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说在组织管理中的运用

2018-02-25 17:40
关键词:圣贤学说阳明

余 剑

(西安文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65)

阳明学说是阳明学派的理论结晶,也称之为阳明心学,其创始人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在阳明学说的体系中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等重要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分为浙中王学、江右王学以及泰州王学等。阳明学说在明代中期一直到晚期持续发展,并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家,对整个东亚的儒家文化圈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代的组织管理中,管理者可以考虑适当地运用阳明学说参与组织的协调构建中,并且在组织的文化以及氛围的创设中可进一步地运用阳明学说进行影响和渗透,从而产生积极的作用。当代中国企业虽然在扩大生产效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也积极地转变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但是大部分的企业还是经常采用传统的管理学的管理模式,在整体的管理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积极探索阳明学说在组织管理中的运用,有助于组织管理高效化、持续化发展。

一、阳明学说在组织管理范畴的理论结构及应用机制

阳明学说以阳明心学为基础,对传统程朱理学逐步僵化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人性和社会问题提出一些认知与方法论。在阳明学说的哲学范畴中,学术不明容易导致社会出现私欲横行的现象,社会出现“病变”之后,社会危机和道德危机是并存的。因此,以王阳明为首的阳明心学哲学家,在求索圣贤的道路过程中发现只有“向内”求索,在知行合一的命题基础上坚持“心”与“意”的对等与结合,这也是阳明学说重要的境界,最终目的是实现天地万物合为一体。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对阳明学说的运用应注重对其理论机制的剖析,并且探索其与组织管理之间的联系,促进阳明学说渗透进入组织的肌理中,真正实现组织管理的有效变革。

(一)“心即理”的理论及运用机制

“心即理”是阳明学说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强调心在整个社会运行与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概念。从生理结构上看,心脏位于人体的中心位置,而古代哲学家则赋予“心”更为崇高与核心的概念,特别是强调“吾心即天理”,即不必向外求索,而是应该在内心深处坚持天理,特别是打造“心内工夫”。在“心即理”的理论基础上,阳明学说强调人的行动和意志都应该在一念发动的时候,就符合天理的要求,也就是最终实现“知行合一”。阳明学说也提出了“圣是心智良知”,就是只要坚持心即是理,逐渐走向“致良知”的过程,那么“人人皆可为圣贤”。

在进行组织管理时,组织中的成员无法提起积极性的一个关键缘由,就是大部分成员认为自己不是“圣贤”,也不可能是“圣贤”,他们允许自己犯错,也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成为组织的核心管理者。这也是对组织管理有最大威胁的问题,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全局性的管理与自己毫无关系,他们在参与组织的各项活动时,也就不可能尽心尽力地去完成相关工作,所以,在阳明学说的“心即理”中,把成为“尧舜”圣贤的门槛降低了,这本身就是鼓励更多普通人对自身有更高的道德追求,这种追求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从内心深处出发,则可以逐渐走向成功之路。

(二)“知行合一”的理论及运行机制

“知行合一”的理论是王阳明在龙场逆境领悟“本性自足”之后提出来的一种方法论,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解决“心即理”的目标。阳明学说指出“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阳明学说强调人要在内心修行过程中察觉心中的“恶念”,如果发现“不善”,内心深处一定要马上彻底地解决,把“一念不善”完全消灭了。阳明学说所谈的“知行合一”,是针对内心对于圣贤之道有追慕之心,但是却没有办法给予执行的人群所出现的问题,在阳明学说的体系里,没有实现行为的良知,也就是内心恶念所影响,如果一个人只有善良的意念,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不可称之为圣贤,因此,希望走向圣贤的道路,必须要做到言行一致,身心合一。

在组织管理里也存在这种现象,一部分的员工虽然非常认同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等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他们的日常行为里却没有办法真正实现这种价值观。行为和认知的剥离,一方面是部分组织的成员眼高手低,但另一方面是这一部分的成员缺少实践的能力,即没有方法去实现“知行合一”。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是否做到“知行合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管理者只是口头做到位,但日常管理和工作实践时自己也没办法做到位,那么就无法真正在组织中推行“知行合一”了。

(三)“致良知”的理论及运行机制

“致良知”是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所提出的一个观点。王阳明虽然在平定宁王之乱中立下了大功,但是武宗皇帝受到了众人的谗言,希望展现自己的功绩,因此安边伯和朝内太监希望王阳明释放宁王,再由皇帝将之擒获。但是王阳明因为不肯依从,自己的友人等多受牵连,最后王阳明也落得“劳而无功”。在这过程之中,王阳明开始思考“致良知”的问题,最终发展为一种新的理论。儒家思想家孟子曾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阳明学说里对此进行阐发,认为“是非之心”其实就是“良知”,是“不待学而能”,在《大学》里所谓的“致知”就是对“是非之心”的强化,也就是天道有常,必然对事物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每一个“君子”如果能够“公是非,同好恶”,最终天地万物如同一体,那么天下之间就不会出现“无治”。

从组织管理过程中可以看出,“致良知”也就是明确是非好恶的根本价值观,是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的。组织在不断发展时扩大内部的规模,所有人对于事物的认知并没有统一起来,即人的“知”并没有完全趋于相同。对于根本事物的是非好恶没有统一的观念,组织内部必然出现“山头林立”,并且逐渐在组织庞大的体系内产生利益集团,消耗内部的能量,组织的凝聚力也逐渐削弱。所以,组织只有不断地凝聚共识、形成一致性的大是大非价值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组织架构松散、组织内部斗争等问题,实现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心即理”在组织管理中的实现机制

“心”在阳明学说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阳明学说也称为“心学”,其强调的是天理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形而上者”,而是心与天理之间有着密切的结合,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生活场景内真正体验到客观存在,这也为自身的人格完善提供了可能。在组织管理中,“心即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成员的追求问题,也就是让更多的成员朝着不断完善自我的道路前进。

(一)“修心”文化下的组织管理

“心即理”的理论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修心”文化,其结合儒家思想中“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观念,强调“正心诚意”的行为标准。在组织管理中,组织的管理者应该善于引导成员朝着更高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发展,即人应该追求与“天理”的结合,在内心深处对“理”的渴望与追求,将是帮助组织成员逐渐用内心的道德准绳约束自我。道德在阳明学说中是一种人的本能,而这种本能的触发机制就是“心”,这也视之为道德本能。道德是无形的约束,相对于企业的规章制度更具备影响力和约束力,所以在企业道德的基础上鼓励更多的人“修心”,将会进一步让企业管理事半功倍。

(二)“克制假己”文化下的组织管理

“心即理”在阳明学说中需要通过“克制假己”的方式实现内心的修炼。在阳明学说的视野中,因为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受到私欲的蒙蔽,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修炼内心,阳明学说的重点也就是对心的修炼,恢复本体内心的方法。这种修炼方法在阳明学说中是“克制假己”。阳明学说将人的意念想法区分为“真己”和“假己”两种,一旦人为私心,就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所有的欲望贪婪都会破坏耳目视听,所以“为己”一定要为“真己”,不可被虚妄的私欲蒙蔽眼睛。阳明学说由此强调,“克己”不是对自我的刻薄,而是养护自己,避免自己在肆意妄为中破坏自己,因而恢复本性。

在组织管理里,这种价值观念的建立和引导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本质上看,组织作为一个庞大的架构,一旦每一个人都是有私欲的观念,那么组织很难从本质上齐心协力解决问题,因此阳明学说强调了对自我的克制和恢复,要内心服从真正的自我,为组织的绵延发展提供力量。这种自我约束能力的形成,不是让组织成员受到规章制度的威慑,而是真正在组织中服从内心的是非,有坚定的善念,这是最为宝贵的。

三、“致良知”在组织管理中的实现机制

阳明学说在阐发“心即理”的基础上,对孟子的“良知”观念进行发展,从而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所谓的“良知”就是人不依赖于环境和教育、与生俱来的一种伦理本能,因此,要实现圣贤知道,阳明学说强调了“致良知”的必要性,这也是组织管理中需要考虑并且运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一)“皆可为圣贤”的平等意识

在“致良知”的基础上可以看出,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伦理观念,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一般的圣贤。在组织管理中,培养组织成员不可以有分别之心,而是应该一视同仁,给予这些成员相同的机会。阳明学说的视野里,认为每一个人只要切身体会圣贤的价值观念,每一个人都可以逐渐地成为圣贤,这也就是“致良知”引申下的一种价值观念。所以,阳明学说下的组织管理,更应该关注到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善于培养和帮助组织中的成员,让每一个人都朝着不断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路径,追求自我的全面提升。

(二)“良知的见闻”在组织管理的实现

“致良知”的目标也需要通过“良知的呈现”给予实现,阳明学说强调的不仅仅是虚幻的心学理念,也强调“良知”要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得到体现。因此,“良知的呈现”重点是通过“见闻”的方式给予表达。在组织管理中,成员对于“良知”的理解和体会往往并不能够停留在抽象概念的认识上,而是要在组织的各种行为里面体现出对“良知”的推崇。组织管理者要善于让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认识得到应有的关注,这种技巧需要长期累积,同时不可过于刻意。当做出正确的行为、展现出才华能力的人得到组织的认可时,更多的组织成员会因此认识到做对的事情,必然会受到重视和鼓励,会有更多的人继续做对的事情,而且避免内心被私欲掩盖,这就是组织文化朝着“良知”的方向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需要组织管理者给予重视。

四、“知行合一”在组织管理中的实现机制

阳明学说的“知行合一”,强调人的认识与行为是合而为一的,并不是互相独立的,需要在具体行为中强调正确观念的合并,因此阳明学说强调“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解决人的行为与认知问题。

(一)“真知必在于行”的实现

所谓的“知行合一”,其重要的内涵是“真知必在于行”,也就是真正要促进知行融合,本质就是要付诸行动。在组织管理中,有一些成员容易出现“知而不行”的现象,而且也往往应付他人,自己已经知道和明确情况,但是人的言行不一,从本质上看是因为人们无法付出实际行动解决问题。阳明学说强调如果人知而不行,那么就是根本不知道。所以,做不到就是不知道,在组织管理中就是一定要鼓励全体成员,一旦知道如何朝着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就应该立刻执行,这样切实的行动和实践,才是真正捍卫组织的价值观,更是个人走向“知行合一”的必由之路。组织要鼓励成员真正“做出来”,而不是在意识观念里认同某种行为,需要对付诸实践者给予鼓励,提供平台等,从硬件、软件等方面给予行动者支持。

(二)“一念发动”的实现

在“知行合一”里,针对恶习、恶念提出了一个“一念发动”的观点,也就是一旦内心有不正确、不善良的观念出现,要立即“一念发动”,将错误的观念克制下去。对恶念的克服,其实就是人对于自身思想的一种自由控制,放纵错误的思想不断发展,最终就会变成恶行。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也需要鼓励成员“念动合一”,即在思想层面和道德约束上要求成员重视内心修养。仅仅依靠规章制度或者奖惩机制,无法彻底根治每一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价值观念。因此,组织管理者要善于鼓励成员开展内心的修行,克制内心的恶念,在恶念产生的时候坚决予以断绝,实现内心恶念的“断舍离”,从本质上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加健康的道德约束环境。

阳明学说所提出来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的哲学观念,在当前的组织管理中仍然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价值。组织管理不能够仅仅依靠一些非常片面的管理方式,而是应该考虑到规章制度与成员的道德约束相互结合,从本质上引导成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态度去应对工作中的问题。在未来,中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也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在深刻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组织要善于运用阳明学说管理、引导组织中的成员,进而从本质上推动组织的高效、持续管理,实现组织管理的全面提升与价值的最终呈现。

猜你喜欢
圣贤学说阳明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修身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土家族三元学说与中医学三焦学说之异同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诡异的仕女图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批评与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