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210000) 王 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是一艘船,课堂是一江春水,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规范中自由地驶向语文课堂的彼岸呢?这需要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把握好方向,准确定位,做好“靠船下篙”的工作。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投入学习和教学评估的具体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学目标拟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语文是模糊的,所以教学目标常常被抽象化,忽视了其可操作性与实践性。
教学目标的定位首先应关注学生。教学是学生获得新知和能力的活动,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并且是一定限度的提高。因此,教学目标应为这种有限提高的最高域值,不可没有思维力度。它不能太容易,也不能难度太大,超越学生的能力范围。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摘到的思维果实,并能真切地感受到在紧张的智力活动中获得成长所带来的喜悦。毫无疑问,只有始终坚守儿童立场,以儿童的眼光和思维来确定教学目标,才能使目标更符合儿童的需要,才能更具有操作性,才能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语文素养。
其次,教学目标的拟定需关注文体。语文教学理应关注文章体裁,彰显文体特征,践行个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直指文本的核心价值,事半功倍;才能让学生抓紧语文的缰绳,习得本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拟定应结合具体文体,因“材”制宜,并找到与之适合的最佳学习路径或方式。
问题是阅读教学重要的抓手,是师生交流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我解读文本的拐杖,是课堂教学向更深处发展的助推器。然而,在阅读教学课堂中,问题常常如雪花般漫天飞舞。这样的课堂看似高效,其本质上是学生一直在文本的浅层次里转圈。因此,阅读教学中并不是问题越多越好,因为一旦问题太多,势必形成机械问答式课堂,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中失去学习的自主性。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应有思考的价值,切忌多而碎,要紧扣文本的内容,精而简;应能统领教学目标,体现关键知识和技能,凸显教学重难点;应指向明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预示并能推动课堂教学程序的展开。
比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教师围绕文本提出三个问题:“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如何壮大起来的?又如何成为青海高原上独特的风景呢?”这三个问题明确指向文本的内容。学生先通过研读文本的6~8三节内容,明确其中的原因——“抗争”;然后,联系生活思考,明确了课文的内涵:命运对每个人都不能完全公平,如果遇到挫折就要选择抗争,这样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这样的问题设计简洁明了,使得课堂环节紧凑,衔接自然,既“贴着文本而舞”,又高于文本,有思考的价值,有效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完全预料到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在日常教学中,面对出乎预料的生成性资源,有的教师往往置若罔闻,任其从课堂中溜走。对意料之外的生成,如果处理得当,不仅不会使课堂偏离教学目标,反而会使课堂教学比预想的更加精彩,更具有实效性。
作为教师,只有在课前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灵活地利用生成,合理地处理好生成,才能把我们的语文课堂演绎得更加精彩。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一个学生提出:“‘山坡上闪出一年满八旬的老妇人’这句话中的‘闪’字用得不好。”教师当时愣了一下,随后微笑着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最终得出结论:“闪”字用得传神,形象地写出了白骨精的贪婪、狡诈,迫不及待地想抓住唐僧的急切之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抓住机会,并巧妙地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与文本、同伴对话中,产生思维的火花,领悟知识,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这样的教学真实自然,更具实效性,教学过程也更精彩。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指向人的发展,而高效的阅读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明确的目标指向、针对性的思维训练、合理的教学策略是实现高效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因素。抓好它们,有助于我们朝着高效阅读教学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