过3人的教师党员,必须成立党支部,合理控制党支部的党员数量。高校党委还应当及时整顿组织软弱涣散、政治领导力不强、业务能力缺失的教师党支部,推进教师党支部改革创新。通过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能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和服务功能,推动党支部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进而不断提升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力。

第四,探索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的新形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65这是对党支部功能职责的新定位,体现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创新教师党支部工作形式,要坚持好办法,探索新办法,改进老办法。通过创新教师党支部工作形式,开展富有创新吸引力的党务工作,把党支部真正建成党员之家、教师之家,使广大党员和教师在心理上有归属感,不仅把党支部建成党员群众组织活动的载体,还要将其建成党员教师的精神家园。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以互联网为载体,加强教师党支部信息化建设,搭建党支部信息化平台,开辟教师党支部工作新阵地,拓展教师党支部工作覆盖面,更好地团结和凝聚广大教师党员,使支部党建工作更加及时、精准、有效。通过教师党支部有效的组织活动,激发党组织活力,教育引导教师党员在日常工作中明确党员身份、树立先进意识、带头攻坚克难,发挥组织优势聚合党员教师,增强党组织的内聚力和吸引力,真正将组织资源转化为推动学校和教师发展的资源,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优势,以教师党支部工作服务高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贯彻高校党委决议以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五,构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对高校教师党支部考核评价是推进教师党支部工作有效开展、提升新时代教师党支部组织力的重要力量。教师党支部考核评价实际是一定时期内党支部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的“政治体检”活动。严格按照党章以及基层组织工作要求制定教师党支部考核评价标准。在设计评价体系时,要注重党支部在政治能力、服务群众、思想建设、支部队伍建设、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推进本单位教学科研任务等方面的考核,严格落实党支部党建工作责任制。通过构建目标明确、科学规范、务实管用、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高校实际制定标准化党支部考核实施细则,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方法,以考核评价督促教师党支部改革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考核评价还需要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应当成立专门的考核评价工作机构,要定期开展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专项考核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对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激励,并将其作为支部书记、支部党员晋升发展的重要参考内容,使考核评价真正起到标杆导向作用。通过构建教师党支部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建,进一步调动教师党支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力,进而增强教师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从严治党党组织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清华党组织公开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