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国强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朱村中学,广东 广州)
导学案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主要工具,应该遵循提前预习、课堂求实以及课后延伸这一原则,总体分为课前预学、课中互动和课后评价三大板块。其中,课前预学由以下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采取问题探索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复习,采取填空题和思考题等形式列出学生已学知识;第二,预习自测物理练习题,设计学生自学效果检查测试题(8~10分钟不等),合理把控难易程度,确保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部分题目,针对无法解答的问题详细记录下来。课堂互动内容作为教学核心,主要由五个板块组成:第一,合作学习。按照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确定具体学习策略和方式,比如实验探究、问题探究等。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情境创设与问题设计不能够偏离学生现有知识框架和实际生活。第二,课堂解疑。教师指出难点重点知识,学习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把学生合作学习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困难进行归类梳理,及时给予学生点拨。第三,典型案例的讲解。以变式训练题以及知识巩固例题为主,各知识点设置2~3个小题。第四,课堂检测。课堂检测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题目设置难度应该大于预习检测难度,时间控制在6~9分钟。针对此环节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个人情况在课后或课堂中进行,促进本节课知识的深化与能力提高。第五,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点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将知识串联成整体。
一方面,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动态性以及海量信息突破视觉限制,全方位观察对象,为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物理方法提供便利。通过图文搭配的形式,更加清晰和形象地反映出物理过程和概念,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海量信息,充分节省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比如:“运动的描述”课堂教学中播放猎豹奔跑、踢足球、蚂蚁搬家、地球运动等小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运动是自然界最为普遍的现象,物体的位置变化称作机械运动,并且除却机械运动之外,运动也包括原子运动、生命运动、电磁运动等;“力”课堂教学中播放双手拉弹簧、磁铁吸引铁定、人推车、推土机推土等日常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在此基础上提出力的作用效果,演示“用力捏橡皮泥,观察橡皮泥形状的变化”“用力压和拉弹簧,观察弹簧形状的变化”。组织学生在观察之后分析,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出现变化。拉力作用之下,弹簧长度延伸。压力作用之下,弹簧长度缩短。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例子,然后按照上述事件来概括力的作用效果。包括用力捏充满气的气球(气球形状出现变化),射箭运动员搭弓射箭(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出现变化)。另一方面,采用精练精讲增强学生练习巩固的效果。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做好三不讲和三讲,针对学生已掌握的、自主可以学会的以及讲了也不会的知识选择不讲,将更多的时间应用到重难点、易混淆点的讲解。导学案编写也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理念,采取172教学模式,10%知识通过教师讲解,70%知识通过合作探究,20%通过自主思考。
课堂授课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反思整体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于学生而言,总结课堂学习的问题,梳理重要知识点与解题方式,查找个人薄弱环节,进一步巩固和理解物理知识,为增强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保障。导学案授课模式下更应该重视学生课前学习,同时在课堂授课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观察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学生自主评价、师生沟通评价以及学生间沟通评价等方式。比如:“欧姆定律的应用”中测电阻教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活动并且使用多媒体展示设计成果,确保全体学生都可以通过自评互评、课堂交流等形式获得提升发展。
总而言之,导学案搭配教学是构建互动课堂的有效手段。正确使用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因此,今后教学工作中要求教职工必须积极探索与完善,确保学生可以在导学案应用中深刻感受到物理学科的独特魅力。