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
(南宁市西乡塘区新阳路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1)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魅力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课堂。结合这个方面和我之前所上过的课文,我也来谈谈教师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要唤醒自身的激情。唤醒自身的激情是上好一堂魅力语文课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应全身心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走进教材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只有教师自身有了激情,才能在情感驱动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学中才能用各种方式在各个环节准确地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情感。因此,在备《伯牙绝弦》一课时,我走进文本,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制作了精美而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里,我插入了古色古香的插图配画,适当穿插古筝曲渲染意境,再配上合理的文言文和白话文,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这样,将完美的课件用以在课堂上渗透文本,让学生如临其境,更好地体会文言文的意境。此外,我还设计了拓展延伸的对话训练,通过运用“伯牙弹琴,志在________,钟子期曰:“______兮若______!”的句式练习对话,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伯牙与子期之间那种难能可贵的“知音”情感。
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的激情。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唤醒教材文本的激情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所以,我在教学《伯牙绝弦》时,并未采取传统的一般化的读法,因为我深知:生硬的读文只触及到文字层面的感受。所以,我努力从古文中寻找信息,配上诗意的教学语言和背景音乐,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朗读,创造出与文本境界相和谐的课堂教学意境,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主人公的心灵相会。教材一旦激活,教学的境界和内涵就显得开阔和丰富了。所以,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都能轻松熟记课文内容了。
接着,教师要关注课堂细节,从小处发掘课堂的激情。要想使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应该学会推敲,注重在教学中的细节处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课堂的认识更为准确和细腻了,除了整体上的把握,我们更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其实,我们也可以说“细节成就课堂”。“细”,微末之处;“节”,关键之处。课堂是由无数教与学的细节共同组合而成的,细节虽小,却是关键。“细节”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充满魅力的课堂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上好课。上好课的关键是要有教学智慧。而教学智慧就藏在每一个课堂的细节之中。在课堂的教学之中,教师的教学细节,体现在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眼神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的精心设计在细节中体现出来。教师巧妙的提问,适当的点拨,都在教学细节上体现出了教学智慧。
最后,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充分演绎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在课堂上,我尽力扣住学生心弦,激起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我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讲出形象,讲出感情,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同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填鸭式”灌输,更不能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
因此,在教授《伯牙绝弦》一课时,我在积极准备教学资料时,做了一个课件。课件中的画面生动逼真,再配上古筝曲《高山流水》,连我看了都被吸引,学生们就更是津津乐道,充满好奇了。当我让他们配合画面和音乐,与我分别扮演俞伯牙和钟子期进行对话时,他们一个个读得可起劲了,很短的时间内居然就能背诵课文了。在课堂快接近尾声时,我还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们都感叹道:“这节语文课太精彩了,老师很有激情,我们也很有激情,我们都被老师所感染了!”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只有唤醒自身、教材和学生的激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现代教育技术贯穿教学始终,就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也会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