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英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小学 浙江 嵊州 312400)
时下,群文阅读的新阅读教学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所接受,但是笔者也发现由于理念上的欠缺,很多老师只是简单地把一组文章放到一起,让学生阅读,每篇文章同样用力,这样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教学效率反而越来越差。可见,群文阅读必须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基于能提升教学效率、提高阅读质量这一基本目的。我们认为,群文阅读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样的:
“教学,就是期待花儿盛开。”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让花儿逐渐开放,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把花瓣使劲剥开。台湾的李玉贵老师,她从日本考察回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内地的语文课上得过于精细,老师太能说,学生回答也非常热烈。我们总认为快速、热闹的课堂是好课堂,尤其是上公开课的老师,好像一静场就是启发不当,就是冷场。李老师认为,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是需要安静,暂时先不能受他人的影响,能思考有了一定收获再拿出来晒自己的观点那才是可取的。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说,如果有一批学生能流利地回答一些问题,那说明这课上得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他早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教学的价值几乎为零。相反,只有那些经历了错误、思考,发出声音很小的学生才应该是学习效果最好的。
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尽管一组文章有其共性的东西,但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往往是这篇文章在共性以外的一些个性的东西,此时教师还是要把阅读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舞者,教师只是一边的陪伴者。
任何学生应该是一个探索答案的过程,充满着艰辛、劳累与喜悦。可是,我们的老师往往以课堂时间有限为由,人为地将自己嚼烂了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身体客户情况在观摩性质的公开课上表现较为突出。由于探究式学习倡导参与、理解与体验,需要有学生在问题意识引导下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在群文阅读的每一个单元中,一般都会带有阅读的目标。传统的教材中,课后的习题会把语言切割成语言的碎片,提出一些学生不感兴趣而且很难回答的问题。但群文阅读就不同了,我们需要把学生当作读者,设想一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疑惑。所以群文阅读的主题设置是多样化的,有时是以人文精神为主线,有时时以同一作家为主线。比如有一位老师设计了《孙悟空成长的启示》这一专题,选择了《孙行者学艺》《大闹天宫》《五行山下》《三打白骨精》,让学生在这一组文章中寻找孙悟空性格上的一些缺陷,引导学生认识一个自认“老子天下第一”的孙悟空怎么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体谅他人。这样就是西游记故事中的孙悟空变成一个动态变化的形象,避免了学生有单一学习一篇文章所形成的片面印象。
群文阅读最怕的是学生观点超级一致,异口同声地回答问题。相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提出有创新观点的思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用一个主要问题来贯穿教学,这个主要问题就是课堂的议点。
1.从篇目中探寻议点。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组文章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让学生感知内容,提出与议题相关的问题进行交流。此时,不需要非常细化地理解课文,更不需要紧紧抓住每一个知识点不放。教师要大胆舍弃与议题关系不大的内容,使议题被学生发现,表达并明确,为下一步的教学作铺垫,时间上以5-7分钟为好。
2、从篇目中巩固议点。教师补充一组有着共同议题的文章放手让学生静心默读,思考疑惑,教师在一边陪伴。到了课堂交流的时候,教师需要同样多倾听学生的发言,借助阅读材料这一媒介,把学生的发言编织起来加以点拨与提升,在合作与共享中逐步构建起文本的意义,在思维的碰撞中达成共识。这时候,教学可以是一种“聊书”的形式,能让学生感到既轻松,又有成功的感受。
4.策略的课堂。学生阅读的策略需要借助教师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让不同天赋、不同背景的每位学生得到一定的启发与进展。比如说,快速阅读的策略。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一节课教一篇课文,或者一个段落,用大量时间去咬文嚼字,如果长期是这样的训练,今后学生的阅读就会没有效率,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会精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式的快速阅读。
比如在寻找某一个问题的答案时,有学生先浏览课文,发现有的段落前边用一句话根括了本段大意,而这层意思与问题并无相关,就可以大胆舍去不读。这种适时舍去不必要信息的方法,就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阅读的效率,使关键问题的答案得到浮现。
与单篇课堂教学不同,比较是群文阅读过程中运用得比较多的阅读策略。这其中既有横向比较,也有纵向比较;既可以大致粗略的比较,也可以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既可以比较相同之处,也可以挖掘不同;可以比较课文的内容与情节,也可以比较课堂表达的方式。
5.拓展的课堂。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更广阔、生动的世界在课外。群文阅读课堂必须要有拓展环节,让学生在拓展中升华自己的阅读感悟,进一步巩固阅读方法。
我们可以从不断的角度进行拓展。比如教学《走进神话、民间故事》,我推荐学生阅读《夸父逐日》《一幅壮锦》等篇目……使学生产生多元的、独特的感受。也有从阅读到写作、表演等方面的拓展。如教学《语言的艺术》,我布置了如下拓展作业:(1)小组合作排练剧本《半截蜡烛》;(2)把《晏子使楚》改编成剧本(可选取片段)。这样学生有了课内阅读的基础,必将在课外拓展中体现出才华。
群文阅读的倡导者认为,教师教学理念观念的革新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勇于变革的勇气才是打造优质课堂的关键所在。面对一种新型的教学与阅读方式,我们不能光看其外表,而要通过不断实践,发现其优点,明确其操作,深化其理念,使阅读真正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