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洋心洼小学(224199) 蒋智伟
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教师上课时平铺直叙,学生很容易走神。而合理运用教学中的错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想要有效地利用错误,就要正确地生成错误。在课前设计教案时,教师可以预设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例如,“烟火”和“焰火”,读音差不多,学生也容易混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利用“词语+图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区分这两个词语的不同。
如“怀”和“坏”,学生很有可能因对两个字的模糊理解而写错。对于这样的字,最好的方法就是组词。“怀”可以组词“怀里”,教师可以说:“竖心旁与心有关,只有自己喜欢的人才会抱在怀里。谁会去抱坏人呢?”
有些字写错的概率较高。例如,“游”字很多学生都容易把最右边写成“攵”。对于这些字,编个口诀比较好:“游泳切莫把水放。”
很多时候,学生对一个字的记忆模棱两可。如果蒙对了,就不会再留心这个字,极有可能下次就写错了;相反,如果写错了这个字,学生反而会对它印象深刻。教师不妨刻意出错,以加深学生对正确的字的印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4》的重点就是“冫”和“氵”。我讲完生字词后,在黑板上写词语让学生练习时,就直接说:“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告诉老师错在哪里,为什么。”在写“冰雪”时,我有意把“冫”写成了“氵”。学生说部首写错了,因为“冫”比“氵”冷。通过这个错误,学生不仅知道了“冰”字的写法,而且知道了左边为什么是“冫”。
低年级学生都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找别人的茬儿,更不要说找老师的茬儿了。教师利用这一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汉语拼音字母表》时,我在PPT上出示正确的顺序,但在读的时候(边指边读)却故意读错,把“abcd”读成了“adcb”。这个“错误”有两大好处,其一,学生可以加深对这一行字母顺序的记忆,在课后练习时,可以有效地避免读错;其二,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容易混淆的字母——“B”和“D”。这两个字母学生特别容易搞错,但经过这么一“错”,学生会对它俩印象深刻,极大地降低了犯错的概率。
再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8》里的四个成语:“披星戴月”“流星赶月”“众星捧月”“烘云托月”。学生乍一看就只看到“星”“月”。在带领学生读熟之后,我让他们先同桌互读,接下来我再读给他们听。当然,这次读都是“错误”的。如我读“披星捧月”,学生惊呼“披星戴月”;我读“流星追月”,学生纠正“流星赶月”……
对于纠正了教师“错误”的学生,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大加赞赏。这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会出现五花八门的错误,如何运用这些错误,也是一种绝妙的教学艺术。
在做“补充习题”时,我将学生的一系列错误用PPT展示出来,让他们看看错在哪。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脑海里的答案与课件上的进行对比,因为课件上是错误的,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就能加深对已学知识的印象。其次,那些做错的学生也可以在听到别人的纠正后改正自己的错误,因为错误是自己犯的,所以就会有针对性地接受。
课堂中人数比较多,教师不可能在每个环节都关注每个学生。对于一些后进生,我们要拿他们自己的错误“对付”他们。在上练习课的时候,我把学生默写的词语用打印机打出来,分发给“当事人”,让学生进行自改(对照书本)。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政绩”“惨不忍睹”时,内心的羞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学生们还会相互询问,这时出错的学生更是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在这样的压力下,学生会将自卑转化为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还怕学习质量上不去吗?
课堂教学中,错不是目的,而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知识点上,他们才能学得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