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天堂寨镇中洲小学 安徽岳西 246600)
小学数学属于理论性、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多为抽象的概念。如果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多种教学资料及内容,将其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有助于发现教学内容的创新点,从而优化现有教学内容[1]。但是,如果我们完全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的便利,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情况,那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也就难以取得成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要把握使用的尺度。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内容及方式的创新。本文根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教学领域,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提供了更多教学的可能,冲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实现了教学的创新和发展[2]。下面本文主要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方式,希望通过以下分析研究总结出有效的方式方法,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本文以《认识图形》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促进教学方式及内容的创新,从而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教学方式及方法的具体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将有效的教学资源及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并在原有的教学内容基础之上,加入新的教学信息,从而增加教学内容的创新点,促进教学内容的创新和优化。同时,对于课本内的知识及内容,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入地优化,从而提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避免教学内容的冗杂和繁琐。
以《认识图形》教学为例,首先,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课本内的知识点进行处理和整合[3]。然后,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信息呈现到交互式电子界面上,从而实现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处理过的教学内容,会更加的形象和具体,并且可以加入动画、图片、音乐等多种媒体信息,从而丰富教学的内容。
比如,《认识图形》教学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生活常识来区分图形的种类,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增长了学生的生活常识。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将课本内的图片资料进行美化,同时也可以将课本内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声音等媒介。然后,在正式上课时,老师将已经处理好的教学课件反映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界面上,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知识。因为,课本内的知识信息被转化到电子界面上,再加入图片、声音等信息,将原本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创新点[4]。所以,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上下载更多的图片、动画等内容,将其加入到教学课件中,从而增加课件内容的新颖度。比如,在学习球这种图形时,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截取一部分小朋友踢球的动画片。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这段影片。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后,不仅能够产生一定的感官认识,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前,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以教育领域为例,老师可以借助网络与学生形成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生就能与老师取得联系,以快速解决相关的教学问题。同时,老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网络化教学方式,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这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很大帮助作用,同时也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
还是以《认识图形》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将课堂延伸至网络。首先,老师课前将《认识图形》里面所讲到的图形整理成微课视频,并对相关的图形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讲解。然后,在课前发送给学生观看。学生可以选择在家中观看微课视频,以对《认识图形》里面的课程内容进行初步的认识和学习,为后期课程学习奠定基础[5]。通过微课视频的新型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老师讲解的内容,丰富了课前预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
在正式上课时,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播放一些轻松的背景音乐方式,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帮助老师创设出比较真实的课堂学习环境。比如,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教学影片、声音等内容,以增加情境创设教学方式的真实性。
课程结束后,老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聊天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从而及时的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当学生有课后作业问题时,学生可以自己与老师交流,询问解题的思路,又或者通过家长及时询问老师。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数学可以冲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实现更宽领域的教学。同时,数学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完善。因此,我们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尽可能发挥其教学效果,从而推进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